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济厚牺牲后,妻子支撑遗体拍下全家福,毛主席亲笔签发烈士证

鉴史论 2025-02-08 11:46:54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逮捕、追杀共产党人,将孙中山“联共救国”的理念践踏,导致国共合作破裂。

那时正处于薄弱的共产党避其锋芒,开展地下斗争,积极深入群众,团结老百姓对抗反动派和官吏恶霸。

革命烈士温济厚之墓

动乱年代,不知有多少革命党人被国民党逮捕后牺牲,其中就包括温济厚,一个为革命奉献出年轻生命的人,建国后被追封为烈士的优秀共产党员。

一张令人震撼的全家福

风云莫测的年代已经过去,却留下了诸多历史遗物。

这里要说的是一张奇特的照片,一张让人一眼看去,就会不自觉感到震撼的照片。

温济厚的全家福

1927年5月29日,陕西省渭南市华县,当地七里寺小学校长温济厚的家门被人敲响。

温济厚的妻子温曹氏打开家门,只见门外站着自己丈夫的同事——七里寺小学的管理员温志德。

丈夫被国民党抓去已经有大半个月,温曹氏每日以泪洗面,一直咬牙坚持着。

见到门外的是温志德,温曹氏看出他的表情有异样,心里顿时紧张起来。

“是不是我家那位出事了?”她颤抖着问。

温志德鼻子一酸,悲从心来,酝酿好的安慰话语忘得一干二净:“他壮烈牺牲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

宛如听到晴天霹雳,温曹氏整个人像失去了灵魂,自己的丈夫被国民党杀害了!

自结婚以来,温曹氏与丈夫温济厚相濡以沫。

她早就知道温济厚的身份,也很支持温济厚的革命事业,全力照顾家里老人、操持家务,让丈夫能够全心全意地去搞革命。

革命是危险的,温曹氏清楚这一点,也有心里准备。

然而,当温志德的话说出口时,她还是深受震撼,当场昏厥过去。

等温曹氏醒来,温济厚的朋友们已经将他的遗体带回。

看着身躯逐渐变得冰冷,已经永远无法睁开双眼的丈夫,温曹氏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下。

她忍着悲痛解开丈夫的衣物,遗体上布满伤痕,那是国民党对温济厚百般折磨后留下的痕迹。

温曹氏含泪擦拭去丈夫脸上的血渍,给他换上崭新的衣服。

她没有选择立即下葬,而是作出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想和丈夫拍一张全家福。

在友人们的帮助下,她把温济厚的遗体送到村里的大庙前。

朋友们放上一张木椅子,搀扶着温济厚坐在椅子上面。

温曹氏抱起当时只有六岁的孩子,尽量忍着情绪依偎在丈夫身旁。

因为温济厚的遗体无法坐稳,最后大家决定,由温志德站在后面扶住他的身躯。

温济厚的儿子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他待在母亲的怀抱里,有些不知所措。

而后,照相机闪烁,记录下这伤感而又温馨的一幕。

温济厚的全家福

这是一张奇特的全家福,照片中,有丈夫,有妻子和儿子,还有一个外人,如此奇怪的全家福,背后究竟藏着一个怎样的故事?

