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实地探访事故路段后,发现了一个细节。施工方早早设置了限速标志,道路警示清晰可见,但涉事驾驶员却似乎视而不见,错过了关键的减速时机。然而,网络上,家属和网友的怒火却几乎全部倾泻向小米汽车,尤其是它的智驾系统和电池安全,仿佛这两者才是悲剧的“罪魁祸首”。

智驾被骂“虚假宣传”,但责任真的全在它吗?
小米的智能驾驶宣传确实铺天盖地,什么“高阶辅助”“精准识别”,听起来像是未来科技。但现实是,目前的智驾技术远未达到“完全自动驾驶”水平,哪怕是特斯拉的FSD,也明确要求驾驶员随时准备接管。
这次事故中,如果驾驶员过度依赖智驾,忽略了路况变化,那责任该如何划分?智驾是辅助,不是替身。就像你买了一把锋利的菜刀,切菜时割到手,怪刀太锋利?还是怪自己没拿稳?
更何况,智驾的局限性早就被反复强调——复杂路况识别不准、施工路段易出错、极端天气可能失效。如果车主完全放手让系统操作,那无异于把自己的命交给一个还在学习阶段的“实习生”。

电池安全争议:一撞就燃?还是被妖魔化了?
事故发生后,电池安全问题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小米电池一撞就热失控”的说法迅速蔓延,但电动车碰撞起火并非小米独有,特斯拉、蔚来、比亚迪都曾因类似事件上过热搜。
电池安全的核心在于结构防护和热管理,而不是“绝对不起火”。燃油车碰撞后也可能漏油燃烧,但舆论对电动车的容忍度似乎更低。如果事故撞击力度足够大,任何电池都可能受损,关键是企业是否在电池包防护、散热设计上做到了行业标准以上。

家属和网友的“甩锅心理”:悲痛需要出口
在悲剧发生后,家属的愤怒和悲痛需要一个宣泄口,而车企往往成为最显眼的靶子。指责厂商,比承认“人为疏忽”更容易被接受,尤其是在涉及赔偿问题时。
但安全驾驶的终极责任,始终在驾驶员自己。再先进的智驾,也不能替代人的判断;再坚固的电池,也扛不住极端撞击。真正的安全,来自于警惕性、遵守交规和对技术的理性认知,而不是盲目相信宣传。
技术无罪,滥用才是问题
智驾和电池技术本身并非“原罪”,问题在于人们如何使用它。如果车主把辅助驾驶当自动驾驶,如果企业过度营销导致消费者误解,那悲剧就可能重演。
技术应该让人更安全,而不是更麻痹。无论是车企还是用户,都需要更清醒地认识到:驾驶的核心,永远是人。
智驾不识字还能叫智驾吗?
L2,司机玩手机,分心驾驶,方向盘脱手,死了还带上两个,死得其所啊!
一边吹自己具有高速领航功能,一边连最基本的AEB都没反应[笑着哭]
出了事故怪施工,怪电池?唯独不怪以小米品控一贯尿性,难免会不断演绎速度与悲情。
防火,防盗,防智驾
这种常见的高速施工场景,智驾系统设计居然没有安全预案,如果是成本问题或者没有这个技术能力,那么为何不设置安全围栏?比如提前识别并且减速规避,或者在视线不好的夜晚,雨雪天气强制限速,再不行,禁止使用也行啊,既然纯视觉有先天缺陷,就应该规避风险,不要说行业就这水平,缺乏敬畏之心
该减速限速标志在2公里处就已经设置,300米处设置锥形桶,就算没有看到限速标志,300米处的锥形桶应该看出前方路况出现问题,但是一直没有人工干预,直到系统报警人工接手时以100公里每小时的时速有什么可操作空间?据后来现场事故车显示驾驶员座位半躺,加上系统提示注意力不集中,双手脱离方向盘,大致可以推断当时驾驶员的驾驶状态,深夜以100公里每小时时速狂飙,人既不观察路况也没有准备随时接管方向盘,毕竟第二天要考试需要休息,就这种状态驾驶跟醉驾有什么区别?什么产品和技术都不可能保证百分之百的安全,人的安全意识永远是第一防线,事故永远发生在人麻痹大意的时候,希望尽快公布驾驶画面和当时语音记录!
限速不减速真逗,支架就是厉害
没看见哪件事故,当事各方主动承认是自己错误的。都是想撇清自己的责任,让对方多承担责任,以减小自己的损失,谋取利益最大或损失最小。
除非车有系统性故障,最关键还是驾驶员本人,这个不需要争论!
几亿的驾驶模式,偏偏没有这一种。[得瑟]
不管什么品牌,不管什么车,智驾都难免不出事故。说到底智驾技术尚不完全成熟,国家之所以规定智驾,只能当辅助,不无道理的。此前某品牌吹L2.9级遥遥领先,防止油门当刹车,结果,试驾追尾4人受伤,高速火焖家三口,智驾冠军撞的魂飞魄散,,,被央媒怨批营销亳无底线。路况良好,车辆又少,偶尔放开手喝喝水,吃个东西尚可,全程交给智驾,趟着坐椅手机聊天,既草率也是拿自己生命开玩笑。
在这种突然出现的紧迫危险情况下设定驾驶权完全还回驾驶员,而驾驶员要在2一3秒内完成角色切换、场景判断、冷静下来、盘算正确应对措施、措施的实行。这种能力不是一般凡人所具有的!设计上必须有通用紧急措施的高权限介入,比如强制减速等。
没错,就是原罪。车辆识别到施工限速,为什么不降速。遇到障碍物不减速,算什么智能驾驶。
盲人骑瞎马[得瑟]
在施工路段,还是在改道去对向车道行驶的情况下,有本事夜间开100多的时速还启用智驾,还是最低版本的智驾,就问你服不服?
什么屁智驾?只是辅助驾驶而已。
以前政府打击医闹是很有成效的!!但现在一定要打击车闹和车闹后面的黑暗势力!某些死者家属在被操纵下妄想靠舆论发酵道德绑架与网络水军遥相呼应来耍无赖变成车闹就想敲诈车企一大笔钱。
第一次出交通事故把车企推上风口浪尖
最近这么多小编在洗!收了多少小米钱!
那杂粮吹牛逼每一辆车端到端自动驾驶。
原罪是开大米汽车
避不开了[笑着哭]就出来说不会回避[捂脸哭]这猴子耍得真六[点赞]
那么明显的限速牌,智驾为什么不能识别?
看谁搶發~防爆防火坐艙[笑着哭]
车怎么不自动减速
不是说小米的智驾和电池是原罪,而是既然你有这样的风险存在,那部分消费者就会避坑。
车门锁死自燃怎么回事[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系统才是原罪
问一句,雷军会开小米汽车吗?
将来,L3呢?
小米自研的电池
智驾还得看华为的
难道出了事不应该由汽车负责吗?
严查彻查司机责任[哭哭]
有车内视频就好
智驾吹过头,让驾驶员产生了麻痹思想,难道事故发生了就不应该负点责任吗?
小米可以做不好车,但是小米不可以去改变大众的公众认知,让公众觉得辅助驾驶等同于自动驾驶,加速能力等同车辆价值,这才是不可原谅的,因为他改变了大众错误的认知的同时,没有给出明显的安全警告,无论是加速还是辅助驾驶,都没有明显的安全警告。至少有安全隐患的香烟从不做广告,而且盒子上都会印着“吸烟有害健康”。
智驾不能降速,还能叫智驾吗?小米洗刷刷还会什么!
应该有些过错,至于原罪,那肯定是驾驶员错误使用辅助驾驶,不看路,玩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