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都亡了,陕甘总督还在率清军攻城,差点为溥仪打下一片江山

小何小看历史 2024-12-30 11:36:40

世人皆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可谁又能想到,就在溥仪退位、清朝气数已尽之时,西北一隅却还在上演着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戏!一位蒙古旗人出身的陕甘总督,不顾朝廷已经投降的事实,带着十万铁骑在西北大地上征战,一度占领了陕西、甘肃、河南等地多座城池。他究竟是何许人也?

蒙古镶黄旗走出的忠臣

道光三十年的秋天,在北京城东的一处蒙古镶黄旗驻地,多罗特·升允出生了。他的父亲是一名普通的满洲八旗武职官员,靠着每月的旗饷养家糊口。

升允自小生活在八旗子弟聚集的旗营里,耳濡目染的都是满语和蒙语。但在那个时代,要想出人头地,必须精通汉语。升允的父亲深知这一点,便用积攒的俸禄为儿子请了一位汉族老师。

光绪八年春天,二十多岁的升允参加乡试,一举中举。这在当时的旗人中并不多见,因为大多数旗人都以骑射为业,很少专注于科举考试。升允的这份成绩让他在旗营里一时成了名人,连总督衙门都派人来道贺。

升允初入仕途是在甘肃布政使衙门当了一名笔帖式,专门负责文书工作。在那里,他结识了一位对他影响至深的上司——陕甘总督左宗棠。

当时左宗棠正在筹划收复新疆,需要大量熟悉蒙古语言和风俗的人才。升允因精通满、蒙、汉三种语言,被左宗棠选中担任军需官。在这个位置上,升允负责联络蒙古商队,为大军筹措粮草。

收复新疆的战事中,升允表现出色。他不仅安排粮草运输有方,还经常深入敌境搜集情报。一次,他女扮男装混入叛军阵营,获取了重要军情,为收复库尔勒立下大功。

光绪十五年,升允被调任甘肃布政使,这让他有了施展抱负的机会。他在任上大力整顿吏治,严惩贪官,并创立义学,资助贫困学子。当地百姓称他为"清官"。

宣统元年,西北地区爆发回民起义。朝廷任命升允为钦差大臣,前往平叛。升允带着三千人马,连夜奔赴事发地。他没有立即动武,而是先派人了解起义原因,发现是当地官员横征暴敛所致。

随后,升允一面惩处贪官,一面安抚百姓。他用蒙古语和当地回民对话,承诺解决他们的困境。三个月后,起义平息,朝廷赏赐他黄马褂和孔雀翎。

宣统三年,升允被任命为陕甘总督。走马上任第一天,他就召集各部官员,要求他们立下军令状,保证为民办实事。他在两省推行新政,兴办实业,整顿吏治,使得陕甘两省局势稳定。

辛亥革命爆发前夕,升允组建了一支精锐部队。这支部队由蒙古骑兵和汉族步兵组成,平日里操练严格,纪律严明。当时的人都说,陕甘总督衙门的兵,能骑善战,是难得的劲旅。

这支部队后来成为了升允在辛亥革命中的主力,为他在西北地区的征战打下了坚实基础。

陕甘铁军的崛起

世人常说"兵怕一处练,将怕一处防",可升允的陕甘铁军却打破了这个常规。在他担任陕甘总督期间,创立了一套独特的训练体系,这支军队因此声名远播。

每到清晨,陕甘总督衙门外的校场上就会响起整齐的号角声。蒙古骑兵们骑着战马,绕着校场疾驰;汉族步兵则在教官的呼号声中练习刺杀。这支军队最特别的地方在于,他们既保留了满蒙骑射传统,又融入了西式操练方法。

1911年春天,英国驻西安领事馆的一位外交官曾经观摩过陕甘铁军的演练。他在给国内的报告中这样写道:"这支军队与我之前见过的清军大不相同,他们不仅装备精良,而且训练有素。特别是那支蒙古骑兵,他们能在马背上自如地射箭,这在现代战争中虽然用处不大,但也显示出非凡的军事素养。"

升允对军队训练极为重视。他规定每个士兵必须精通三门功夫:骑术、射术和格斗术。为了保证训练质量,他还从北洋军中请来了教官,教授西式枪法和阵法。

陕甘铁军最让人称道的是他们的后勤保障制度。升允设立了专门的军需处,负责采购军粮和军械。他还在各地设立粮站,保证军队行军时有充足的补给。这在当时的清军中是很少见的。

1911年夏天,陕甘铁军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演习。三千骑兵和七千步兵在渭河边列阵,进行实战演练。演习中模拟攻城、渡河等科目,军士们配合默契,令观摩的官员赞叹不已。