思想启蒙者遇害,温济厚悲从心来

温济厚,生于1903年,陕西省渭南市华县人。

那年他呱呱落地,父母高兴不已,虽然世道艰难,但有了孩子就等于有了希望。

1903年正是革命未兴起,老百姓过得比较困难的时期。

列强入侵中国,清政府无能,只懂得割地赔款,腐朽的慈禧太后又要维持宫廷内的奢华生活,诸多官员贪污纳垢。

最后倒霉的只能是老百姓,被各种严苛赋税折磨着。

好在温济厚家里还有点积蓄,等他长大一点,父亲甚至能送他去小学念书。

小学校长史笔直是一个思想开明的人,与那些传统的私塾教师不同,他自身接触过西方文化。

在教授学生们传统知识的同时,史笔直还会向学生们灌输西方教育的知识。

在这种中西教学方式的结合之下,温济厚经受了新式思想的洗礼,联想到自己的父母和身边的其他人都是苦难的穷人,他萌生了努力改变这一切的想法。

可以说,史笔直就是温济厚的思想启蒙者,后来他参加革命,与史笔直的启蒙不无关系。

他甚至受到史笔直的影响,想要成为一个跟他一样,能够教导学生,让学生拥有爱国、报国志向的老师。

温济厚是个有毅力的人,有了志向他比谁都要努力。

当他完成学业后便开始参与到周围的革命活动,并逐渐被我党注意到。

对于共产党,温济厚慕名已久,经过初步考核,他成为党的一名外围人员,主要做一些宣传工作。

1926年冬天,温济厚23岁,党组织派遣他返回自己的家乡华县,在那里开展农民运动,争取让更多的人了解、加入共产党。

于是,他回到家乡,并且如愿以偿,成为当地七里寺小学的校长,完成儿时的志向。

然而,在此期间,却发生了一件让温济厚感到非常愤怒的事情。

华县一带,有军阀刘振华的部队盘踞。

这些国民党军阀麾下的兵跟土匪一般,经常骚扰、欺压当地的老百姓,抢钱抢粮都是家常便饭。

百姓们虽然愤怒,但架不住军阀手里有枪,只能敢怒不敢言。

然而有一人却经常站出来与这些军阀土匪据理力争,这个人,就是曾经教导过温济厚的小学校长,史笔直老先生。

眼看军阀士兵们越来越猖狂,史笔直气不过,亲自执笔,上书刘镇华,要求他整顿军纪,管好自己手下的兵,别让兵变成土匪!

然而,刘镇华是什么人?

一个能纵容自己手底下的兵,到处鱼肉百姓的军阀头目又岂是善茬?

刘镇华收到史笔直的书信,还没看完就已经发怒:“一个快入土的老东西,也敢对我指手画脚?”

刘镇华不仅没有采纳史笔直的意见约束下属,反而命人随便编造了一个罪名将史笔直抓起来,没过多久,这位老先生便遭到杀害。

温济厚得知此事,悲从心来。

史笔直是他的思想启蒙者,他如今开展革命,正是受到史笔直的影响,他的死,让温济厚更加痛恨军阀和国民党反动派 。

温济厚带着学生祭奠老校长,为老校长扫墓,他安慰伤心的学生,要以校长为榜样,敢为民请命,与恶势力斗争到底!

不久,温济厚经史卓生等人推荐,加入中国共产党。

至此,他与当地官吏恶绅间的对抗就开始了。

共产战士,勇斗恶绅官吏

1927年1月,党组织决定在华县组建国民大会,指示温济厚与杜松寿谋划。

到3月18日,在二人的努力下,华县农民协会委员会成立。

由于军阀官吏鱼肉百姓,共产党又是站在老百姓一方,渐渐地,温济厚的工作开展越发顺利,到后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共产党的存在,他与史卓生又建立起七里寺区农民协会。

当地官吏和豪绅恶霸狼狈为奸,每当有百姓被欺压时,便会求助温济厚的农民协会,他决定展开行动。

没多久,温济厚联合众多乡亲抓住粮秣代办处的处长杨宝和,从这个贪污官吏的住处搜刮出巨额赃款,给乡亲们出了一口恶气。

然而惩办一个杨宝和还不够,在共产党还没兴起的时候,民间的贪官恶霸简直数不胜数。

这时,华县反动局意识到共产党在当地开展农民工作,便怂恿当地的差役下乡勒索,抢劫百姓财物,搞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大家没办法,只能去农民协会求助。

温济厚便联名上书给县长,要求县长叶振本出面严惩差役。

叶振本是新上任的县长,玩的就是官场那一套,根本不管老百姓的死活,更加没有胆子去改变混乱的现状。

那些官吏差役不鱼肉百姓去哪挣钱?他自己也收取了不少好处,怎么可能因为温济厚等人断自己的财路?

