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长发现越军炮兵阵地,班长却斩钉截铁:这是假的

历史海大富 2024-04-22 02:25:51

步兵侦察排长张健,带领着他的小队在这片区域进行着细致的地面侦察。这是一项高风险的任务,任何一个小错误都可能导致整个小队陷入生命危险。在他们穿过一片被秋季稻谷染黄的田野时,张健的目光锐利地捕捉到了一处异常——在稻田的边缘,部分沙包和掩体似乎笨拙地伪装成稻草堆。

通过望远镜仔细观察,他发现这实际上是一个越军的榴弹炮阵地。激动之余,他立刻拿起无线电,准备向上级汇报这一重要发现。在这关键时刻,炮兵侦察班长李强,一个经历过多次战斗的老兵,走到张健身边,示意他暂停通讯。

一、战前侦察准备

1979年2月17日凌晨,一片朦胧的夜色中,中国军队炮兵联合侦察组悄然行动,穿越边境线进入越南境内。这一行动的目的是到达一处地势较高的制高点,以便更好地执行侦察和观测任务。侦察组成员们穿着迷彩服,脸上涂着伪装油,身负重装备,每一步都小心翼翼,以免引起越南军队的注意。

到达目标地点后,侦察组迅速展开行动。他们从背包中取出了事先准备好的各种观测器材,包括望远镜、测距仪和夜视仪等,这些都是当时中国军队在侦察领域的尖端技术。组员们分工明确,一部分人负责搭建设备,另一部分则四周警戒,防止突发状况。

观测器材架设完成后,侦察组立即开始对周边的越南军事设施和活动进行仔细观察。他们观察到越南军队在几个关键道路交叉点设置了防御工事,显然是为了阻挡可能的进攻。此外,还发现了一些疑似炮兵阵地的地点,这些阵地对于中国军队的行动构成了直接威胁。

观测数据经过精确测量后,通过便携式电台迅速传回了指挥部。这些宝贵的情报经过分析整理,形成了详细的作战地图和敌情报告。指挥部根据这些情报调整了战术部署,决定先对这些关键防御点进行炮击,以打开突破口。

在几个小时的密集观测和数据传输后,中国炮兵部队根据侦察组提供的坐标发起了精确打击。炮弹准确命中了越军的防御工事和疑似炮兵阵地,巨大的爆炸声和火光照亮了夜空,随后是越军阵地上的混乱声。这些打击有效地摧毁了敌人的部分防御力量,为中国军队的进一步行动扫清了障碍。

二、越军的反应与误判

越南军队在发现其前线阵地被中国炮兵精确打击后,迅速进行了反应。他们开始调查并分析炮击的准确性背后的可能原因,最终推断出可能有中国侦察兵成功渗透到了其纵深地域,并在战略要点进行了观测和定位。这一怀疑触发了越南军队的一系列紧急防御措施,尤其集中在被怀疑的侦察兵可能潜入的山区。

从1979年2月17日下午开始,越南军队加强了对该山区的军事部署。首先,他们部署了工程兵团队,在关键的山头及其通往山顶的小路上布设地雷。这些地雷主要是为了阻止或延缓任何潜在的敌方侦察兵的进一步潜入或撤离,确保即使侦察兵突破了前线,也难以安全返回。工程兵在布雷时采用了各种掩藏技巧,力求使地雷隐蔽而难以被察觉。

同时,越军在山头周围配置了额外的哨兵,这些哨兵配备了望远镜和夜视仔,轮流进行24小时的监视。他们的任务是观察任何异常活动,包括侦测到的小型动物活动,以防止中国侦察兵的潜行或突袭。哨兵们在岗位上保持高度警觉,随时准备通报任何可疑情况。

除了静态防御外,越军还组织了搜索队伍,准备对山地进行彻底搜查。这些搜索队由精选的轻步兵组成,他们携带轻武器和通讯设备,分成小组在山林中进行地毯式搜索。搜索队的任务是查找任何可能的隐藏点,包括山洞、密林或岩石堆,这些都可能是侦察兵的临时藏身之所。

在进行这些搜查时,越军特别注意了任何可能的迹象,如被破坏的植被、留下的装备碎片或脚印。他们还设置了临时的监听站,使用方向性麦克风和其他传感器来捕捉声音或电子信号,以侦测任何通讯活动或移动噪音。

此外,越军高层还下达了严格的指令,要求所有部队提高警惕,加强夜间巡逻频率,并重新评估和加固现有的防御工事。他们还调整了炮兵的部署,预设了炮火射击区,一旦发现敌方活动,即可迅速反应。

三、精准侦察揭示越军诡计

在越南的朔江南山地区,中国侦察兵们在1979年2月18日上午展开了密集的分段侦察行动。他们分成小组,每一组携带了多种侦察设备,包括便携式地图、GPS定位系统、望远镜和高分辨率的相机。这些设备旨在帮助他们更准确地记录和报告敌方的军事布局。

行动中,一组步兵侦察队在那瓦附近的一片稻田边缘发现了越军的榴弹炮阵地。该阵地看似具有战术意义,位于一处地势较低的稻田中,四周被简易的沙包和伪装网覆盖,从远处看似乎是准备发射的状态。步兵侦察排长迅速记录了坐标,并用无线电与炮兵侦察班长取得联系,准备汇报这一发现。

