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似乎总是做出许多令人费解的糟糕决定?
从诸多数据来看,在借贷、吸烟、运动以及饮食健康等方面,穷人的行为表现的确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
在借贷领域,穷人可能更倾向于高利息的短期借贷,从而陷入债务的恶性循环;在生活习惯上,穷人的吸烟比例相对较高,而参与运动的频率较低,饮食结构也往往缺乏足够的营养均衡。
过去,有一种较为标准的解释,以玛格丽特・撒切尔所代表的观点为典型,认为穷人之所以穷困潦倒,根源在于他们自身的性格缺陷、缺乏个性与自律等。这种观点将贫穷完全归咎于个人的内在特质,显得直接而残酷。
在当时的社会语境下,这种看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策的制定和社会对穷人的态度。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观念的进步,这种直白且片面的观点逐渐失去了市场。
但不可否认的是,认为穷人本身存在问题的潜在想法依旧根深蒂固。
一部分人秉持着让穷人自己为错误决定负责的态度,另一部分人虽主张帮助穷人做出更好的决定,但其潜在假设仍然是穷人自身存在不足。
在印度,蔗农在收获后能够获得其年收入的百分之六十,这使得他们在收获前后的经济状况有着显著的贫富差异。
研究人员让蔗农在收获前后分别进行智商测试,结果发现:农民在收获前的测试得分远远低于收获后,生活贫困所带来的影响相当于智商降低了14分。这一发现打破了以往人们对穷人认知能力的固有认知。
几个月后,该研究的作者之一、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沙菲尔来到了这位研究者居住的荷兰。两人会面后,深入探讨了沙菲尔教授关于贫困的“稀缺心态”理论。该理论指出,当人们意识到某样东西稀缺时,无论是时间、金钱还是食物,其行为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穷人就如同同时运行太多沉重程序的电脑,他们并非因为天生愚笨才做出愚蠢的决定,而是所处的生活环境使得他们的决策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在资源极度匮乏的情况下,人们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在如何获取这些稀缺资源上,从而无暇顾及其他更为长远和重要的决策。
这一理论也很好地解释了许多贫困项目为何难以取得预期效果。
以教育投资为例,对211项资金管理培训有效性研究的分析显示,这些培训几乎没有产生实质性的效果。这并非是穷人缺乏学习能力,而是在现有的贫困环境下,仅仅提供培训远远不足以改变他们的处境。这就好比只教给一个人游泳的技巧,却将他直接扔进暴风雨肆虐的大海,他依然难以摆脱困境。
事实上,贫困心理学相关的研究早已存在,只是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如今,最大的问题不再是对现象的认知,而是如何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
现代经济学家提出了一些看似可行的解决办法,例如帮助穷人完成繁琐的文书工作,通过发短信提醒他们按时结账等。这些措施仅仅是在治疗贫穷所带来的表面症状,并未触及贫穷的根本原因。
既然如此,为何不尝试改变穷人生活的环境呢?就如同给运行缓慢的电脑安装额外的内存,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沙菲尔教授对改变穷人生活环境的想法表示认可,但也指出,在阿姆斯特丹盛行的左翼政治理念在美国并不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某些政策的推行。
在此背景下,研究者提到了基本收入保障这一极具创新性的想法。基本收入保障是指每月为人们提供足以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包括食品、住房、教育等)的补助金,而且这种补助金是完全无条件的,它是一种公民应享有的权利,而非他人给予的恩惠,不会让领取者产生耻辱感。
1974年,加拿大的Dauphin小镇开始实行基本收入保障。在实验期间,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细致的研究。尽管后来新政府上台停止了该实验,并且实验结果未得到及时分析,但多年后,加拿大教授Evelyn Forget发现了实验记录并进行了深入分析。
数据显示,每次实验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Dauphin小镇,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变得更加富有、健康和聪明。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显著提高,住院率、家庭暴力事件以及精神健康投诉都大幅减少。
唯一的变化是新妈妈和学生的工作时间稍有减少,但这与整体所取得的积极成果相比,显得微不足道。在全球其他地方进行的类似实验也都呈现出相似的良好结果。
基于这些成功的案例,研究者认为富人不应再自认为最了解穷人的需求,不应再仅仅做一些送鞋子和泰迪熊之类的表面功夫。而应该摆脱庞大的家长式官僚产业,直接将工资交给穷人。
因为只有钱才能让人们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去购买所需物品,而不是按照专家的主观臆断来决定穷人的生活。基本收入对人们来说,就像风险投资一样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能够帮助他们改善生活。
而且,贫穷所带来的成本是巨大的,例如美国儿童贫困每年在医疗保健、辍学率、犯罪率等方面所造成的代价估计高达五千亿美元。
至于基本收入保障的资金来源,经济学家提出可以用负所得税来资助。据估算,其净成本为一千七百五十亿美元,这仅仅是美国军费开支的四分之一,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一。这笔资金却能让所有贫困的美国人越过贫困线,彻底消除贫困。
基本收入保障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政策,它更是对工作本质的一次深刻反思。在当今社会,许多人都觉得自己的工作缺乏意义,事实上,很多工作可能确实并非社会所必需。基本收入保障的实施,不仅能够解放穷人,让他们摆脱贫困的束缚,追求更有意义的生活,也能够让其他人从传统的工作观念中解放出来。
在未来,工作的价值将由其传播的快乐和赋予的意义来决定,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过上美好的生活,消除贫困是每个人应享有的权利。我们需要彻底改变现有的世界观,因为贫穷的本质是缺乏现金,而绝非品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