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是太振奋人心了,关于我国南北两款六代机,尤其是南方研究所的六代机到底是战斗机还是歼轰机的争论可以画上句号了。
据环球网转引港媒报道,3月5日,中国空军原副司令员王伟中将在北京接受了香港记者的采访,首次回应了国产“六代机”首飞的消息。

香港记者在会议间隙抓住机会采访了王伟中将,开门见山地提到国产六代机首飞的消息,并表示这是一个非常振奋人心的消息。
听到这话,王伟中将笑得合不拢嘴,看得出来他心情很好,还问了一句:“你们(香港民众)都看了?”
随后记者问他,国产六代机首飞是不是意味着中国的战斗机已经超越了西方?对此王伟中将显得很谦虚,笑着回答:“这个不能这么说。”

虽然采访时间很短,但透露的信息却不少,值得让人深思,我们的六代机到底发展到了什么地步?
要知道现代战斗机的性能早就不只是看速度、机动性和挂多少武器了。
随着航空技术越来越先进,电子设备、传感器和智能系统的集成度越来越高,发电能力已经成了影响战斗机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美国的F-35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在实际使用中,F-35暴露了一个很明显的问题,那就是发电能力不够。
虽然它用的普惠F135发动机性能很强,但电力输出跟不上机载系统越来越高的需求。
为了让飞机正常运作,美国不得不通过牺牲发动机寿命来维持整体的稳定,现在美国正在计划研发F-135发动机的改进版核心机,但交付时间已经推迟到了2029年。
前段时间,《舰载武器》杂志对成飞的六代机通过现有的消息进行了分析,涵盖了最大航程、载弹量和其他性能参数。

杂志就在其中指出,歼36应该是配备了三台涡扇10C航空发动机,如果每台发动机的推力是13.8吨,那么三台的总推力超过41吨。
这意味着这款飞机的加速和机动性都非常出色。
同时三台发动机也解决了六代机对电力的需求,因为六代机有几个重要指标,比如强大的战场感知能力、人工智能和电子对抗能力,三台发动机同时工作很好地解决了“耗电问题”。

歼36的载弹量也很惊人,它有三个内置弹仓,如果全部挂载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主弹仓能装8枚,两个副弹仓能装4枚,总共可以携带12枚霹雳15。
在超视距作战中,一架六代机就能“轻松应对”十多架F35或F22,至于六代机是不是有这么强,看看我们老对手美国的反应就知道了。
3月4日,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举行了一场“空军和太空部队协会活动”。

在活动中,美国空战司令部的负责人肯尼斯·威尔斯巴赫公开谈到了中国去年年底首飞的两款六代机。
他非常直白地表示:“我们认为,这些第六代飞机是为了夺取空中优势,而美国现在还没想好该怎么应对。”
其实这场争论一开始就是美国那边挑起来的,他们想用“歼轰机”的定义来弱化我国南北两款六代机的威慑力。

可现在,经过深入研究后,他们终于不再嘴硬了,毕竟如果再不正视这两款六代机的强大战斗力,他们只会被甩得更远。
以前我们是有目标地追赶别人,现在反而成了别人追赶的目标,美国的第六代有人战斗机NGAD项目目前还在停滞状态。
因为新任空军部长还没参加参议院的听证会,所以大家对他对NGAD的看法还不清楚。

虽然美国空军确实想继续推进NGAD计划,但面临两个主要问题。
首先是成本问题,连设计方案都没确定,预计单架飞机的成本就可能高达3亿美元,甚至更高。
前美国空军部长肯德尔在2025年1月时表示,仅研发飞机就至少需要200亿美元,一旦开始生产,单架飞机的研发成本可能会达到数千万美元。

其次在2024年,美国空军在开发过程中考虑了几种替代方案,主要是为了降低成本,但效果不太理想,最终导致计划暂停,是否继续就留给特朗普政府来决定。
现在美国的军费比较紧张,特朗普已经开始压缩军费,是否愿意在NGAD计划上无限制地花钱成了一个大问题。
目前的消息显示,NGAD计划并不是五角大楼优先考虑的项目,似乎成了最不受重视的项目,而美国海军的第六代战机项目F/A-XX情况要好一些。

不过F/A-XX的进展也只是刚开始,可能舰载版的歼-50都已经上舰了,而F/A-XX连原型机都还没开发出来。
美国空军到底打算怎么解决空中优势的问题呢?在会议上,他们给出的策略有点模糊,就是要从过去以战机为中心,转向以系统为中心的新型空军。
简单来说,就是他们意识到,单靠飞机本身和中国的六代机对抗是不够的,未来必须通过整合各种系统来应对中国空军的空中优势。

这包括有人战斗机、防空系统、B-21轰炸机、空天电子压制、人工智能无人战机等等,都是这个系统的一部分。
对此美国似乎打算另辟蹊径,根据《战区》的最新消息,美国太空军正在考虑重新启用一个废弃的火箭发射场,用来测试未来火箭货物运输的技术。
不过直白点说,这其实是美国空军对我们逐渐拥有的空中优势所采取的一种防守和示弱的态度,归根结底,他们还是没想清楚到底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