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孙子被抓进警察局,警察:家长姓甚名谁?他指了墙上的照片

博览名车 2025-04-23 10:04:21

1937年,在苏联漂泊了十三年的蒋经国,带着老婆蒋方良回到了祖国。蒋介石得知后,心里头那个乐呵,立马就给蒋经国安排了个大官当,让他做了江西的“少将保安司令”,还兼着赣南第四行政区的督察专员。

但是,要说让蒋介石最高兴的,可不是他的长子,而是他终于能亲眼见到自己的长孙蒋孝文了。

【蒋家“太子”丑事多】

1935年年底,蒋经国和蒋方良迎来了他们的头胎大儿子,蒋孝文。那时候,他俩还在苏联,正感受着西伯利亚刺骨的冷风。不过,蒋孝文的诞生,给他们在国外漂泊的生活增添了不少希望。

而且,在那个传统和变革碰撞的时期,作为长子长孙,蒋孝文的地位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他一出生就赢得了所有人的喜爱和。

爷爷蒋中正特别疼爱这个孩子,简直把他当成了掌中宝。老爸蒋经国呢,一直把他当作未来的接班人来培养。说到妈妈蒋方良,因为大儿子在苏联的日子没有在国内过得好,她心里总觉得亏欠,所以对他是百般宠爱,简直是无条件地惯着。

可能就是因为打小就明白自己在家里头的位置,蒋孝文从小就过得娇生惯养,爱捣蛋,觉得自己最了不起。家里头,也就只有老爸蒋经国能管得住他。

蒋经国是个典型的中国老式父亲,他对蒋孝文采取的是严厉体罚的教育方式。只要蒋孝文一捣蛋闯祸,蒋经国就会狠狠地揍他一顿。

小时候,能让我爸那火爆脾气消停点儿的,就数我妹妹蒋孝章了。每次眼看就要挨揍,我蒋孝文都得先瞅瞅妹妹在不在旁边。要是她在,只要对着老爸撒撒娇,我那顿打就能躲过去。要是她不在,那我就得再多挨一顿,心里头又得多一道伤疤。

不过,就算蒋经国对他管得特别严,也没能挡住蒋孝文变成个坏习惯一堆的公子哥儿。

其中,主要的原因是他们的家庭环境相当复杂。

1946年的时候,国民党政府的军队和政府机关都抢着去京沪那一带当官,蒋经国他们一家子就选中了杭州西湖边的一栋小别墅安顿下来。

有一天,有个亲戚去蒋经国家做客。一进门,就看到蒋孝文和蒋孝章趴在地上,一点点往前挪。亲戚纳闷了,就问他们,爸妈是不是在楼上歇着呢?蒋孝文这小子机灵得很,马上说,妈妈一早和朋友出去了,楼上只有爸爸和一个阿姨。他们趴在地上,就是想偷偷看看爸爸在干啥呢。

说到蒋孝文的妈妈蒋方良,她对他的影响真的很大,深入骨髓。在苏联那会儿,蒋方良跟普通的苏联女工没啥两样,但回了国,住在杭州后,她很快就习惯了那种阔绰的官太太日子。

苏联人的性格直爽大方,蒋方良特别迷恋打麻将、抽外国烟,还有大口喝红星伏特加。她平时除了爱去舞会,还有个习惯,就是先吃上一大块奶油,接着再跟别人喝酒聊天。时间一长,正处在青春期的蒋孝文就把爸妈的这些喜好全给学去了。

1949年,蒋孝文跟着爷爷搬到了台湾。那时候,他就已经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怎么教都改不过来,学习成绩差得要命。没办法,蒋经国只好安排他去台北县淡江中学住校,希望换个环境能对他有所帮助。

