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斗怼齐宣王:没有“管仲”就不用贤才,没有宝马就不用驾车?

欲云谈史论今 2022-04-10 20:03:50

齐国处士王斗来到王宫,求见齐宣王。得到下人通报后,齐宣王忙命谒者领王斗进宫。

可这时王斗却故意为难齐宣王:“我快步去谒见大王是贪慕权势,大王快步前来见我是喜好贤才。大王认为如何?”

谒者听了,不得不回去通报齐宣王。

听了谒者的回话,齐宣王并没有生气,反倒大度地说:“那就请先生慢点进来吧,寡人出去接他!”说完,他就快步走到宫门前,去迎接王斗。

两人一起进宫时,齐宣王又平易近人地主动寒暄:“寡人奉祀祖庙,守卫国家,时常听人说先生能直言敢谏,毫无顾忌。”

王斗却故作糊涂,说:“大王听说的风言风语可不对。我生活在动乱的年代,事奉的又是昏乱之君,哪里敢直言诤谏呢!”

听王斗暗讽自己是昏君,齐宣王心中怒火顿起。不过大众广庭之下,他又不好当场翻脸,只能尴尬地一言不发。

过了一会,王斗见齐宣王正尴尬,主动打破了这种冷场局面:“从前先君桓公所喜欢的事,是‘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天子授予封地,并命他为天下霸主。如今大王有四点与桓公相同。”

齐桓公虽然也是齐国先君,但却是姜齐国君。尽管如此,齐桓公的盛名,田齐依然高度推崇——追根溯源,田齐之祖就是齐桓公的收留才能在齐国落地生根。听到王斗说自己有四点与春秋首霸相同,齐宣王顿时转怒为喜,开口问道:“寡人愚笨浅薄,守护齐国,惟恐有所损失。怎么还会有四点与先君相同呢?”

王斗的回答,转瞬间又让齐宣王心情跌倒了谷底:“不对。先君喜欢马,大王也喜欢马;先君喜欢狗,大王也喜欢狗;先君喜欢酒,大王也喜欢酒;先君好色,大王也好女色。可先君喜欢贤士,大王却不喜欢贤士!”

齐桓公虽然号称春秋第一霸主,但他也是普通人,也有七情六欲,喜欢声色犬马,甚至还因此而荒废过政务。齐桓公如此,那他还凭什么成为春秋霸主?

关键在于齐桓公好贤,重用了管仲、鲍叔牙、隰朋、宁戚等等贤士;有了诸多贤士的辅佐,齐桓公才能纵横天下,成为东周第一霸主。

说齐宣王与齐桓公一样喜欢声色犬马,却唯独不好士,这岂不是又在讥讽齐宣王?

齐宣王脸上火辣辣地,半天才吐出一句:“当今之时都没有贤士,这叫寡人喜欢什么?”

齐宣王这么想,也有些由头。齐威王晚年,因为邹忌、田婴两位权臣把控齐国朝政,原来稷下学宫的诸多人才纷纷流向了魏国。齐宣王继位之后,冷落了两位权臣,然后从楚国请回了被陷害而逃的田忌,再次又重兴了稷下学宫。齐宣王辛辛苦苦做这一切,不就是为了吸引人才回国吗?

不过,现实中的人才,却有些令齐宣王失望。

齐宣王即位之初,对父亲执政时期的权臣都颇为忌惮。特别是邹忌,身为先朝老臣,还频繁举荐亲近之人做官,这让齐宣王很不高兴。与此同时,另一位大臣晏首虽然位高权重,却很少推荐人做官,这让齐宣王很是喜欢。

邹忌察觉到齐宣王的不满后,对他说:“我听说有一个儿子尽孝,不如有五个儿子尽孝。现在晏首推荐出仕之人,能有几个?”被邹忌这么一说,齐宣王反倒是觉得晏首堵塞了士人进取之道。

辩士淳于髡(kūn)也好推荐贤才,曾经一天内向齐宣王推荐了七个人。齐宣王不耐烦地说:“您过来!寡人听说,千里之内有贤士,贤士就算是并肩而立了;百世之中出一位圣人,就算是接踵而至了。您一个早晨就引荐了七位贤士,那贤人是不是太多了吗?”淳于髡却理直气壮地回复道:“不对。翅膀相同的鸟类聚居在一起,足爪相同的兽类一起同行。如果是到低湿的地方采摘柴胡、桔梗,那么数代人都采集不到一两;可到睾黍山(今地不详)、梁父山(今山东泰安东南)的北坡上去,所采集到的就可用马车来装。世间万物都有其类,我淳于髡也是贤士;大王向我寻求贤士,就如同到黄河里取水,在燧中取火。我能推荐的贤士,岂止七人!”

