2025中文网络第一热词,也是第一新词——撬门亮灯

雨秋漫谈 2025-02-06 10:35:12

为了完成外观统一好看的所谓“春节亮化面子工程”,大同平城区一街道的联合执法人员,竟然对没按“24小时亮灯”要求的古城一商铺“撬锁开灯”;

商铺发声引发舆论哗然关注之后,迫于网民汹汹质疑山大压力,日前大同平城区就“古城商户闭店期间遭撬锁开灯”事件作出回应,确认该行为存在不当。

呵呵,朗朗乾坤文明法治社会,私自撬锁进入他人商铺,这一举动何止是存在不当,俨然已经触及违法性质了。

更荒唐滑稽的是,公然撬锁的非是毛贼小偷,竟然是当地联合执法者(有城管、消防、街道等工作人员)!

难道这些联合执法者不知道擅自撬锁私闯商铺此举是违法吗?还是因为手握有上级“古城商户24小时亮灯”的统一要求这个违法挡箭牌“遮羞布”呢?

有网友感慨,春节期间大同发生“撬锁开灯”,堪称是春晚讽刺形式主义的小品在现实中尴尬重演;

莫非为了大同古城外观的统一亮眼,未按24小时亮灯要求的商铺权利,就可以受到无视甚至践踏?

文件通知精神明明是《古城亮化倡议书》,可到基层联合执法那里,却扭曲演变成“商户24小时必须亮灯”的强制性要求,甚至被发现不按时开灯告知无果后,居然被上门“撬锁开灯”,这是不是形式主义害死人的又一体现呢?

事件门酿成热点舆情后,一个不疼不痒的“该行为存在不当”,就能掩盖其违法性质、抑或是变相逃避追责问责吗?

滥用权力、过度执法是当今社会普遍现象。山西大同的这次“撬锁亮灯”,只是这种现象的一次具体体现而已。

开店设铺就为了做生意挣钱,有生意开灯营业;没生意关门歇业本来是百姓的自由。当地却要求有人没人都必须24开灯,过度粉饰违背了社会常识;也违背了商家意愿。

强制撬门开灯,既不合理;也不合法!

这就像这两年的电动车整治浪潮一样——查头盔、查超变和查保暖帘,看似为了大家的安全,效果却常常是事与愿违,违背了百姓的心声。

他们认为那么做是为了百姓,不管接受不接受、愿不愿意,行为简单粗暴,甚至不惜以违法的行为来强制执法(罚)。

权力大于法律;权力大于一切在许多执法者中几乎形成普遍共性,如果没了约束,执法或许就成了一种合法的“霸凌”!

山西大同有关部门强行开锁商户大门,就为了开灯,点亮城市,这实际上是赤裸裸的违法行为。

其行为比江西提灯定损更恶劣。如果说提灯定损是店家商业道德问题,是个别现象,那么大同的破门行为则是公然践踏法律,它的影响要恶劣千百倍!

这已经不是一句简简单单的形式主义可以掩盖的。主要是权力的傲慢,管理部门要求当地商户除夕至正月十五,必须保持灯光常亮,即使商户不营业或无顾客。

这里来了第一点质疑,管理部门哪里来的权利做这个要求?你给所有商户出电费吗?依据国家或地方哪条管理规定?

第二,在商户确因家里有事,拒绝再返回店里开灯后。城管居然强行撬锁,违法进入店家开灯,甚至把店家的锁给换了。害得店家第二天无法营业。

好嘛,好大的权利。公私之间到底有没有边界。你城管的权利还可以管到别人店内吗?造成的损失谁来赔?这跟流氓犯罪分子有什么区别?

春节啊,本来就是全家团圆的时候,商户停业回家是很正常的事儿。要求人家开灯来营造繁荣的景象,这就已经很形式主义了,居然还强行撬门开灯换锁,简直是荒唐透顶。

商户是有自身权益的,电费那可是实实在在的成本,并且人家都停业了,为啥要听从这种不合理的要求呢?执法人员这么干,不但损害了商户的财产,还影响人家正常做生意。这种所谓的“繁荣”不过是自我欺骗罢了,真正的繁荣是依靠经济发展、老百姓安居乐业的,而不是靠这种强制的手段去营造虚假的灯光秀。这种形式主义的做法已经演变成了漠视商户合法权利的违法行为了,确实应该好好整治整治了,整治是好听的,此行为涉嫌违法,应该警方强力介入了,权在法下是一个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

0 阅读:3

雨秋漫谈

简介:只为苍生说真话,不为权贵唱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