淡中学校的规定是,学生们只有每周六能回家。所以,蒋孝文和蒋经国认的干儿子丘明山,他俩就一块儿成了同学。

不过,淡江中学的老师很多都是在日本统治台湾时期成长起来的本地人,他们不光存在地域偏见,还常常用日语或者闽南语来上课。

蒋孝文普通话、宁波话说得溜,俄语也懂点儿,但奇怪的是,老师上课讲的内容,他和丘明山两人就像听天书一样,一头雾水。这样一来,学习肯定跟不上进度,他俩就成了班上的后进生,成绩老是拖后腿。

不过,蒋孝文对此并不在意,反倒是乐在其中。每当学校放假回到台北,他就会拉上丘明山和其他一群小伙伴,跑到西门町最火的咖啡馆、茶馆还有那些好玩的地方去消遣。

那时候,他特别反感身边的随从副官喊他“大少爷”,非得让人家叫他“小老板”或者“头儿”才行。出门在外头,他也老是摆出一副老大的派头。

西门町那地方,啥人都有,小混混特别多,乱得很。要是有人不长眼,敢惹蒋孝文,他立马就跟人家动手,一点不像大户人家的孩子。所以,从中学那会儿起,他和丘明山就成了西门町警局的“老朋友”,三天两头往里跑。

听说,蒋孝文又有一次因为跟人打架闹事,被警察给逮住了。抓他的警员不清楚他的真实底细,就把他当作一般的犯罪嫌疑人来处理,盘问他家住哪里,爸妈叫啥名字。

说来也巧,警察局的一堵墙上正好挂着蒋介石的照片。蒋孝文随手往墙上一指,直接说:“咱爸就在那儿。”

审讯的警官以为这家伙是在耍自己,觉得他像个小混混,于是立马抄起那根平时用来教训犯人的宽皮带,往蒋孝文面前一掼,瞪着眼珠子警告他,要是不老实交代家里大人是谁,就得挨上一顿皮带炒肉。

蒋孝文平时总和家里的保镖们混在一起,对这种威胁根本不当回事。他直接回敬警察,说自己老爸是蒋经国,要是真敢动手,那就放马过来。要想确认,就直接去长安东路18号打听打听。

这回,小警察心里直犯嘀咕,二话不说,直接一个电话打到了长安路警察局核实情况。结果一查,还真是蒋介石老先生的孙子,蒋经国的头生子蒋孝文。警察局长一听这消息,吓得赶紧出来打圆场。他对才十几岁的蒋孝文又是鞠躬又是赔笑,最后还恭恭敬敬地把他给送了出去。

打那以后,只要蒋孝文在西门町惹事,警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再找他麻烦。除非是他把人给打伤了,或者把哪家店铺给砸了,这时候丘明山才会出来替他背锅。

但说实在的,蒋孝文小时候那些打架捣蛋的事儿,只能算是小打小闹。他那些侍卫们最爱聊的,还是他悄悄拿出蒋经国藏着的那些春宫图,然后拿出来给大家一起瞧热闹的那档子事。

【蒋孝文偷拿“露骨照片”】

中学那段快乐的日子过完后,蒋孝文就回到了爸妈身边住。那时候,整天围着他转的,就是一群负责保护蒋家安全的警卫。

蒋孝文那时候十五六岁,他身边的警卫员们大多二十一二岁,年龄相仿,所以蒋孝文很快就跟这些警卫员打成了一片,成了铁哥们。他常常没事就往警卫员宿舍跑,跟他们聊天、玩耍,啥都说。