这支军队的纪律也极为严明。升允定下规矩:凡是扰民者,一律严惩不贷。有一次,一名士兵在集市上喝醉酒闹事,被升允当场革职查办。从此,陕甘铁军在当地百姓中的口碑极好。

更令人称奇的是,这支军队竟然还有自己的情报系统。升允派出精通各地方言的士兵,化装成商人和游医,在各地收集情报。这些"暗探"们不仅为军事行动提供情报,还帮助军需处了解各地物价,方便采购军需。

在训练之余,升允还特别注重培养军士的忠君思想。他经常召集将士们讲述满洲入关的历史,歌颂历代忠臣义士的事迹。这种教育让陕甘铁军形成了特殊的军魂,即使在清朝覆灭后,依然保持着对皇室的忠诚。

正是这支独特的军队,在辛亥革命爆发后,成为了清廷在西北最后的依仗。当其他地方的清军纷纷倒戈时,陕甘铁军依然保持着战斗力,并在西北地区掀起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军事行动。

惊人的军事扩张

辛亥革命爆发后,升允展开了一场令人瞠目的军事扩张。就在大多数清军将领选择观望或倒戈时,这位年近花甲的总督却在西北打响了清军的最后号角。

1911年10月,升允的第一仗就打得十分漂亮。当武昌起义的消息传来时,西安城内的革命党人蠢蠢欲动。升允没有贸然出击,而是先派出他的"暗探"打探虚实。得知革命党人准备在西安钟楼发动起义后,他立即采取行动,一夜之间抓获了革命党人主要头目。

这一手雷霆行动,不仅稳住了西安的局势,还让升允抓住了先机。他立即调集陕甘铁军主力,对周边城市发起攻势。在短短一个月内,陕甘铁军就先后攻占了宝鸡、汉中、天水等地。

升允的战术颇具特色。他善于利用蒙古骑兵的机动性,常常让骑兵绕到敌军后方,切断对方退路,然后主力步兵正面强攻。这种战术在攻打汉中时发挥了奇效,仅用三天就攻下了这座重镇。

1911年底,升允的势力范围已经扩展到了河南境内。他派出精锐部队,一举拿下了三门峡。这时,北洋军阀袁世凯派人送来密信,许诺只要升允归顺,就封他为陕甘督军。

然而,就在许多人以为升允会接受这个条件时,他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他不仅拒绝了袁世凯的招安,还在次日发动了对洛阳的进攻。这一仗打得异常激烈,陕甘铁军在城下血战三天,最终攻下了这座古都。

升允的军事扩张并非一帆风顺。在占领区内,他建立了一套严密的管理体系。每座城市都设立了军政府,由老练的官员执掌民政,军队则专门负责防务。他还在各地建立了情报站,由那些化装成商人的"暗探"负责监视可疑人员。

1912年初,升允更是暗中派人前往外蒙古,联络当地的蒙古部落。这些蒙古骑兵不仅补充了陕甘铁军的兵力,还为军队提供了大量战马。有了这支生力军,升允的军队实力更加强大。

然而,就在升允准备向武汉方向进军时,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朝廷在与革命党谈判。这个消息让升允十分震惊,但他并没有停止军事行动。相反,他开始制定更大胆的战略:集结主力,准备向北京进军。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升允的军队开始向北方集结。他的计划是先占领山西,然后直取北京城。为了这次行动,他甚至秘密派人潜入北京城,打探军情。这支潜伏在北京的情报小组发回消息说,北京城内军心不稳,时机正好。

就这样,一场足以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大战,在这位老将的筹划下即将展开。然而历史没有给他这个机会,溥仪的退位诏书传来,彻底打乱了他的所有计划。

最后的清军悲歌

1912年2月12日,一纸诏书传遍天下。溥仪退位的消息传到升允军中时,正值他准备向北京进军的关键时刻。当日,升允召集所有将领前来议事,会议持续了整整一天。

次日清晨,升允下令全军撤退。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向西转进甘肃境内。沿途百姓亲眼目睹了这支清军的最后行军:将士们依然保持着整齐的队列,马蹄声和步伐声震动大地,军旗在朔风中猎猎作响。

这支军队最终在酒泉驻扎下来。升允选择酒泉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这里靠近蒙古,便于接应蒙古援军;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更重要的是,这里是丝绸之路的重镇,有充足的军需补给。

然而,革命军和北洋军的追兵很快就到了。三月初,一支两万人的革命军从兰州方向逼近;三月中旬,北洋军的一个师也赶到了酒泉城下。敌军总兵力达到五万人,几乎是升允军队的两倍还多。

面对重重包围,升允展现出了惊人的军事才能。他命令工兵连夜挖掘壕沟,在城外设置了三道防线。城墙上架起了从西安带来的洋枪,堡垒里储存了大量粮草。这座古城,在升允的布置下变成了一座现代化的要塞。

