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的高论实际上既违背了法律原则也是在兜售民粹

大成说说 2024-03-25 09:10:54

最早知道李玫瑾教授的名字是在十三年以前,那一年在十三朝古都西安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药八刀”案。时年21岁的陕西音乐学院学生药某驾车时不慎将一农妇撞伤,因担心农妇索要巨额赔偿,药某用刀连捅八刀将农妇杀死,故此案被被称为“药八刀”案。时任公安大学教授佩戴三级警督警衔的李玫瑾教授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说道,药某捅八刀是一种无意识、机械性的反应。说道这里李玫瑾教授便比划出按压钢琴键盘的动作说,药某是学钢琴的,他捅人八刀就是长期练习弹钢琴的机械反应……

李玫瑾教授的这一惊世骇俗的观点一出,立刻引起了广泛的质疑,有人认为李玫瑾教授在为药某脱罪。不过客观的说,没有证据表明李玫瑾教授为药某脱罪,但是李玫瑾教授的弹钢琴的习惯与连续捅人八刀之间缺乏必要的内在联系,现实中无法举出钢琴家习惯于连续捅刀杀人的实例加以佐证。如果李玫瑾教授的这个逻辑成立的话,钢炼工人一定喜欢用火烧死人、厨师一定用挥舞炒勺的方式杀人、保洁工用抡扫帚的方式杀人……

不久前,在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发生了一起一名13岁的初中生王子耀被其三名同学以残忍的手段杀害的案件。3月10日下午1点,王子耀被三名同学从家中约出,当天晚上王子耀的家人与之失联。王子耀的家人在多方寻找未果之后报案,警方经过缜密侦查发现是约王子耀外出的三名不满14周岁的同学将其杀害并掩埋尸体。

这一案件消息见诸媒体后,立刻引激起了公众的强烈愤慨,公众不仅惊叹现在的犯罪年龄变得如此之低,更难以想象三名未满14周岁的初中生竟然用如此残忍的手段非法剥夺他人生命,进而公众希望司法机关追究三名犯罪嫌疑人的责任。

如果此案发生在2021年3月1日之前的话,这三名犯罪嫌疑人将不承担任何刑事责任。万幸的是,2021年3月1日《刑法》第十一次修正案生效,对于涉及故意杀人和故意伤害的两个罪名的将刑事责任年龄从14周岁降至12周岁,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依照此规定,作为法律人本人预计,当地司法机关一定会层报最高检请求批准追究这三人刑事责任。

在网络上回荡着要求判处三名犯罪嫌疑人死刑和追究犯罪嫌疑人家长刑事责任的声音的条件下,李玫瑾教授也发声了。3月15日李玫瑾教授在其头条账号中发了一篇短文,李玫瑾教授建议以同罪刑期重罚这三人的父母。

与十三年前关于“药八刀”案发表言论被公众喷得体无完肤形成向明对照的是,这次李玫瑾教授的言论受到了公众的广泛赞扬,一篇不足千字的短文展现量达到了3100多万次,收到评论万余条、点赞4.2万次。

如果李玫瑾教授只是一名普通的心理学家的话,这篇短文所表达的观点无可厚非,但是李玫瑾教授不是一名普通的心理学家而是一名犯罪心理学家,是公安大学退休的犯罪心理学教授,在职时被授予了二级警监的警衔。故此,李玫瑾教授还应精通刑事法律。但遗憾的是,作为一名犯罪心理学家和退休的高级警官,她的这个观点严重违反了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

首先,李玫瑾教授违反了罪刑法定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是,一个人是否成立犯罪以及应受到什么样的惩罚均由刑法加以规定。对于刑法分则没有规定为犯罪的行为,不得定罪处罚。概括起来说,就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按照这一原则,在本案中如果三名犯罪嫌疑人的父母如果没有教唆和帮助行为的话,就无法以同罪的罪名追究三名犯罪嫌疑人父母的刑事责任,在现行法律框架下,三名犯罪嫌疑人的父母只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其次,一人做事的一人当,拒绝连坐是现代法治的基本原则。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早在1905年就被清王朝废止的连坐制度又被李玫瑾教授拾起,欲在刑法规定之外追究三名犯罪嫌疑人父母的刑事责任。李玫瑾教授的意识中不仅没有罪刑法定的原则也不懂得什么是刑法的谦抑性。

胡锡进先生也好、任泽平先生也好一直以来站在精英层的视角痛批底层人士的民粹倾向,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作为学者和高级警官的李玫瑾教授竟然玩起了民粹,其表现得既不严谨也有失专业水准。

0 阅读:0

大成说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