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还是鼓起勇气,去电影院看了国庆档最高分的《志愿军:存亡之战》。
就这,还是在退了一次票之后又去“一探究竟”的决定。
可能是陈凯歌团队看了上一部的反馈,这次非常认真地选取了特定历史事件、删除过于冗长的文戏,算是对往日骂名进行了认真回应。
毕竟,这一部也算是《志愿军》系列的“存亡之战”了——再拍不好“重大历史题材”就很难拿到政策与审核福利了。
这一次《志愿军》聚焦铁原阻击战,为了保护铁原这一重要战备根据地,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3军进驻战场,正面对抗“联合国军”4个师。
刚刚结束一个月作战的部队只剩下不到2.5万战士,而在他们面前的却是5万美军以及精良的现代战争装备,战斗难度可想而知。
为了完成任务,63军189师的战士化整为零,把自己变成一根钉子,牢牢钉在阵地上。
炮火连天中,1营教导员李想和父亲李默尹、妹妹李晓在战场上团聚,各司其职的他们也反复在小家与大国之间颠沛流离。
而这一场誓要将“联合国军”送上谈判桌的硬仗里,也同样装载着无数家庭的分分合合……
作为一部群像戏,《志愿军:存亡之战》确实有一些明显的优点,比如至少它围绕李想一家人认真铺陈了三条叙事线,在军备专家、受伤战士与军事世家的命运纠葛之上,还由点及面地呈现了许多背井离乡、妻离子散的士兵们。
为了第二部作为单独篇章的流畅性,陈凯歌还把铁原比作“当阳桥”,用家喻户晓的知名战役点明此次“拼命”的重要性。
在此基础上,片中大多数对“拼命”的描述也都显得比较“拼命”。
比如为了挡住敌人的狙击,战士用身体扛门板,来保证门内的战友能够顺利打开大坝水阀。
比如为了让不够精准的武器发挥最大效能,就用必死的预期抱着武器靠近再靠近。
相较于前面那种一般战争片里会用到的桥段,后续这个与专家反馈武器使用问题的设置显然精妙不少。
只可惜,像这样令人印象深刻的“新段落”数量有限,《志愿军:存亡之战》更多还是停留在近战肉搏与大规模炮轰的频繁交错中。
虽然保证了动作戏的比例,却很快就会在镜头晃动与同类剧情堆叠时令观众产生审美疲劳。
而且,在一次次消耗人命的过程中,剧情设计上并没有给观众一个很好的情绪出口。
从设定来看,李默尹、李想与李晓这一家三口就是提供情绪落点的关键,可不知何处而转折的兄妹情、过于样板戏的亲缘设定以及时刻都在等待的“死亡时刻”,俨然成了整部电影里最大的套路。
客观来讲,《志愿军》中最符合史实的就是群像描摹中流淌出来的信念感。
当下浮躁的社会里,重赏之下都未必有勇夫,可镜头里每每振臂高呼就能号召无数战士抛头颅洒热血,这显然是只有那时那地才涌动的热血与勇气。
稍显讽刺的是,这样一部根正苗红的作品里,导演还是在夹带私货,陈飞宇的角色上次没死也就算了,这次竟然超神地躲过所有枪林弹雨,甚至还被老爹安排了张宥浩作为情感搭子。
虽说炒作上有所收敛,但反复为一个演技一般的新生代开外挂,也许还是亵渎了真实历史背景下本该被歌颂的精神与力量吧。
而且上周预告得热热闹闹的国庆档,这几天该撤档的撤档,该塌方的塌方,几乎就没什么特别能打的片子。
即便是传说中的“国庆档”最佳,也只敢抱着必死的决心奔赴战场,不免让人对整个档期都无法再有所期待了。
不吹不黑,追个热点,说个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