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工业软件发展这么“难”?

创业者李孟 2025-01-19 01:21:57

为什么中国的工业软件发展这么难?

最核心的原因还是起步晚,积累不足,中国的工业软件发展起步较晚,缺乏长期的工业知识和技术的积累。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在工业软件领域的积累相差数十年。

同样在这个领域有很强的技术壁垒

业软件需要深厚的技术积累和跨学科的知识,涉及计算机科学、工程学、物理学等多个领域。国内企业在核心技术研发上存在短板,难以突破国际巨头的技术垄断。

最核心还是基础比较薄弱,国外工业软件企业经过长期发展,在算法、模型、架构等核心技术方面积累了深厚的底蕴,形成了较高的技术壁垒。而我国工业软件产业起步较晚,研发投入相对不足,导致在核心技术上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如 CAD 软件在复杂曲面建模等方面,国产软件功能和性能有待提升;CAE 软件在多物理场耦合分析等关键技术上也落后于国外。

再加上工业软件研发难度大,由于体系设计复杂,对可靠性要求极高,需要软件工程师和工业领域专家共同合作、深度融合多个学科知识。我国在产品创新数字化领域的工业软件厂商规模较小、研发能力有限,且受重 “制造” 轻 “研发设计” 传统观念影响,自主创新能力受限,导致软件在基础编码、实施规范、集成接口等相关方面的可扩展性、可配置性、可重构性较差。

在硬件适配方面也欠缺,因为随着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工业软件需与各种硬件设备高效通信和协同工作。但我国国产软件在硬件适配方面研发投入少,与部分国产硬件设备兼容性不理想,影响了整体应用效果。

在人才和资金方面也欠缺

工业软件的研发成本高昂,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国内企业在研发投入上相对不足,且缺乏高端人才,导致研发进展缓慢。

因为工业软件的研发和应用需要既懂信息技术又懂工业技术,还需具备一定企业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然而,我国高校大多未开设工业软件专业,培养的软件人才以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专业为主,缺乏此类复合型人才,难以满足工业软件发展需求。

人才不仅短缺,还有人才流失现象,由于没有成熟的工业软件吸引人才政策,国产工业软件产业不成规模,工业软件人才收入与其他行业有较大差距,金融和互联网等行业的虹吸效应凸显,造成高端工业软件人才大量流失,进一步加剧了人才短缺的状况。

在产业和用户环境方面

国内用户对国外工业软件的依赖性强,习惯使用国际知名品牌,国产软件难以获得用户的信任和认。再加上盗版软件泛滥,影响了国产软件的合法发展,降低了企业投入研发的积极性。

政策支持不给力,咱们国家的工业软件起步其实不算晚,可早期在政策支持方面既不连续,也没多大劲儿。就比如说在十一五之前,工业软件的管理归属变来变去,而且还有长达十年的时间根本没政策支持,结果国产工业软件的人才跑了不少,发展也不顺利。再瞧瞧人家美国,2018 年弄出个电子复兴计划(ERI),5 年里要投 15 亿美元来扶持工业软件。

盗版问题太糟心,国内到处都是盗版,好多企业都用破解版的国外工业软件。这就把国产工业软件的市场空间给挤没了,利润也少了,然后研发投入跟着变少,从业人员的待遇也低,就这样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把国产工业软件的发展给挡住了。

产业链不完善,工业软件产业链上和下的企业一起合作的时候不够紧密,有好多问题,像信息交流不通顺、标准不一样、利益分得不公道啥的。基础软件和硬件设备对工业软件的支持也不行,比如说国产的操作系统、数据库这些基础软件,还有高端的芯片、传感器这类硬件设备,都有技术上的难题,供应还有风险,这就限制了国产工业软件性能的提高和应用范围的扩大。而且呢,下游的制造企业对工业软件的了解和使用水平都不高,缺专业的人才和技术支持的队伍,售后服务的体系也不全乎。

生态建设滞后,工业软件要发展就得有完善的生态系统,这里面得有上下游企业好好配合、用户广泛地用还能给反馈、技术创新能有支持等等。可现在咱们国家的工业软件生态还不咋完善,产品和服务能提供的量不够,大型制造企业太依赖国外的工业软件了,把国产工业软件的市场空间和发展的劲头都给压住了。另外,国内的工业软件企业之间合作不咋紧密,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创新的机制也没真正建立起来,把整个产业发展的速度和创新的能力都给限制住了。

但路漫漫其修远兮,尽管国家政策对工业软件的支持力度在增加,但整体生态建设仍需完善,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效应尚未充分发挥。我们还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来完成,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欢迎关注我“创业者李孟”和我一起交流!

1 阅读:317
评论列表
  • 2025-01-19 10:30

    因为发展科技是用的是西方文明构建的一套科技标准体系和拉丁字母体系。不是华夏的母语,在研发科技较为困难。

  • 2025-01-19 07:54

    足球只是照妖镜

创业者李孟

简介:一起聊互联网创业、互联网科技资讯以及科技营销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