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书坛双璧之一的鲜于枢,以《杜工部行次昭陵诗卷》展现其独特的"书剑合璧"艺术观。这幅纵26.7厘米、横431厘米的墨色长卷,将杜甫沉郁顿挫的史诗气魄,转化为墨浪翻涌的视觉交响。
卷中行草如狂狷剑客舞动青锋,中锋运笔时似铁线银钩,侧锋横扫处若断崖裂石。章法布局暗藏兵法玄机:前半段以峻峭方笔写"玉衣晨自举"之肃穆,墨色浓重如夜雾压城;至"松柏瞻虚殿"处忽转圆融,枯润相生的飞白如松风穿林。最令人惊叹的是"寂寥开国日"数字,笔势如惊蛇入草,以墨色浓淡构筑起时空的纵深,令观者恍见盛唐余晖在纸面明灭。
鲜于枢在此卷中突破赵孟頫的典雅范式,以剑意入书,用疾涩交错的节奏呼应杜甫诗中"再窥松柏路"的苍凉回响。明代解缙评其"如公孙大娘舞剑器",正应此卷中忽而雷霆万钧、忽而游丝袅空的戏剧张力。这种将诗情转化为笔势的创作,实为书法史上一次"诗书画三位一体"的先锋实验,让千年后的我们仍能触摸到那份穿越时空的悲怆与壮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