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色芳华》刘畅感觉屈辱的生活,竟是很多女子梦寐以求的幸福?

晚七爱说剧 2025-01-31 00:02:09

文|琬七的剧场

编辑|琬七的剧场

01

刘畅入赘宁王府的那天,穿着一身看上去不怎么华丽的衣服,拄着拐杖,每一步都像是踩在耻辱柱上。

好像他进入宁王府是受了多大的委屈一样。

不过话又说回来,刘畅确实觉得幼贞已经不是自己喜欢的样子了,所以不想再和她有什么瓜葛。

再加上他觉得自己入赘宁王府就是父母彻底放弃了他,所以此时他彻底黑化了。

但其实反过来看看:刘畅的生活真的又那么屈辱吗?

02

刘畅嫁入宁王府,其实比较难以应对的就是宁王而已。

县主很喜欢她他,而且不计较得失,只要他能够陪在县主身边,对她好就行。

而且宁王府很是有钱,平时的一些吃穿用度不需要刘畅操心,那些乱七八糟的亲戚关系也不大有,不需要他去维护。

况且县主家境可比刘畅好多了,不管是权力地位还是金钱地位,都不是刘畅家能够比拟的。

而且最难得的一点就是:刘畅还是县主的初恋,两个人芳心暗许许久,虽然县主已经嫁了人但她心里始终都有刘畅。

这样的婚姻哪里找去?若是放在女子身上真是得有几分幸运才能遇到。

和家室富足的初恋结婚,这个初恋还一往情深,

最难对付的就是有个平时都不怎么出现的公公,这简直是拿到了天选剧本。

而且宁王也不是恶劣到一定要打断刘畅的腿,本身就是因为刘畅不同意这门婚事,宁王才出此下策。

如果刘畅自始至终都是同意的,他根本就没必要受这种罪。

那么刘畅为什么会觉得屈辱呢?

03

首先古时候的嫁娶制度就是要以一方的家庭为先,因为很多男人都是不分家的,还会和父母住在一起。

而进入这家的另外一个人,就是会用余生的大部分时间为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家服务。

彼时的女子通常没有工作,她们大多要靠夫君养活,没有办法为自己的吃穿负责,自然就没办法自己说了算。

当然,如果夫君相对比较尊重自己的夫人,那么夫人才能有这种来之不易的“自由”。

而这恰巧就是刘畅最在意的。

他这一辈子最想要的就是能自己说了算,不管是婚姻还是仕途,起码能自己为自己选择一次。

进入宁王府之后,他就成了必须接受豢养的那个人,自然话语权就更少了。

本来他其实可以指望县主能给到他一些来之不易的话语权,但最麻烦的地方就在于:

县主根本就不懂他。

县主想要给他最轻松的生活方式,只要他能对自己好,什么都能给他,包括他想要的各种功名。

但这恰恰是刘畅并不需要的。

他并不想靠另一半平步青云,他想要的是能靠自己的努力真心办点靠谱的事。

当然他有没有这个本事还是要另说的。

但县主并不在意刘畅怎么想,她只想把她认为最好的给刘畅。

而这样的好就是靠周全人情世故生活,而不是靠什么真本事。

虽然刘畅多多少少都有点假清高的毛病,但他讨厌县主这一点倒也合乎情理,毕竟但凡是真的想要为国效力的,想来是看不上这样的做官方式的。

所以虽然县主的身份地位要远远高于刘畅,但本质上刘畅还是瞧不上她,瞧不上她那一套世俗的价值观。

而且县主的这一套价值观并不是自己保留,她还想将这些认知强加给刘畅,这自然得不到刘畅的尊重。

如果县主能够给他一些自由,或许刘畅也不会像这样天天和县主对着干。

04

当然,这些只是表面的原因,深层原因其实是,过去的婚嫁制度,嫁的一方多少都有点被当做物件使用的意思。

这一方很多时候就像是一个为娶方服务的人,人们衡量她大多是看她有多少用处,能为夫家做什么。

而至于她自己是谁,想要什么,最后反而成了最不重要的东西。

当一个人不被允许有自我的时候,她的精神世界只能依仗别人生存,通过别人去衡量自己的价值。

这样一来她只能被牢牢被别人掌控在手里,就像是个剪短了绳子就再也站不起来的提线木偶。

当一个人的精神世界都需要别人定义的时候,就算她过得再痛苦,都难以跳出这种隐形的牢笼。

刘畅之所以不愿意入赘,本质上是因为他明白,在县主强势的情况下,自己也会成为这样的嫁娶制度的牺牲品。

而县主虽然什么都愿意给他,但这些给予后面也是每一项都标好了价格。

拿来交换的东西,是自己想要的人生,是自由,是自己微薄的信仰,是想找回来都找不回来的自我。

这里面的每一项,都要远远重要过县主能给予的东西。

0 阅读:0

晚七爱说剧

简介:不能错过的好剧,不能错过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