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在某个疲惫的清晨,莫名感到腰酸背痛,还以为是前一晚睡姿不对?又或者在频繁跑厕所时,只抱怨自己 “水喝多了”?可别小看这些看似平常的小状况,很有可能是你的肾在偷偷搞事情!

★「肾脏君」简历大放送 ★
姓名
肾小净
年龄
与主人同岁
星座
水瓶座
(每天过滤2000ml液体)
直属
领导
副驾驶大脑皮层
工作
地点
腹腔后巷VIP工位
(附带自动消毒系统)
口头禅
“我这一天天的,好忙啊!”
超酷
头衔
人体净水厂CEO
代谢交响乐团指挥家
酸碱平衡魔法师
毒素粉碎机
从肾小净的简历中
我们不难看出他的忙碌
那么,他究竟有多忙呢?
每天过滤约180升血液
排出代谢废物
调节电解质平衡
维持血压稳定
……
这些维系人体健康的重要工作
统统都是“肾小净”的活儿!
然而
“肾小净”生病时却往往悄无声息...
数据显示
全球约10.8%的成年人患有慢性肾脏病
其中许多人首次就诊时
就已经进入了肾衰竭的阶段
只能依靠透析来维持生命…
早中期的肾脏病为啥不易被发现?
主要因为这两点
↓ ↓ ↓
肾脏病的症状不典型容易被忽视
肾脏病早期可能仅仅表现为
疲劳、食欲减退、夜尿增多、水肿等
非特异性症状
常被误认为 亚健康 或 工作压力大
肾脏病的高危人群筛查比例不足
慢性肾脏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
高血压、糖尿病、肥胖
心血管疾病、肥胖、肾脏疾病家族史
其他危险因素有:
肾结石频发、尿路阻塞、急性肾损伤
妊娠相关性肾病、早产或低体重儿等
有以上危险因素的人群
都应该进行慢性肾脏病的筛查
然而据调查研究显示
我国有大量肾脏病患者未被筛查出来!
“早检查”是打破肾脏沉默的关键!
今天是第20个“世界肾脏日”
今年的世界肾脏日主题为
“您的肾脏还好吗?早检查,保健康”
之所以强调“早检查”
正是因为早期干预
能够显著延缓肾脏疾病的进展!
肾脏病筛查的“三步曲”
尿液检查、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
第一步:尿液检查
成本最低的预警信号!
尿常规
如果尿蛋白和/或红细胞持续阳性,高度提示肾脏病,需要至肾脏专科进一步检查。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
此项尿液检查是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的“必查项”,能够筛查早期肾脏病。
第二步:血液检查
评估肾功能的核心指标!
血肌酐
反映肾功能的重要指标。当肾脏功能受损时,血液中肌酐水平升高。但血肌酐受饮食、肌肉量等因素影响,比如大量吃肉、剧烈运动后,血肌酐可能会暂时升高,所以要及时去肾脏专科进行综合判断。
胱抑素C
更敏感的肾功能评价指标,不受年龄、性别、肌肉量、饮食等因素的影响。在肾脏早期损伤时,胱抑素C的升高往往早于血肌酐等传统指标,有助于早期发现肾脏疾病。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
eGFR低于60 mL/min/1.73㎡持续3个月,即可诊断为慢性肾脏病,eGFR与年龄、性别、血肌酐、种族密切相关,临床上根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来确定慢性肾脏病的分期。
第三步:影像学检查
评估肾脏的形态和功能!
泌尿系彩超和CT检查均可观察肾脏结构和形态异常(如大小、囊肿、结石、发育异常等),同时可以评估泌尿系统有无梗阻性疾病存在。
请听咱一劝!
建议40岁以上的朋友每年进行一次尿常规+血肌酐检查,有肾脏病危险因素的朋友每3-6个月筛查一次哦~
在生活细节中筑牢“护肾防线”
控“两高”、调饮食、改习惯、重养生
控好“两高”
将血压维持在140/90 mmHg以下(糖尿病患者需在130/80mmHg以下,部分肾脏病患者需要维持在125/75 mmHg以下)。
糖尿病患者需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维持在7%以下)。
调整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
低盐、优质蛋白饮食,多喝水、勤排尿,有时饮食控制可以达到药物治疗的效果。
每日每人食盐摄入量小于5克,同时减少摄入加工类食品,如腊肉、火腿等,减少需要大量食品添加剂的零食摄入。
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按照体重0.8-1.0克/公斤/天计算,优先选择瘦肉、牛奶、鸡蛋等优质蛋白,慢性肾脏病的患者需要根据肾脏情况调整蛋白质摄入。
每日每人液体摄入量1500-2000毫升,其中包括稀粥、面条、牛奶等食物中的水分,避免憋尿。
改变生活中的不良生活习惯
谨慎用药
长期服用止痛药(如布洛芬)、某些抗生素或中药(含马兜铃酸成分)可能导致肾脏损伤。
老年患者长期口服药物种类超过5种时应注意多重药物对肾脏的影响。
服用保健品前一定要了解药品成分。
戒烟限酒
吸烟会加速肾动脉硬化,酒精会增加高血压的风险,均对肾脏有损伤!
警惕“肥胖相关性肾病”
体重指数(BMI)超过28的人群,需要通过减重来改善代谢,减少对肾脏的损失。
肾脏养生有妙招
↓ ↓ ↓
饮食保肾
日常生活能够补肾的食物很多,比如,核桃、韭菜、羊腰等。
还有许多黑色的食物,如黑芝麻、黑木耳、黑米、黑豆等。按五行学说,黑色入肾,也都有补益肾精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黑色食物抗氧化成分高,可以增强体质、延缓衰老。
泡茶补肾
80℃热水冲泡,早晚各一大杯,效果非常给力~
若您怕冷,尤其是腰部以下,暖不热、发凉,则需补肾阳。可尝试此方:仙茅10g、淫羊藿15g、肉苁蓉5g、锁阳5g。
若您晚上容易失眠多梦、盗汗,则需滋肾阴。可尝试此方:熟地黄15g、枸杞子10g、天冬5g、麦冬5g。
足部保暖
由于肾经起于足底,所以足底寒气侵袭容易伤肾。想要强肾,需注意做好足部保暖措施,比如不要赤脚行走,也不要用空调、电扇等对着足部吹。建议每晚用热水泡脚哦~
睡眠养肾
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气血的生化、肾精的保养。
穴位保健
腰眼

