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应该是我最后一次离职了“,收到离职证明的一刻,这样的念头一直在我脑海盘旋。
毕业后我待过上市公司、私企、国企、央企,已经过了寄希望「换一份工作就能解决问题」的阶段,所以这次离开,就不仅是离开这份工作,这个社会身份,而是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离开职场了。 除了失去一份不错的收入,更难接受的是自己前二十多年的积累好像失去了落脚点,上名校、进大厂、升title…一切都在我决定离开职场时归零了。
想通了一些事后,我逐渐接受了自己“不再适合留在职场”的想法。
🟤 再继续上班也没有盼头了
求学的路上一路从小学读到硕士,毕业时又怀着大有作为的满腔热血投身职场,随时on call、主动加班、追求KPI的A+…在职场还没这么卷的时候,我就心甘情愿卷起自己了。一定程度上也有收获,升职、加薪、带团队,每次跳槽都能顺利找到接住我的机会。 悲哀的是,经历了那么多家公司,熟练了游戏规则后,却发现这根本不是我想玩的游戏。前面的路一眼可以望到头,肉眼可见我+1 +2 leader的生活状态都不是我向往的,我对这个游戏本身没有继续玩下去的动力了。 既然不想往上卷,是不是可以一直躺平拿月薪呢?
🟤「躺平」并不是我的温床
虽然我一直把“大不了就自己干”挂嘴边,但骨子里还是做一件事就把事情做到极致的人。我最喜欢的状态是100%投入自己认可的事,时不时有点正反馈就很开心了,所以因不认可工作而“被迫躺平”其实是违背我天性的。虽然和工作较劲相比更轻松一些,但整个人还是呈现一种扭曲内耗的姿态。 这点在我开始研究一人公司以后更明显了,每天思考指数+100,学习指数100+,操心指数100+,但快乐指数+1000。混日子并不能让我快乐,只能让我短暂地麻痹自己,延后痛苦的知觉。
🟤 我或许更渴望的是「无上限的自我创造」
职场给我们的选择有时候并不多,道路的狭窄和内卷的压迫让我一度以为自己的能力也就这样了。可是回想当初在学习上,在那些擅长且专注的内容里我从来没有感受到吃力,我喜欢创新,喜欢钻研感兴趣的事物,事实证明喜欢是可以拿到结果的。可职场里,不能谈喜欢,你的价值是leader希望你发挥的价值,而不是你希望自己拥有的价值,这二者的不对等是我认定自己不适合留在职场的终极原因。
虽然自由职业面临的挑战可太多了,但未知的颠簸好过确定的庸碌。
可以停一停,歇一歇,也可以慢一些,想清楚自己想要的再出发,要去舞台上闪光,而不是在沙滩里的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