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张氏中医第六代传承人张喜海,专注骨病40年。
在长期诊治骨病的过程中,很多患者往往先察觉到下肢的不对劲,才后知后觉可能是腰突问题。今天,就给大家详细讲讲,当下肢出现这 4 种异常时,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

第一种异常是下肢放射性疼痛。这是腰突较为典型的一个症状,很多患者描述这种疼痛就像有一道电流,从腰部顺着臀部、大腿后侧,一路 “窜” 到小腿,甚至直达足底。这是因为腰椎间盘突出后,压迫到了坐骨神经,而坐骨神经恰好支配下肢的感觉与运动,一旦受压,神经传导就像 “信号短路” 一样,引发这种放射性的疼痛。刚开始可能只是偶尔发作,疼痛程度也较轻,但随着腰突病情加重,发作频率会越来越高,疼痛也愈发剧烈,甚至影响到正常的行走与睡眠。

第二种要留意的是下肢麻木感。有的患者会感觉下肢像是被一层保鲜膜裹住,又麻又木,触感变得迟钝。这同样与神经受压紧密相关,长期的腰椎间盘突出使得神经持续受到挤压,神经纤维的传导功能受阻,就无法准确地向大脑传递下肢的感觉信息,进而产生麻木感。病情进展时,麻木的范围可能还会逐渐扩大,从脚尖慢慢向上蔓延,严重干扰患者对肢体的操控,比如走路时容易踢到东西,却浑然不觉。

下肢无力也是不容忽视的症状。原本轻松就能完成的动作,像上下楼梯、蹲下站起,突然变得费力起来,甚至走着走着,腿就像灌了铅一样沉重,迈不开步。这是因为腰突导致神经受压时间过长,影响了神经对下肢肌肉的支配能力,肌肉得不到有效的神经指令,力量逐渐减弱。要是不及时治疗,肌肉萎缩的风险也会随之增加,进一步削弱下肢的运动功能。

还有一种异常是下肢发凉。即便在温暖的环境里,患者还是觉得下肢冷飕飕的,仿佛有一股寒气从脚底往上冒。这是由于腰突引发的血液循环障碍,突出的椎间盘不仅压迫神经,还会影响周围血管的正常流通,下肢供血不足,热量传递受阻,自然就出现发凉的感觉。长期如此,会让下肢的皮肤色泽变得暗淡,弹性也变差。

当大家发现自己下肢出现这些异常表现时,千万别掉以轻心,以为只是累着了或者小毛病。这很可能是腰椎间盘突出在 “作祟”,而且意味着病情或许正在悄然加重。及时前往正规医院,找专业医生。
守护好身体健康,就得从留意这些细微却关键的信号开始,别让腰突问题越拖越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