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因为乌克兰水坝遭到破坏的事件闹得沸沸扬扬的,对于究竟是谁炸了大坝,外界各种猜测,俄乌双方都不承认是自己所为,而且态度都表示得很强硬,这就导致真正的罪犯很难查明,这与“北溪”天然气管道被破坏的事件是否相似而成为了一个谜题,然而,一位美军前高官说漏了嘴,让这个问题更加复杂。
6月6日,乌克兰赫尔松的卡霍夫卡水电站大坝发生了爆炸和坍塌,这使得人们开始回想起去年“北溪”系列天然气管道被破坏的事件。尽管这件事对俄罗斯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主要管道造成一定影响,但是还有其他管道可以继续输送天然气。然而,如果卡霍夫卡水电站大坝的破坏引发了生态或人道主义危机,那么问题就更加严重了。
在古代,水攻战术是一种常用的战术,但是这种战术需要发动者具有足够的智慧和策略。与这种战术不同的是,破坏卡霍夫卡水电站大坝的行为是毫无道理和正当性的。现在关键的问题是,需要从何处着手来解决这个问题。
以当代的国际标准而言,故意破坏生态或城市环境的行为是不推荐的,因为其后果难以预测且可能对人民造成巨大伤害。历史上,也有许多例子表明主动破坏水坝等工程的行为往往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比如五代时期和明朝靖难时期。与此相似,最近霍尔卡大坝的破坏也导致了许多城镇和村庄被淹没,超过50万人流离失所,无法获得淡水和电力,因此真凶必须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
目前,俄罗斯和乌克兰双方对于这次事件有不同的说法。然而,只要看谁受益最多就能找到真凶。破坏大坝对双方都有利,因此很难判断谁是真凶。此前有消息表明乌克兰发起了反攻,而大坝被破坏后乌克兰必须重新部署反攻计划,从而给俄罗斯军队提供了更多的时间来部署防线。
但是,另一方面,洪水泛滥迫使俄军暂时撤离了第聂伯河左岸的防御工事区,这对乌克兰而言是好消息。此外,克里米亚地区的供水将遭受严重影响,这对乌军而言是一个好消息,因为他们试图占领克里米亚地区。
因为炸毁大坝,俄乌双方都获得了某些好处,但也面临新的问题。这件事会像“北溪”事件一样无解吗?并不是,因为真凶早已心知肚明。美国前海军陆战队情报官员斯科特·里特认为,乌克兰是为了引起西方对基辅新的同情,并治愈美国及其盟友日益增长的“乌克兰疲惫”,在反攻失败的情况下炸毁大坝,以制造争议并争取美西方提供支持。美军前高官也指出此事是乌克兰所为。
此外,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的表态也表明,美国心知肚明此事并不是俄罗斯所为。尽管他称美国“不确定”俄乌谁该为大坝破坏负责,但他也意有所指地表示,乌克兰对自己的人民和领土做出此事“不合理”。这些表态说明,真相已经浮出水面。
然而,对于俄乌双方而言,这件事并不是轻松解决的。俄罗斯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和权威,必须对炸毁大坝的行为进行回应,不能容忍乌克兰的任何挑衅行为。而乌克兰则必须面对来自国际社会和俄罗斯方面的压力和指责,可能会遭受灾难性的后果。
因此,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各方保持克制和冷静,以避免升级和激化紧张局势。同时,需要通过对话和谈判,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以恢复双方之间的信任和合作。这也是推动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必要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