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养心殿为何常年潮湿?专家撬开地砖,发现其中奥秘

一木说史 2022-06-23 15:07:30

别现三官祀,閟堂一律修。五朝藏册宝,名实正相投--乾隆

故宫,又叫做紫禁城,是明清时期皇帝办公和居住的地方,集结了皇室庞大资源的故宫,达到了那个时期建筑的巅峰,无论是建筑科技还是精美程度,即使放到现在也属于顶级序列,因此被认定为国家保护文物。

受到历史因素影响,故宫也成为了大量宫廷剧的拍摄背景,故宫内的很多宫殿都有着超高的出镜率,尤其是其中的养心殿,更是剧中皇帝的主要居住地点,但关于养心殿,还有一个未解之谜。

养心殿的崛起

故宫虽然是从明朝开始建立,但皇帝在养心殿办公的传统还是从清朝开始的,从清朝的雍正皇室开始,养心殿才成为了清朝的办公场所,在康熙时期,皇帝的主要地点还是在太和殿,为何雍正会选择养心殿作为办公场所呢。

和现代上班不同,皇帝每天的办公时间是非常久的,每天要在办公地点呆很长的时间,所以办公地点的整体环境必须十分舒适才可以,但从养心殿的规模来说,养心殿更像是一个卧室,而不像是一个办公场所,那么为何雍正会将办公场所选在养心殿呢?

按照雍正自己的说法,本来他应该到太和殿去办公的,可是每次到太和殿办公都会想起自己去世的父亲康熙,所以干脆离开在太和殿来到了离太和殿不远的养心殿,这样在办公期间的休息时间还能看看太和殿,想想起自己的父亲,那么真实情况真的是这样吗。

参观过故宫的人都会发现,故宫的主要宫殿内部都非常的阴冷,即使在炎炎夏日也丝毫不会感觉到热,整体会给人一种阴森的感觉,因为这里常年照不到太阳,即使是白天,大殿内的光线也非常的微弱。

而且古代门窗使用的是纸糊的窗户,保温性非常的差,北京的冬天十分的寒冷,一旦到了冬天,这里的温度可想而知,最重要的是,长期在阴冷的环境中会让人变得十分的压抑,心情也不是很好,但在故宫的众多宫殿当中,养心殿则完全不同。

舒适的养心殿

虽然北京整体的气候十分的冰冷干燥,但养心殿却常年温润凉爽,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养心殿的环境非常的舒服,即使和现代房屋比起来也不差分毫,除此之外,养心殿还有一大优势也是雍正的选择之一。

从布局上来说,养心殿更像是一个迷你的四合院,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里无论是办公还是日常生活都非常的方便,而反观太和殿等大型宫殿,占地面积大反而十分的空旷,在那里呆起来不是很舒适,如果办公累了想躺一下,起码得步行超过200米,从日常生活方面来说,这种结构会让人非常疲惫,那么养心殿为何能够在众多宫殿中独树一帜呢。

随着清朝的结束和新中国的崛起,养心殿这个曾经皇室专用的宫殿渐渐成为了我国的文化遗产,主要作用还是当做参观景观来使用,而与此同时,几百年来饱经风霜的故宫,很多地方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尤其是养心殿。

和其他宫殿不同,养心殿内部较为潮湿,这让养心殿内部的木质结构遭到了很严重的腐蚀,所以在2016年,故宫正式宣布全面修复养心殿,并准备了多达2.2亿元的维修费用,这一次对养心殿的维修也让养心殿的秘密彻底公布了出来。

养心殿的秘密

在对养心殿进行大范围维修的时候,专家发现养心殿的底部铺满了各种由泥沙所做的管道,原来在养心殿的下面有两个管道,一个是水管,一个是烟管,这就类似于现代的空调,在夏天,水管持续有水流的通过,会让整个养心殿内的变得湿润,而且气温也会降低,夏天居住起来非常的凉爽。

而到了冬季,烟道的作用和现代暖气的作用十分的类似,可以产生地暖的效果,所以冬天的养心殿待会还会非常的暖和,时至今日,很多农村地区也依旧在使用类似烟管的冬季取暖方式,这种方式被称之为地火龙,在不考虑污染和工序的情况下,地火龙的冬季保暖效果要比现代的水暖还要强。

这项发现也可以完全解释雍正至后续的皇帝为何会喜欢在养心殿内办公,在紫禁城,皇帝冬季的保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一旦皇帝因为温度引发一系列的疾病,斩首的可不只是一个人。

在雍正以前,各个宫殿的主要取暖方式还是烧火,这种取暖方式虽然有效,但一来室内温度无法留存,二来会产生烟雾和味道,非常的不方便,而且太和殿等大型宫殿也很难直接铺设地下官道,所以当雍正去了养心殿之后,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养心殿这样的宫殿想要铺设管道,最多只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全部铺设完成,地下管道的存在,也让室内温度可以保存,因为有不间断的热量输出,不管是冬季还是夏季,养心殿都非常适合居住和办公,所以从雍正开始,养心殿就成为了皇帝的主要办公场所。

不过相比之下,北京的夏季即使有水管也很难解决,况且皇帝的凉爽解决了,其他大臣就做不到皇帝的享受程度,所以从咸丰开始,清朝皇帝的办公地点主要位于圆明园之中,八国联军侵华的消息,也是在圆明园当中被皇帝知晓的。

虽然封建社会的享受程度比不上资本主义社会,但为了享受,我国封建时期的各位皇帝也想尽了各种办法,很多看似现代科技才能实现的东西,例如地暖,在古代已经有了成熟的技术,只不过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大规模普及罢了。

作为一个马上民族,清朝本有可能站在世界之巅,向当年的蒙古一样横扫西方国家,毕竟在蒸汽机发明的初期,冷兵器依旧具备很大的优势,乾隆时期,英国的火枪也没有达到普及的程度。

但随着清朝逐渐贪图享乐,我国沦为了西方国家的鱼肉,任人宰割,如果当年的清朝没有痴迷于享受,而是大力发展军事科技和民用科技,现在又将会是另一番景象。

0 阅读: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