于是叶振本表面答应,实则温济厚等人一走,他就把这事抛到脑后,置之不理。

过了一段时间,差役们仍然我行我素。

愤怒的温济厚率领众多农民前去质问县长,叶振本一看他们人多势众、气势汹汹顿时害怕,满口答应一定严惩鱼肉百姓的差役。

结果真到调查的时候,叶振本又打起马虎眼,摆明了偏袒那些有罪的差役。

大家见状终于看清这些官吏的嘴脸,众怒之下,叶振本上任仅仅43天,就被乡亲们合力轰走。

为了能更好地开展农民工作,温济厚决定与杜松寿、史卓生等人分开到附近不同的区、村,致力摧毁那些由官吏和恶霸勾结创办的农民协会,建立起共产主义性质的农民组织。

他们的目标,就是要将这个华县发展成农民运动的基地。

身份暴露,英勇就义

5月份时,被赶走的县长叶振本又重新返回上任。

温济厚得知后相当愤怒,动员当地进步人士和地下党员们一起奔走呼吁,集结民众再次将这个所谓的县长驱逐。

在这个过程中,温济厚察言观色,物色了一批积极分子,大力栽培,并借此顺利组建中共七里寺支部,他担任书记。

此前“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爆发,国共关系恶化。

正好此时宣化事件发生,共产党人、农民与各地官吏豪绅的矛盾逐渐变得激烈。

蒋介石公开针对革命党人,陕西省政府主席宋哲元为响应老蒋,又得知中共秘密在学校中向学生灌输共产思想,便下令查封渭华一带的学校,大肆搜捕革命党人。

一时间,整个渭华地区都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

即使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温济厚和一众同志依然秘密组织领导当地农民,宣传共产主义,暗中与敌人作斗争。

然而,他们面对的敌人可不止国民党反动派。

那些地主恶霸,长期欺压百姓,被温济厚等人多次阻拦,早就怀恨在心,也很怀疑温济厚等人是不是共产党。

当时听说国民党正在大肆缉拿共产党人,为了除掉温济厚,当地恶霸史炳曜、王惠等人纠结一大帮人,到处宣扬温济厚是共产地下党,不止一次地跑到县政府去告发。

温济厚的表面身份是小学校长,兼农民协会委员,在当地极具声望。

因此,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华县军警也不好随便逮捕他,便派人去留意温济厚等人的动静,看能不能抓到什么把柄。

1928年5月5日晚上,知晓史炳曜等人告发,温济厚深感情况有变,紧急在小学召开会议商讨。

会上他对说:“我们的身份很可能已经被举报告发,应该尽快转移到陕北地区。”

大家也意识到危险,便开始为转移做准备,交接学校的工作、部署等。

因为工作繁多,一直持续到深夜。

万万没想到,他们之中早已经出了叛徒,当工作即将结束时,一伙军警冲进学校中,将大门堵住。

温济厚让众人从其他出口突围,自己则留下为其他人争取时间,最后他和肖成栋、史卓生三人均被逮捕,被关押在华县看守所中。

在那里,温济厚非常自责,觉得是自己的大意给党造成了损失,后悔万分,史卓生两人小声安慰他。

温济厚对两人说道:“他们估计知道了我的身份,但你俩还没有暴露,等会我说你们是被蒙在鼓里的学校管理员,争取让你们活着出去!”

华县反动局紧急对温济厚展开审问,他们使用严刑拷打,甚至用烙铁烧他的身躯。

即使如此,温济厚始终坚定信仰,未曾透露半点有关党的信息。

史卓生两人因为被当成学校的工作人员,且没有直接证据证明二人是共党,经大家努力营救才被释放。

而温济厚经受了几天的严刑拷打,硬是什么都不肯交代,敌人气得咬牙切齿又无可奈何,决定把他送到西安,也算是一件功劳。

我党得知后,立即组织人手,准备在半路上营救。

不料反动派察觉到风声,决定杀死温济厚。

1928年5月29日上午,温济厚被押送到刑场。

他早有心里准备,明知将死却神态自若,口中高呼“共产党万岁!”、“共产党人斩之不尽,杀之不绝!”

当时闻风而来的农民群众见状,无不挥泪哀叹。

枪声响起,温济厚英勇就义。

当天,他的遗体被朋友们带回家里。

妻子温曹氏忍着悲痛,给他换上新衣服,由朋友搀扶着让他坐在椅子上,妻子抱着儿子与他合拍了一张特殊的全家福。

这张全家福代表着一个悲壮的革命故事。

妻子用这种方式,让后人能够记住家中曾经出现过一位伟大的人物。

温济厚的儿子,后来取名“念赤”。

赤者,红色革命是也,寓意温济厚始终心念革命。

温济厚的烈士证

新中国成立后,温济厚的事迹被发掘出来,当之无愧地被追认为烈士。

1958年,政府给温济厚的家人颁发烈士家属光荣纪念证,值得一提的是,上面赫然有毛主席的亲笔签名。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