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外交动态引发广泛关注。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大使透露,2 月 18 日的安理会会议,可能是中国外长王毅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会面的 “好时机”。与此同时,白宫方面传出消息,特朗普最快将于本周就关税问题与中方通话,甚至还表达了亲自访华的意愿。这一系列事件,在当下复杂的国际形势中,显得尤为引人注目,背后折射出的是中美关系的微妙变化与诸多博弈。
鲁比奥(资料图)
先来说说这次中方主动透露会面时间地点的背景。自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 10% 关税后,外界对中美关系走向的担忧加剧,不少人认为新一轮 “贸易战” 的苗头已然显现。在这样的敏感时刻,中方主动抛出橄榄枝,给出会面的时间和地点,无疑打破了以往美方放风试探中方的外交模式。以往,都是美方先放出风声,试图掌握外交主动权,而此次中方 “换打法”,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彰显出自身的外交智慧与底气。
从细节层面看,此次中方主动约见鲁比奥,有着多方面的考量。一方面,美方一直借鲁比奥被中国制裁的身份来大做文章,一边妄图让中方解除制裁,一边又想把 “拒绝沟通” 的帽子扣到中国头上。但大家都清楚,鲁比奥被制裁,是因为他在担任国会议员时期,做出了一系列严重损害中国主权和利益的不负责任言行。中方对他的制裁,完全是基于捍卫国家尊严的正当理由,合理合法、无可置疑。这次中方主动约见,恰恰表明对美方个别人员施加的制裁,并不会影响中美两个大国之间的正常沟通。
特朗普(资料图)
另一方面,这也体现出中方积极沟通的态度。中方从不拒绝对话,一直致力于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而美方试图将 “拒绝沟通” 的帽子甩给中国,这种做法是不公正的。中方主动约好时间地点,就是要让美方清楚,中方始终保持着开放的沟通姿态,美方不该无端指责。
对于美方而言,中方的这一举措让他们陷入了两难的境地。特朗普内阁的一些官员,对于如何与中国打交道,内部意见并不统一。而且特朗普刚刚对中国加征关税,此时若与中方举行高层级会面,极有可能暴露美方色厉内荏的本质。共和党内的 “鹰派” 政客以及民主党阵营,很可能会抓住这个机会,抨击特朗普的对华政策 “软弱”。美国国务院至今未对鲁比奥是否出席会议做出回应,足以看出他们的犹豫与纠结。
特朗普(资料图)
再谈谈特朗普想要亲自访华这件事。当地时间 1 月 20 号,特朗普正式宣誓就职,开启他的第二个总统任期。特朗普如此急切地想要访华,背后有着诸多诉求。其一,在俄乌冲突问题上,不排除他希望中国利用对俄罗斯的 “影响力”,向俄罗斯施压,促使俄罗斯结束俄乌冲突。此前他在与法国总统马克龙、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会谈时,就曾讨论过这一想法。然而,中方一直强调,中国并非乌克兰危机的当事方,立场始终是站在正义与和平一边,主张通过对话谈判解决危机,不会对任何一方施压。所以特朗普的这一想法,要实现难度不小。
其二是芬太尼问题。特朗普此前多次公开表示,希望与中国加强合作,共同监管用于制造芬太尼的化学品,甚至希望中美执法机构针对芬太尼跨境犯罪活动开展联合专项行动。作为世界上禁毒最严格的国家之一,中国完全理解特朗普在这方面的关切。但前提是美国政府真心实意禁毒,而不是借芬太尼问题对中国发难。过去,美国就曾出现过利用此类问题指责中国,却在自身禁毒行动上表现不力的情况。如果美国不能端正态度,加强自身在禁毒领域的投入和行动,所谓的合作也只是空谈。
美国(资料图)
其三是中美经贸问题。特朗普对于中美之间的贸易失衡问题一直耿耿于怀,希望解决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早在他第一个任期时,就曾单方面对华发动贸易战。中方在经贸问题上的态度十分明确,中美经贸关系本质是互利共赢,对抗冲突绝非明智之举。尽管中美之间存在分歧摩擦,但共同利益和合作空间巨大,双方应加强对话与协商。美国若想通过加征关税等手段迫使中国让步,不仅无法真正解决贸易逆差问题,还会扰乱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最终损害双方乃至全球的经济利益。
从以往的外交经验来看,元首外交在中美关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特朗普重视元首外交,他自然清楚中美关系这样的大事,不能被国务卿抢了风头。在王毅外长与鲁比奥的通话中,也能看出一些微妙之处。王毅外长并未祝贺鲁比奥当选国务卿,并且在通话结尾使用 “好自为之” 这样的话语,使得通话态度强硬,与两国元首通话的基调明显不同。这既体现出中方坚定维护国家利益的决心,也表明中方没有将鲁比奥和他的国务院视作中美关系的关键沟通管道,在一定程度上是和特朗普本人做切割。
美国(资料图)
在历史上,尼克松当年与中国打交道时,主要依靠身边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而非国务卿。这也从侧面说明,即便没有解除对鲁比奥的制裁,也不会从根本上影响中美两国的交往。从美国国务院的新闻简报来看,鲁比奥更像是特朗普的传声筒。他传达出特朗普希望中美关系以美国利益优先,而中方则不卑不亢,继续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项原则,特别强调大国要有大国的样子,这实际上是对美国一些不当行为的批评。
此次中方主动透露与鲁比奥会面的时间地点,以及特朗普表达访华意愿,都反映出当前中美关系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调整期。中方始终秉持着积极沟通、维护国家利益的原则,在外交上展现出灵活性与坚定性。而美方内部的分歧、特朗普的诸多诉求,都使得未来中美关系的走向充满变数。但无论如何,对话与合作始终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中美作为世界上两个重要大国,只有相互尊重、平等协商,才能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