那时候,蒋孝文为了让兄弟们尝尝好烟的滋味,悄悄拿了蒋方良的555牌外国烟,跑到侍卫住的地方,跟大家一起抽了起来。

之后,蒋孝文意外得知,警务处的头儿陶一珊,为了巴结蒋经国,悄悄给他置办了一套“外国风情照片”作为献礼。

结果,在蒋经国不在的时候,蒋孝文悄悄地把那套“洋人裸露照片”给拿走了。他跑到侍卫们的宿舍,跟大伙一块儿看了个遍。

听说,那时候他们呆的那屋子挺窄小,来围观的人还特别多。那些年轻的侍卫瞅见照片里的春色,心里头那是一个接一个的涟漪,思绪乱飞。

旁边的蒋孝文,一副小大人的模样,叮嘱他们要小心点,千万别把老爸那些宝贝东西给搞脏了,要不然回去准得挨训。

之后,蒋孝文给大伙儿搞来了一套完整的明清男女彩色画像,那内容丰富多样,画面精致细腻,比起那些“西洋直白照片”可是高雅不少。这些年轻的侍卫们一看,简直是爱不释手,渐渐地,好多侍卫都被迷得神魂颠倒。从那以后的好些年,侍卫队伍里不少人竟然都迷上了去舞厅跳舞这个新奇的爱好。

没错,蒋孝文那些青春时的经历,其实悄悄给他以后孤单的生活铺了条不太好的路。

高中那会儿,蒋孝文迷上了晚上的活动。他老是在那些侍卫朋友的帮忙下,悄悄开着家里的车出去瞎晃悠。

21岁时,蒋介石想让蒋孝文有点军人的样子,就安排他进了黄埔军校第28期。可那时候,黄埔军校已经变了,重点都放在理工科上。校长谢肇齐见蒋孝文跟不上进度,就给他单独辅导。但即便如此,蒋孝文的成绩还是垫底的。

最终,蒋孝文因为在念书那会儿偷溜出去,跑到高雄一家舞厅,为了争抢一个跳舞姑娘,动手开枪捣乱,还打伤了去管事的军警,没办法只能从黄埔军校退学了。

后来,蒋孝文越来越爱闯祸捣蛋,但奇怪的是,爷爷蒋介石却认为这孙子是个有出息的人,不仅让他练打枪,还特许他随身带着左轮手枪。这样一来,蒋孝文闯的祸可就大了,开始跟“出人命”的事儿沾上边了。

第一次不好的事情是在蒋家的住宅里发生的。那时候,蒋家有个侍卫,名字叫李之楚,他下班后就回宿舍去休息了。结果他一回宿舍,就看到蒋孝文正躺在床上摆弄着手枪。李之楚刚推开门,蒋孝文就拿起枪对准了他,大声喊:“别动!”

李之楚心想蒋孝文是在逗乐子,就提醒他别老拿枪对人指指点点的,这样容易惹祸上身。话音刚落,就听到砰的一声巨响,蒋孝文手一抖扳机就响了,子弹不偏不倚击中了李之楚的胸口。好在子弹离心脏远了点,李之楚这才侥幸逃过一劫。

那件事情之后,蒋孝文又因为喝了酒开车,不小心撞死了一个过路人,还找别人来替他背锅。后来,他又在商店里对一名女服务员动手动脚,那姑娘觉得太屈辱了,就选择了上吊结束生命。

一连串的麻烦事让蒋经国夫妇忙得团团转,所以在1957年,他们不得不破了个例,不顾国民党高官子弟不能出国留学的规矩,悄悄把蒋孝文安排到了美国的一所大学去读书。

在美国的时候,蒋孝文碰到了老婆徐乃锦,但他的日子过得非常奢侈。因为经常喝醉酒惹事,还谎称东西被偷,这种事儿一个接一个地发生。最后,连美国中央情报局都看不下去了,直接告诉蒋经国得赶紧把蒋孝文弄回台湾去。

没错,蒋孝文年轻那会儿,因为放纵享乐、行为不端,结果查出了家里遗传的糖尿病。有回他喝大了,忘了吃药,结果脑子受到了重创,最后只能躺在床上,没法再出去闯祸了。

碰到这样的老大儿子,蒋经国没感到难过,反倒觉得蒋孝文是自找的,活该如此。但蒋孝文呢,他一直把老爸蒋经国当成自己的人生依靠。

1989年4月份,距离蒋经国过世已经过去了一年零三个月,蒋孝文因为得了咽喉癌,在台北没了,那时候他54岁。

蒋孝文一走,蒋家王朝的最后一丝辉煌也没了,彻彻底底成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段往事。

0 阅读:2

博览名车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