然而,经验丰富的炮兵侦察班长在接到消息后,决定亲自前往该地进行核查。他带领一小队人马悄悄接近了那瓦附近的稻田。在仔细观察了阵地一段时间后,他发现了几处异常。尽管阵地被精心布置,看起来像是随时可能使用的炮阵地,但仔细的观察揭示了其实质。

炮兵侦察班长指出,真实的炮阵地通常会有炮兵操作人员在附近活动,尤其是在战时条件下,应有定期的人员更换和物资补给活动。然而,这个阵地长时间内未见有任何人员出入,周围也没有明显的足迹或其他生活迹象。此外,虽然阵地周围的伪装措施看似专业,但细节上的一些疏漏,比如沙包堆放不够紧凑,以及伪装网边缘未完全贴合地面,进一步暗示了其假阵地的性质。

这位班长立即将他的发现通过无线电报告给指挥部,提醒上级领导这可能是越军故意设置的诱饵,旨在吸引中国军队的火力和注意力。他的报告包括了详细的观察结果和坐标数据,以便于上级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根据这位班长的报告,指挥部决定对这一地点保持监视,同时避免立即使用炮火攻击。这一决策允许中国军队保留资源和火力,以应对更具威胁的目标。

四、发现并摧毁真正的敌阵地

在侦察兵识别出假阵地后,中国军队的搜索活动没有放缓,反而更加深入地进行了。搜索队伍扩大了搜查区域,特别聚焦于坂涯以北的地带,这是一片布满密林和复杂地形的区域,为越军的隐藏提供了理想条件。侦察兵们在严密的隐蔽下,继续使用先进的地形测量设备和红外线夜视仪,对每一处可能的炮兵阵地进行详尽的侦察。

经过数小时的精细搜索,侦察兵们在坂涯以北的一个隐蔽的山谷内发现了真实的越军炮兵阵地。这个阵地被精心伪装,周围覆盖着大量的自然植被和人造伪装网,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非常不易察觉。侦察兵们首先确认了阵地的活跃性,观察到有越军炮兵在阵地上忙碌地移动,进行炮弹装填和炮位调整的动作。

侦察兵们在保持隐蔽的同时,迅速使用便携式GPS设备测定了阵地的精确坐标。他们通过携带的安全加密无线电设备,将这些坐标和相关的战术信息迅速报告给了远处的炮兵指挥部。报告中包括了敌方阵地的具体位置、布局和防护情况,以便于炮兵部队能够计算出最佳的炮击参数。

得到这些详尽的情报后,中国炮兵部队迅速行动起来。他们根据侦察兵提供的坐标,调整了炮位,计算了射击参数。时间是在18日上午10时许,炮兵部队开始对目标实施了精确的炮击。炮弹经过精心计算的弹道飞行,精确击中了越军的85毫米加农炮阵地。

炮击的结果是显著的。第一轮炮击就成功摧毁了越军的一门85毫米加农炮,巨大的爆炸声和冲击波在山谷中回响。随着炮火的覆盖,越军阵地上的士兵遭受了重大的人员伤亡。炮击产生的压力波和碎片在阵地周围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连带影响了越军的士气和战斗力。

五、越军的溃败与撤退

越军官兵在爆炸和烟尘中急忙试图组织撤退,他们的首要任务是尽快撤出剩余的重型武器,以防更多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越军操作人员和几名士兵匆忙地将另外两门85毫米加农炮挂载到等候的卡车上,准备迅速离开被炮火覆盖的危险区域。

越军官兵在进行装载时行动笨拙而急促,他们清楚任何延误都可能导致被进一步的炮击命中。两门大炮被紧急地固定在卡车的平板上,周围士兵忙着检查绑带,确保在颠簸的逃逸路线上不会脱落。一旦大炮被固定好,司机立即启动卡车,车辆沿着泥泞的山路急速下驰,试图找到一个相对安全的地点重新部署或继续撤离。

然而,中国侦察兵对整个场景保持着密切的观察。通过先前的侦察活动,他们已经预见到越军可能会尝试用车辆转移剩余武器。因此,当越军开始撤退时,侦察兵迅速更新了越军的移动坐标,并通过无线电通讯设备传递给了炮兵单位。这一信息使得中国炮兵能够实施所谓的"延伸射击"——即对移动目标的预测性炮击。

中国炮兵调整了炮口,计算射击解算,以拦截逃离中的越军车辆。炮弹沿预定的弹道飞行,目标直指越军官兵的撤退路线。随着炮弹的接连落下,第一轮射击就准确命中了载有加农炮的卡车。强烈的爆炸将卡车炸得四分五裂,浓烟和火光冲天而起,炮弹的冲击波和碎片四散飞溅,导致越军官兵伤亡惨重。

紧接着,炮兵部队根据观察到的爆炸效果,进行了第二轮调整射击,确保摧毁任何可能残留的武器和设备。连续的炮击造成了越军撤退路线上的大片破坏,基本上消除了越军的任何反击或再次组织防御的可能。

邢月阳,林儒生.对越自卫还击战中的炮兵团长(下)[J].兵器知识,2016,0(8):79-82
3 阅读:1051
评论列表
  • 2024-04-23 11:16

    我们那时居然带着GPS[呲牙笑]

  • 2024-04-23 14:57

    扯淡,1979年,我军哪来的gps定位系统。

  • 2024-04-23 16:37

    我军79年用上了十多年后才建成的卫星定位系统,牛批。

  • 2024-04-23 21:44

    Ai加戏骗流量[笑着哭]

历史海大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