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拒绝与美国签署乌克兰资源协议。
据乌克兰 “真理报” 消息,英国《每日电讯报》查阅相关文件后报道,唐纳德・特朗普政府迫使乌克兰接受 “矿产资源换军事援助” 协议的条款,而这些条款通常是强加给在战争中战败的侵略国的。该协议条款远远超过了二战后对德国和日本所施加的条件。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拒绝签署该协议。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这份一周前送达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办公室的合同条款,意味着美国对乌克兰进行经济殖民,且在法律层面上无期限生效。其中规定的赔偿责任根本无法履行。”
根据文件内容,美国将获得乌克兰资源开采收益的 50%,以及未来为资源货币化 “向第三方发放的所有新许可证” 费用的 50%。此类收益将 “扣押” 给美国。
“这条条款意味着‘先付钱给我们,然后再去养活你们的孩子’。” 一位接近谈判的消息人士向《每日电讯报》表示。
该协议规定,“根据所有未来的许可证,美国将拥有优先拒绝购买用于出口矿产的权利”。华盛顿将享有主权豁免权,并几乎完全掌控乌克兰大部分的原材料经济。
泽连斯基总统本人曾在去年 9 月访问特朗普大厦期间,提出给予美国在乌克兰稀土资源上的直接权益,希望借此建立关系以保障武器的持续供应。
他或许没料到,美方给出的竟是通常强加给战败侵略国的条件。这些条件甚至比 1945 年德国和日本战败后所遭受的金融制裁还要严苛。
事实上,该协议条款比 1919 年《凡尔赛条约》对德国施加的条件还要苛刻得多。
相比之下,按照现代货币价值计算,强加给魏玛共和国的赔款约为 2690 亿美元,且随后有所削减。而对乌克兰而言,相关代价约为 5000 亿美元。(魏玛共和国,对1919 年至 1933 年的德国政府的称呼,因为通过其宪法的议会于 1919 年 2 月 6 日至 8 月 11 日在魏玛举行会议。)
此外,据一位消息人士称,“特朗普提出的协议并未向乌克兰提供任何财政援助,只是规定了可能阻碍乌克兰经济发展的限制和要求。”
乌克兰如何在慕尼黑被勒索以及与美国的交易失败的原因
乌克兰媒体报道称,当欧洲还在从震惊中刚刚缓过神来,讨论美国副总统 JD・万斯那些令人难以接受的要求时,美国人已向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发出了最后通牒。
14日(上周五)晚间,美国媒体披露了美国在慕尼黑向乌克兰提出的要求细节。
问题在于,美方要求泽连斯基立即签署一份关于地下矿产资源分配的战略文件,而该文件的草案仅在两天前,即12日(周三),才首次在基辅露面。然而,在国际关系中,如此迅速地达成一项协议是不现实的,而且鉴于我们谈论的是政府间经济协议,即便从理论上来说这也是不可能的。
不仅如此,甚至在前往德国之前,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就表示,这只是美方对该协议的一个版本,他计划在慕尼黑向美方提出反建议,而不是签署该文件。
然而,对于美国新总统的团队来说,不存在 “不可能”。乌克兰媒体记者写道,这些天来,基辅的官员们已经对此深信不疑。
14日(上周五)上午,在慕尼黑市中心 ,在作为美国副总统 J.D. 万斯临时官邸的大楼里,安排了他与泽连斯基总统及乌克兰代表团的会谈。
一切都为这次会面做好了准备。美国副总统 J.D. 万斯抵达后;乌克兰官员们开始聚集;美国安保人员甚至已经开始允许乌克兰记者入场。然而,突然,大楼里的所有人都被告知,会面被无限期推迟。乌方对推迟原因的解释,只是让大家更加困惑:泽连斯基被告知,美国 “需要时间来研究(关于共同开发地下资源的)伙伴关系备忘录最终草案”,而这份草案是乌克兰提交给美方的。
记者们试图弄清楚发生了什么,以及此次推迟是否与国务卿马尔科・鲁比奥(Marco Rubio)飞往慕尼黑途中专机出现故障有关。
就在此时,乌克兰与美国之间的关系上演了一场真正的闹剧。
美方此前宣称,期望泽连斯基在慕尼黑签署该文件,基辅方面最初将其视为一种说辞 。美方当时说:“我们希望能尽快签署。” 然而,事实证明美国人是认真的。所以在慕尼黑,他们向乌克兰提出了一个条件:如果你想与副总统万斯会面并就和平条款进行谈判,那就签署这份文件。现在就签。马上就签。
美国人向泽连斯基传达,他们并非取消会面,而是将其推迟至晚上。有消息称,美方告知这位乌克兰总统:“你们有七个小时来就任何修改内容达成一致。如果做不到,那就别想了。”
此外,据乌克兰媒体消息源称,实际上美国并不打算改变条件。其中一位消息人士表示,乌克兰为寻求妥协,向美方提交了协议的修订版后,美方却否决了所有关键修正案,实际上是给乌克兰下了最后通牒:要么签署收到的文件,要么就没得谈。
