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辽沈战役》,林彪挂帅,70万解放军横扫东北

小鉴历史 2025-02-11 10:16:11

辽沈战役作为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首, 国共双方投放总兵力达到160余万, 解放军由林彪挂帅, 带领东野70余万解放军,以及33万地方部队, 历时52天,以催枯拉朽之势全歼东北国民党军, 最终以解放东北全境而胜利收官, 实现了战略上的北进南守, 从此开启了推倒“蒋家王朝”覆灭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虽然战争的硝烟已经湮灭在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中, 但当年战争的号角依稀仍在耳旁回响。 时隔多年, 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那场极具历史意义的辽沈之战, 感兴趣的朋友不凡关注+点赞, 开启咱们今天的精彩历史故事分享。 抗日战争结束后, 我国的东北一度成为了“政治真空地带”, 为了争夺东北, 国共双方都将目光盯住了这块战略腹地。 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正式打响, 林彪率领的东北野战军率先在 北宁线锦州至昌黎段向国民党军发起进攻, 随后不断扩大战果,切断北宁线、孤立锦州。 早在1948年7月之前, 蒋介石就东北的“剿总”司令几度异主, 直至7月 ,才将卫立煌立为东北的“剿总”司令, 此时卫立煌集团14个军共55万余人, 已经被我军困守于长春、沈阳、锦州三个地区, 这三个看似互不联系的孤地,却企图牵制我东北军。 中共中央军委从1948年2月就对解放东北开始了谋划, 但在先打锦州还是先打长春的战略问题上, 林彪与毛主席始终未能达成一致。 毛主席认为: 用“关门打狗”的战术先打锦州,先卡敌人的脖子, 把国民党军队关在东北,然后逐个歼灭。 而林彪则认为:采用围点打援的战术, 长春就是一块绊脚石, 把这块石头扳掉就解决了南下的后顾之忧, 毕竟锦州15万国军比长春多5万, 打长春相对要容易些。 最终,毛主席作出了暂时让步, 让林彪留下了部分兵力继续围困长春, 而主力部队南下先切断北宁线, 堵住卫立煌的退路。 8月中旬,东北野战军主力开始南下, 而留在长春的部队却并没有林彪想象的那样顺利。 卫立煌早实在了林彪的意图, 根本不给林彪攻打长春的机会, 为此,林彪只得加快了南下的步伐, 以攻打锦州为突破口。 反观蒋介石这边, 由于蒋介石对卫立煌的不充分信任, 导致双方在战略上的意见不统一 , 特别是针对是否将主力撤至锦州而争论不休, 在顾祝同拿着蒋介石的尚方宝剑给卫立煌下达命令时, 卫立煌在面对数十万国军将士存亡问题上并没有作出丝毫退让, 为此,蒋介石不得不亲自飞往沈阳指挥作战。 林彪早就看透了蒋介石的用兵意途, 猜到国军会采用东西夹击的策略, 此时林彪面临只准备了一桌宴,却来了两桌客人的局面。 在林彪请求了中央军委意见后, 确立了攻打锦州的整个战略部署: 强化塔山防线,阻击东进兵团! 塔山成为了本次攻打锦州的关键战略要地, 可以说,拿下了塔山,锦州唾手可得。 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辽沈战役》,林彪挂帅,70万解放军横扫东北。 自锦州被围后,蒋介石大为惶恐, 决定东西对进,增援锦州。 1948年10月10日,塔山阻击战打响 天上有敌人的飞机轰炸, 海上舰炮和远处的大炮倾泻了几千发炮弹, 一时间,战火纷飞,双方顿时展开了猛烈的对抗。 东野第4、第11纵队在塔山与国军激战了6昼夜, “东进兵团”始终没能越过塔山一步。 由于廖耀湘的消极避战, “西进兵团”始终没有给攻锦部队造成太大压力, 蒋介石的东西对进战略彻底失败。 塔山战役不仅成功阻挡了国军东进援锦, 而且解放军共歼国军6000余人, 守住了阵地,保障了主力部队的侧后安全。 10月14日,东野向锦州发起了总攻, 各突击集团在炮火掩护下,快速攻入锦州城内, 持续向纵深发展进攻,展开了艰苦的巷战。 历时31小时,解放军以雷霆之势成功拿下锦州, “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亦被俘虏。 此时,蒋介石二临沈阳, 并将远在徐州的杜聿明调到了东北战场主持大局。 话分两头说,被围困已久的长春见锦州失守, 早被东野的声望吓得魂不附体, 在周幅主席的劝说下,长春国军郑洞国最终举白旗投降, 解放军兵不血刃便收复了长春。 杜聿明与廖耀湘碰面后对此时的战局意见竟不谋而合, 决定退居营口,进攻黑山和大虎山。 然而,此时林彪并没有放过这个机会, 把握战机采用诱敌深入的战术。 10月24日,廖耀湘指挥5个师兵力, 在200多门重炮和数十架飞机支援下猛攻我黑山、大虎山阵地。 在经过5昼夜的激战, 28日凌晨,廖耀湘10万西进兵团被东野围歼, 其中包括号称国民党“五大主力”的新一军和新六军, 廖耀湘在逃跑途中被俘。 辽沈战役打到此时战局基本已经非常明朗, 胜利已经在向解放军招手。 东野趁机乘胜追击,于11月1日向沈阳发起了总攻, 守军除第207师、第53军一部有所抵抗外, 其余部队在军事压力和政治争取下纷纷投诚。 11月2日沈阳、营口纷纷被解放军拿下, 再次歼敌近15万人。 至11月10日, 辽沈战役以解放军大获全胜而落下帷幕, 辽沈战役解放军仅以52天便完成了东北全境解放的壮举。 此战之后,国军总兵力降到了290万, 而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却升至300余万, 辽沈战役使国共方双方的力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辽沈战役的胜利,不仅证明了东北野战军的强大战斗力, 也为其在全国解放进程中的贡献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大家对此有何想说的呢, 欢迎评论区留言交流。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