第一仗打响在三月二十日。革命军发起猛攻,但在城外的壕沟前损失惨重。北洋军也试图从东门强攻,却被升允派出的蒙古骑兵包抄,狼狈撤退。这一战,让围攻军队尝到了苦头。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围攻军每天都要发动一次进攻。但升允的军队像一块顽石,任凭狂风暴雨都纹丝不动。他们不仅守住了城池,还经常组织小股部队出城骚扰敌军,打得敌人不得安宁。

然而,时间对升允越来越不利。四月底,军需官报告说粮草只够维持半个月。更糟的是,预期的蒙古援军一直没有到来。城内的伤病员越来越多,军医院已经人满为患。

五月初的一个夜晚,升允召集了最后一次军事会议。会后,他写下了那封著名的遗书。遗书中,他说自己从小受皇恩,今日以死报国,无怨无悔。

第二天拂晓,升允下达了最后一道军令:全军出击。这一战异常惨烈,陕甘铁军的将士们与敌军展开了白刃战。升允亲自率领最后的蒙古骑兵,冲向敌军阵地。在这次冲锋中,他身中数弹,仍然奋勇向前,最终倒在了战场上。

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天。当夜幕降临时,酒泉城外的战场上一片寂静。陕甘铁军的最后一面军旗,永远地留在了这片土地上。次日,敌军进城时发现,城内已经空无一人,只在总督府的案头上留着那封遗书。

历史的多重评说

升允殉国的消息传到北京时,已是1912年深秋。当时的《申报》用了整整一个版面报道这位最后的清军将领,称他为"西北忠烈"。而在革命党人创办的《民立报》上,升允则被描述为"逆贼之魁",并称其"阻碍共和,罪该万死"。

1913年,袁世凯在北京设宴招待各方势力代表。席间有人提到升允,袁世凯放下筷子说道:"升帅若是归顺于我,必成大业。可惜啊,他太死板了。"这番话被当时的《北京日报》记者记录下来,成为了评价升允的另一种声音。

1920年代,一位曾在升允麾下当过文书的老人,在天津出版了一本《陕甘铁军记事》。书中记载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比如升允在位时曾创办过多所新式学堂,还派遣年轻军官去日本学习。这本书为后人了解升允提供了新的视角。

1930年,著名学者顾颉刚在《古史辨》中提到升允时说:"清末民初之际,群雄割据,唯升允一人,始终不渝,虽死犹荣。"这种评价在当时的学界引起了很大反响。有人认为这是对封建遗老的美化,也有人认为这是对历史人物的客观评价。

抗日战争期间,升允的故事在西北地区广为流传。当地百姓编了一首歌谣:"升帅带兵打仗,从不扰民一方。"这首歌谣反映了民间对升允的另一种记忆:一个爱民如子的将领形象。

1943年,一位日本学者来到酒泉,专门考察升允殉国的地点。他在日记中写道:"在战场上,看到当地百姓仍在祭拜升允的木牌。这种现象十分耐人寻味。"这段记载表明,升允在民间的影响持续了很长时间。

新中国成立后,当地修志人员走访了不少亲历过那段历史的老人。一位百岁老人回忆说:"那时候升总督的兵,纪律严明,从不扰民。打仗的时候,还经常帮百姓收庄稼。"这些口述史料为研究升允提供了新的素材。

1980年代,历史学界开始重新审视升允这个历史人物。有学者认为,升允虽然站在了历史的对立面,但他表现出的民族气节值得肯定。也有学者指出,升允的结局体现了封建统治者的必然命运。

2000年以后,升允的故事开始出现在各类历史文学作品中。有的作家将他塑造成一个悲剧英雄,有的则把他描写成一个顽固不化的封建遗老。这些不同的书写角度,反映了人们对这段历史的多样化认识。

在酒泉的一座旧宅里,至今还保存着一块石碑。碑文记载了升允最后一战的经过,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特殊的历史意味。每年清明时节,总有人来这里祭扫,缅怀这位特殊的历史人物。

13 阅读:7081
评论列表
  • 2025-01-02 16:50

    文章不错,可令人费解的是女扮男装?!

  • 2025-01-02 20:05

    小作文写的不错,就是跟清史稿出入太大

  • 名字 14
    2025-01-03 00:45

    一派胡言,他是病死的,1931年

  • 秋盈 12
    2025-01-01 16:54

    军事人才,政治白痴。二战中,日德也有不少能打仗的,但注定被历史唾弃

  • 2025-01-02 18:14

    他是为自己打地盘吧

    feitian2012 回复:
    他是有国家概念的,并非一般军阀。
  • 2025-01-01 08:53

    他女扮男装[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 2025-01-03 11:25

    清朝不是中国正统,清朝所有汉官都是汉奸。

  • 2025-01-03 14:20

    没有战斗到底吧?

  • 2025-01-03 11:42

    白鹿原里有写这个人,方升

  • 2025-01-03 19:38

    不成功,便成仁!(广西梧州覃春铭)

  • 2025-01-03 09:19

    编的真不错,就是真的就硬洗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