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皇帝没有鲜明的执政风格,既不像他的爷爷雍正那样雷厉风行,也不像他的父亲乾隆那样游刃有余,在位二十五年,只能用勉强两个字来形容。嘉庆之所以平凡,或者说是平庸,与他的老师朱珪有很大的关系。
朱珪个人的品行、学问都属一流,在治国、平天下方面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菜鸟。朱珪少年苦读,与哥哥朱筠享誉京城,有“朱氏两神童”之称,乾隆时期也称“二朱”。朱珪的科举之路是耀眼的,18岁那年进士及第,被选为庶吉士,散馆后授编修。
乾隆对朱珪的文采十分欣赏,称赞他的文章辞藻富丽雅驯。乾隆皇帝喜欢热闹,热衷于各类大型庆典,王公大臣必要精心撰作进呈,朱珪正是以文章博得乾隆的好感,得以快速升迁。
朱珪在翰林院当了11年的官,乾隆二十四年朱珪因主持河南乡试有功,被乾隆外放为福建粮道。很明显,乾隆是想将朱珪放在地方历练培养,为日后提拔做好准备。
朱珪是个典型的学官,而非一个合格的行政人才,他从道员做起,历任按察使、布政使,虽然官声很好,但是也没有干出多少成绩,甚至有人认为他有点“迂滞”。
乾隆向来知人善任,认为朱珪过于宽厚,不适合在地方为官,将其调回京师任翰林学士,之后又让他在上书房行走,教授皇十五子永琰功课。
这个时候,永琰已经被乾隆立为储君,让朱珪做他的师傅,体现了乾隆对其学问和人品的认可。自此,上书房出现了一对朝夕相伴的师徒,师傅尽心讲学,学生如饥似渴,朱珪与永琰在上书房的相处时间只有短短的三年,但师生之间却建立了很深的感情。
从乾隆四十五年开始,朱珪再度被外放,乾隆的用意已经很明确,希望朱珪在地方上能做出一番业绩,然后将其调至京师委以重任,为日后永琰继位留下一个得力干臣。
朱珪非封疆之才,硬是被乾隆赶鸭子上架。乾隆五十四年,朝廷对廓尔喀用兵,孙士毅保奏朱珪为四川总督,并在奏疏中称赞朱珪操守好,办事好,小用则小效,大用则大效。
乾隆虽然没有将朱珪派为川督,但还是擢升他为安徽巡抚。其实乾隆心里很清楚,朱珪并非是当总督的材料,朱珪自己也有自知之明,对乾隆的委任有几分畏怯,上奏说自己“才识不能开展”。乾隆还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让他出任安徽巡抚。
乾隆六十年,朱珪在安徽巡抚任上,被升为左都御史,四个月后又升为兵部尚书,署理两广总督。按照常理,巡抚被皇上升为左都御史和兵部尚书,就意味着在地方干不长,不久就会调至京师担任要职。
嘉庆元年,大学士孙士毅卒于军中,乾隆有意让朱珪补他的缺,出任大学士。朱珪一旦回京,嘉庆帝如虎添翼,这引起了和珅的警惕,他从中捣鬼,使得朱珪未能顺利入京。和珅的这一做法,无疑让嘉庆怀恨在心。
此后三年,朱珪又从两广总督被调到安徽巡抚,至嘉庆四年正月,就是乾隆去世的当天,嘉庆帝火速将其召回。
朱珪的仕途经历和他的作为,证明了他是一个廉洁勤慎好官,但同时也证明了他不是一个能官,在施政理念和管理模式上,朱珪是有着双重缺陷的,正应了他那句“才识不能开展”的话。
朱珪回京以后也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朱珪回京后嘉庆没有安排他入阁,给他的职务是“直南书房,管户部三库,加太子少保”。这大约也是一向低调的朱珪的个人意见。
南书房是皇帝咨询大政的又一个中心,君臣二人时常密谈,光是这份师生感情,也足以让其他人羡慕不已。事实上,嘉庆亲政以后,对朝局走向影响最大的正是朱珪。
乾隆的丧事还没有办完,嘉庆立即将和珅拿下,并将福长安、苏凌阿等逐出内阁,并准备借着和珅倒台之机,对全国的吏治进行一次大整顿。
在处理和珅一事上,嘉庆不可能不征求朱珪的意见,意外的是,朱珪对赐死和珅是赞同的,但对整顿吏治却持反对意见。
朱珪认为当务之急,是要把精力放在剿灭白莲教起义上,不便大动干戈以引起朝局震荡。正是在朱珪的建议下,嘉庆没有继续深究和珅一案,同时也失去了一次整顿朝纲的契机,乾隆晚年吏治腐败的局面仍旧。
乾隆曾批评过朱珪,说他:“本系书生,尤好为此迂阔多活人积阴德之见,遇事从宽,所谓妇寺之仁。”妇寺之仁用于治理地方尚且勉强,用于治国则定会误国。
嘉庆的能力远不及乾隆,对老师朱珪又是言听计从,这也让嘉庆一朝的执政风格过于保守疲软,没能挽救日渐衰落的清王朝。
嘉庆七年朱珪以户部尚书入阁,任协办大学士,两年后晋体仁阁大学士,此时的朱珪已是风烛残年,屡屡乞休而不许。嘉庆似乎还期待为他的老师庆贺八十大寿,然天不假年,嘉庆十一年朱珪病逝于家中,享年七十七岁。嘉庆降旨,追赠太傅,谥文正,入祀贤良祠。
有清一代,像朱珪这样的人很多,他们本身的素养都很高,也不贪钱,但是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都没有做出应有的贡献,反而是哪些有这样或那样问题的大臣,在时局危难、国家存亡之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无为而治
清官庸才,和贪官能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