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皇帝朱由校是明朝末期的一位皇帝,他的统治时期被一些历史文献描述为对朝政的掌控不足,宠幸宦官并残害忠良,导致朝纲败坏,使得明朝走向了灭亡之路。然而,这些描述并不完全准确,因为天启皇帝也有许多积极的方面。
尽管天启皇帝没有像一些明朝皇帝一样每天定时上早朝,但是他并没有放弃对朝政的掌控。他重用魏忠贤,但同时也支持东林党,使得魏忠贤的权势得到了限制。明朝的内阁制度将决策权和执行权分开,让两者相互监督、相互制约。
尽管党派斗争激烈,朝纲貌似混乱,但这恰恰是明朝皇帝掌控权力的一种方式。只有在力量相当的对立派存在的情况下,才能对双方都产生约束力,避免他们马虎出错,否则就会被对方揪住,不轻易松手。这种竞争机制的存在,反而让双方都做事认真规矩,而皇帝只需要掌握好平衡之术,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明朝出现了许多权臣,但他们都没有脱离皇帝的掌控。只要他们稍微出阁,皇帝随时都可以轻松地将他们拿下。天启皇帝朱由校因为爱好做木工,所以有些人认为他是昏君,智商不在线。但是这种说法并不正确。
他虽然每天只做木工,不过他仍然了解朝政,并在亲自参与决策。他还在对抗后金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战绩,并涌现出了像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等名将。在位期间,他还取得了宁远大捷,并用武力驱逐荷兰人,迫使荷兰人撤离了澎湖。
因为清朝编纂的明史对天启皇帝的评价有些过于负面。清朝时期,朱由校被污蔑为无能之辈,但实际上他并非如此。这些污蔑只是别有用心者的诋毁和妖魔化。
天启皇帝并非智商不在线,只是他的管理能力偏弱,不太想管朝政,更喜欢干木匠活儿。因此,他把大部分工作交给了魏忠贤,导致了宦官乱政。尽管如此,朱由校仍然有自己的主见。例如,当魏忠贤陷害张皇后要求他废后时,他并没有屈服。相反,他对张皇后非常好,并且十分尊重她。
虽然魏忠贤是个心狠手辣、排除异己的人,但在治国方针上他还是做得比较正确的。例如,他增加了江南富庶地区的商税,减免了西北灾区的税收等等。同时,他还大力支持宁远的抗金行动,对袁崇焕和毛文龙也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此外,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魏忠贤还大力支持加固黄河大堤,减少了黄河水患的影响。
然而,虽然朱由校有自己的主见,但他并不太适合做皇帝。如果他出生在一个木匠家庭,他可能会成为一个出色的木匠,而不是一个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