腰眼位于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3.5寸的凹陷处。中医认为,腰眼居“带脉”之中,是肾脏所在部位。常用掌搓热或敲打腰眼及周围,可疏通带脉、强壮腰肾,防治腰部疾患。
肾经经脉第一穴:涌泉穴
简单定位法:

保健方法:
① 日常按摩:
每晚睡前用拇指指腹点按涌泉穴,每次3 - 5分钟,以穴位处有酸胀感为宜。长期坚持,可滋阴补肾,改善身体的亚健康状态。
② 艾灸保健:
艾灸涌泉穴具有温通经络、培元固本的作用。每周艾灸1 - 2次,每次10 - 15分钟,可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延缓衰老,是冬季养生的绝佳选择。
肾经的原穴:太溪穴
原穴能够激发肾经经气,具有补益肾气,强腰壮骨,纳气平喘,清热养阴的作用~
简单定位法:

按摩保健方法:
按摩太溪穴可用指腹按压两侧太溪穴,每次3-5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肾脏不会“喊痛”
但我们可以主动倾听它的需求
一次简单的尿液检查
一份健康的食谱
一份对慢性病的重视
就能为肾脏赢得生机
正如医学界那句名言
“最好的治疗是预防,最好的预防是行动”
从今天起
关注肾脏健康
让生命的“净化工厂”永葆活力!
(作者:北京老年医院肾内科刘翠萍;中医科孟一;康复医学科邢方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