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道家创始人老子的故里,历史上多位皇帝曾来此祭祀游览

时光旧影的追梦集 2025-03-31 10:07:32

【朝圣者的脚步】"师父,您说这个小县城真的是道家创始人老子的故里?"年轻的学徒小陈一边驾驶着车辆,一边向副驾驶座上的老道士发问。"确实如此。这个名叫鹿邑的小城,虽然不起眼,却是道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老道士捋着胡须,目光投向远方,"要不是因为老子,恐怕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地方。""那我们这趟来值得吗?"

老道士笑而不语,只是示意小陈继续往前开。车子驶入鹿邑县境内,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典型的豫东平原景象。这个位于河南省东部、与安徽接壤的小城,面积1238平方公里,人口120余万,在历史长河中默默守护着一个伟大思想家的足迹。"先去太清宫吧。"老道士指着东边说道。"太清宫是什么地方?"

"那是老子的诞生地,位于县城东面约5公里处。你可知道,早在东汉时期,也就是公元165年,这里就建起了老子庙。"老道士的语气中带着一丝骄傲,"到了唐朝,它更是成为皇室家庙。"车子停在太清宫前,两人下车后,老道士继续讲述:"唐高宗在公元666年来此,将老子封为太上玄元皇帝。而唐玄宗也曾亲临此地,并在宫中立碑。宋真宗更是率领群臣于1014年来此朝拜,册封老子为太上老君。"

"为什么唐朝皇帝对这里如此重视?""因为唐朝皇室自称是老子的后裔,将老子奉为圣祖。可惜啊,"老道士叹了口气,"太清宫几经劫难。唐末黄巢起义时毁于兵火,靖康之乱时又遭破坏,元末更遭水灾。直到清康熙年间才重建,但规模已大不如前了。"走进太清宫,老道士指着眼前的建筑说:"现在我们能看到的主要是太极殿,还有那些铁柱和三株古柏。最珍贵的是那九件碑刻,尤其是宋真宗重修时立的'大宋重修太清宫之碑'、'先天太后之赞碑'和'会真桥记',都保存完好。2001年,这里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离开太清宫,两人驱车前往县城。"师父,我们现在去哪里?""明道宫。那是老子讲授道学的地方。"老道士说,"它始建于唐代开元年间,也就是公元743年。

宋真宗1014年来此朝拜时,就住在明道宫,还亲笔题写了'明道宫'三字。""现在的明道宫是原来的吗?""不是。原来的明道宫在战火中损毁了。现在看到的是2004年根据清朝光绪年间县志的记载重建的。殿内的匾额都是按照历史档案复制的。"

进入明道宫,老道士带着小陈来到老君台前。"这座台子有什么特别之处吗?""传说老子就是在这里修道成仙的。你看这台阶,一共三十三级,这是为了呼应'老子升33层青天'的典故。唐高宗、唐玄宗、武则天、宋真宗、宋徽宗等帝王都曾来此祭祀。"

"师父,听说这里还有一个关于抗战时期的传说?""不是传说,是真实发生的事。1938年,日军进攻鹿邑时,向老君台发射了13发炮弹,却没有一颗爆炸。把日军吓得不轻,再也不敢开炮了。现在还能看到4发哑弹,就放在这里,见证着那段历史。"夕阳西下,两人站在老君台上眺望远方。

"师父,今天这一趟让我对老子有了更深的了解。""是啊,鹿邑县把太清宫、明道宫和其他景点都规划成了老子故里旅游区。虽然很多建筑都是后人重建的,但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润着道家文化的精髓。"老道士深深地说,"有时候,一个地方的意义不在于它多么富丽堂皇,而在于它承载了怎样的精神与记忆。"【结语】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两千多年过去了,老子的思想依然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在鹿邑这个小城里,我们不仅能寻访到圣人的足迹,更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绵延不绝的生命力。或许,这就是这片土地最珍贵的馈赠。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