邹忌与淳于髡都推荐了很多贤才,可齐宣王用过后却深刻体会到他们都不是管仲、鲍叔牙,所以现在才对所谓的“贤才”越来越反感。

王斗听了,马上反驳道:“世间没有骐驎和騄耳那样的宝马,可是替大王拉车的乘马已经齐备了;世上没有东郭俊和卢氏那样的良犬,可大王的猎狗已经很多了;世上没有毛嫱、西施那样的美女,可大王的后宫已经住满了。大王不过是不喜欢贤士,为什么要担心没有贤士?”

人才,不可能人人都像管仲一样,是绝世之才。这就如同宝马、良犬以及倾国倾城的美女一样,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可没有举世罕见的宝马,齐宣王出行也需要乘马;没有天下闻名的良犬,齐宣王打猎依然需要猎狗;没有倾国倾城的美女,齐宣王后宫还是要有嫔妃。既然乘马、猎狗、嫔妃齐宣王都能量“材”而用,为什么在启用贤才时不能这么做呢?

被王斗这么一怼,齐宣王再也无法反驳。不过,他依然为自己“不好贤”辩护:“寡人忧心国家爱护民众,原本就渴望得到贤士来治国!”

王斗却继续回怼齐宣王:“大王的忧国爱民,还赶不上大王喜爱一尺绉纱!”所谓“绉纱”,就是用来做帽子的布料。

齐宣王听得有些莫名其妙了:“这是什么话?”

王斗回答:“大王要做帽子,不是派左右嬖人做却要找工匠来做。为什么呢?是因为只有工匠才能做好帽子!可如今大王治国,不是左右嬖人就不重用,所以下臣说大王忧国爱民不如爱惜一尺绉纱!”因为找不到管仲、鲍叔牙之类的贤才,齐宣王干脆就重用身边的便嬖之人。可为什么他做帽子不找这些便嬖之人?因为齐宣王知道这些嬖人没谁能做出好的帽子。

听到这,齐宣王再也坐不住了,主动承担了过错:“寡人对国家有罪!”

自古以来,很多帝王都像齐宣王一样,感慨身边缺乏贤才。可事实果真如此吗?

管仲与鲍叔牙等人,早在齐僖公与齐襄公时就已出仕,却只能在齐桓公执政后才得以大展其才——这能说齐僖公和齐襄公时代缺乏人才吗?恐怕是齐僖公与齐襄公时管仲与鲍叔牙们都缺乏了大展鸿图的机会吧!齐桓公能给贤才们提供足够的资源与机会,所以齐国才能兴旺发达,齐桓公自己也因此而当上了东周霸主!

由此而言,齐宣王的“好贤”,就是叶公好龙!

不单是齐宣王如此,熟读历史的现代人就能看得透彻吗?

直到今天的中国,“人才匮乏”的慨叹依然不绝于耳。是中国真的缺乏人才吗?恐怕更多的还是用人机制出现了偏差吧!

前几年,某航天研究所的一位研发工程师跳槽到了民营火箭公司。随即这家研究所就以这位工程师是“两型发动机研制的灵魂人物,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由,发公文阻止他离职。可如此重要的工程师在原单位年薪仅二十万左右,跳到民企却能拿到年薪百万——如果这位工程师真是不可替代,那航天研究所能给他提供了足够的资源与机会吗?

至少从薪资待遇上看,已经是不如民企。

人才留下时,谁都觉得他无关痛痒;要走时,却不惜动用各种手段来阻止他离开。所以说,当前很多用人单位的所谓“重视人才”,其实也不过是另一个“齐宣王”,都是叶公好龙!

这几年来,某超级大国频繁在高科技领域对中国进行疯狂的遏制和打压。然而,就在这些关键的卡脖子领域,却有不少优秀的中国人才恰好在该国主导研发。为什么这么多优秀的中国人才宁愿留在国外,而不愿回来帮祖国实现技术的突破呢?

核心科技领域的研发,充满了风险和不确定性;其研发过程,其实就是长期多次的试错与积累过程,没有任何人能够保证短期内一定会成功。以当前国内的用人现状,海外人才回国后究竟能获得多少资源、多少机遇来推动这些领域来实现突破?

这位跳槽到民企工程师的遭遇,足以代表当前众多一线研发人才的现状:人才在时颐指气使,某些企业甚至还喊出“女人当男人使,男人当畜生使”口号来极限压榨他们的价值;人才年近三十五、身体状况远不如前时,又以“不养老人”的理由将他们毫不留情地辞退;可一旦人才想主动跳槽、另谋高就时,却拼命设置各种障碍阻止其离开……。

国内现成人才的境遇尚且如此,又怎么去吸引海外那些掌握先进技术的人才回国服务呢?普通人才尚且用不好,又怎么能吸引来“管仲”、“鲍叔牙”呢?

缺乏人才,从来都不是缺人,而是缺乏能真正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

0 阅读:210
评论列表
  • 2022-08-21 23:33

    说的太好了 赞👍

    欲云谈史论今 回复:
    谢谢!
  • 2022-11-17 12:58

    [点赞]

欲云谈史论今

简介:专注两周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