而且也不会再有与万斯的会面。因为只有在 “附带签署文件” 的前提下,会面才有可能。
鉴于特朗普已经表明他愿意在不与乌克兰协调行动的情况下与俄罗斯人谈判 , 比如他致电普京那次, 这种胁迫手段无疑与和平谈判有关。然而,这一策略并未奏效。泽连斯基拒绝以白宫坚持的形式在慕尼黑签署该文件。
在那以后,乌克兰代表团对美国人的态度感到惊讶。
美国谈判代表近乎无礼的强硬态度,像施了魔法般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建设性态度。与万斯的谈判在未签署文件的情况下进行,且没有产生负面后果。
乌克兰人由此领教了美国新政府的谈判风格。
所有受访消息源均证实,关于乌克兰与美国按 50/50 的比例分配地下资源开发利润的信息属实。
然而,乌克兰方面提及的矿产资源归全体人民所有,而美国方面则有私人投资者参与该计划,目前尚不清楚具体涉及哪些人。美国提出的方案是设立一个特定基金,政府承诺以地下资源开发权向该基金注资。然后,由该基金选定的美国生产商将进入乌克兰,开展矿产开采及后续销售活动。
与此同时,正如唐纳德·特朗普公开表示的那样,美国声称不仅可以获得稀土金属。
起初,这一细节引发了一些质疑。一方面,乌克兰的这些稀土矿产储量并非极为丰富;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储量位于被占领土。但事实证明,特朗普控制乌克兰资源的计划要广泛得多,还包括其他关键材料(如锂)以及传统资源,比如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
至于获取位于乌克兰政府无法控制地区的资源,美国方案对此并未给出太多明确说明(当然,也没有提及美国可以收复这些地区,然后以获取资源作为成功的报酬)。
乌克兰能得到什么回报?
事实证明,这是最具争议的问题。
该协议除了提及美国投资者在乌克兰的存在外,没有任何安全保障条款。这就是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最终所说的,乌克兰拒绝签署该文件的原因。
而美国人则解释称,美国对乌克兰进行大规模投资本身就是一种安全保障 , 他们表示,这将促使华盛顿帮助乌克兰进行自我防御。此外,白宫坚称,美国的介入将使乌克兰能够开发目前从技术角度无法开发的那些矿床。当然,这些考虑有一定的逻辑,但也存在很多情况(例如,生产集中在乌克兰西部,而对乌克兰武装部队的防御能力零投资),在这些情况下,实施这样一项协议并不会带来显著的安全益处。
在这种情况下,对乌克兰而言,唯一的结果就是未来许可证收入减少 50%。
协议将会发生什么变化?
所有乌克兰方面的相关人士都强调,乌克兰并未拒绝该协议,并且有兴趣继续推进此事。因为尽管存在批评意见,但吸引大量美国资本进入乌克兰这一想法确实具有积极意义,可作为一种 “额外” 的安全保障。
官方消息称,泽连斯基总统和万斯副总统已商定要完成该协议项目。
至少得将协议推进到法律层面可接受的形式,因为目前它尚不具备这一点。有合理推测认为,当前版本的文件并非由美国政府的律师起草,而是由 “私人” 拟定,这些人与起草商业文件相比,并不熟悉政府间协议的特性。
在慕尼黑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泽连斯基提到,该文件需要明确安全保障相关内容,“即便它只是一份备忘录”。
这笔交易的真实成本是多少?
乌克兰方面不清楚特朗普所说的 5000 亿或 1 万亿美元从何而来。这些评估是由美国人自己做出的,一些相关人士对其准确性深表怀疑。一位消息人士证实,美国新政府的代表曾前往基辅进行评估,并至少与一家乌克兰投资管理基金进行了磋商。然而,无论如何,这可能只是基于旧有的地质勘探数据对矿床储量的评估,而且这些数据很多还是苏联时期的,其相关性仍有待确认。
当然,可以说特朗普的评估只是他自己的事,对他来说重要的不只是实际的金钱,还有政治承诺,然后他可以将这些承诺 “兜售” 给他的选民,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强硬的 “交易达成者”,为美国带来了数千亿美元。
如今,该协议的命运充满了不确定性。
乌克兰坚称将继续致力于达成协议,但形式要能接受,并且要有安全保障,这一切都需通过正常谈判来实现。但美国是否还会继续关注这个问题,就不一定了。
15日(周六),美国新闻机构发布了非官方消息,称 “泽连斯基拒绝了这项共识”,这让部分乌克兰代表团成员感到惊讶甚至震惊(乌克兰团队认为这只是要完善文件,并非 “拒绝”)。而在16日(周日),华盛顿发表了一份官方评论,批评泽连斯基的 “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