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运输大队长”的外号从哪来?鲁南战役让华野一夜暴富

小鉴历史 2025-02-07 10:02:57

战神粟裕在鲁南战役中, 面对国民党最精锐的装甲部队“第一纵”, 他巧妙地运用多种战术, 将国民党这支王牌装甲部队全歼, 创造了用步兵歼灭装甲军团的神话‌! 由于在这场战役中缴获装备数量过余庞大, 让华野一夜暴富, 陈毅陈老总竟被迫组建了一支解放军“美械师”, 陈老总此举妥妥的将凡尔赛体现到了极致啊! 在此,有许多网友非常好奇, 鲁南战役华野的步兵究竟牛到了哪种地步, 蒋介石的这支装甲部队实力到底如何? 为什么说此战过后,蒋介石有了“运输大队长”的外号? 我是小鉴历史,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点赞、关注加收藏, 开启咱们今天的精彩历史故事分享。 1946年6月解放战争爆发, 蒋介石部队在一连串受挫之下, 于12月下旬派出重兵开始进攻苏皖地区, 鲁南战役就此打响。 此时的蒋介石急需要一场胜仗来鼓舞士气, 于是派出享有 “蒋家王牌军”的“第一纵”装甲机械部队。 这支机械部队的总队长名为石祖黄, 这是一名留美归国的陆军装甲高材生, 在机械化战术上有着极深的作战理论, 这支部队可以说是国军精锐中的精锐。 负责本次鲁南战役的是国军马励武的整编26师, “第一纵"加入26师后可谓如虎添翼, 这让26师的自信心爆棚到了极点, 丝毫没将解放军放在眼里。 负责本次战役的国军还派出了薛岳的51师, 薛岳可不是什么善类, 曾在抗日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 是国军中名副其实的破日老帅。 另外还有整编33师,由何基锋、张克侠二人负责指挥, 国军本次共出动3个师的部队。 刚刚结束宿北战役的华野解放军, 趁着胜利的东风士气高涨,面对嚣张到极点的国军, 华野陈粟二人将主力部队全部调遣至鲁南地区, 欲与蒋介石的国军扳手腕。 粟裕可不是第一次与国军打交道, 在苏中战役中创下了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典范。 国共双方真可谓是棋逢对手, 一场高手对决将在鲁南上演。 虽然国军都是精锐,但马励武也不是莽夫, 在未摸清华野动向前也表现得非常谨慎, 于是只能暂时把部队驻扎在了向城、兰陵一带等待后方部队。 而粟裕也从不打无准备的仗, 在经过一番仔细观察与了解后, 发现了26师的布阵存在极大的疏漏。 蒋介石部队向来惯用”长蛇阵“, 马励武这次毫无例外的将26师呈一字排开, 这种阵型却严重限制了”第一纵“的实力发挥, 但马励武却凭借着有精锐部队在手狂妄到了极点, 对于这样的排兵布阵没有丝毫怀疑其可行性, 对于下属的好意提醒也给予了全盘否定。 殊不知,接下来的战斗,马励武的一意孤行, 让国军所谓的王牌军输得一败涂地,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咱们展开来说。 蒋介石“运输大队长”的外号从哪来? 鲁南战役让华野一夜暴富。 别看国军装甲部队的指挥官满腹经纶, 在鲁南战役中却将他的真正实力暴露的一览无余。 虽然去美国留过学,但其实就是个“门外汉”, 根本不懂得如何发挥装甲兵的最大效益。 国军这样的排兵布阵,却给我军提供了极佳的围歼机会。 粟裕面对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坦克部队, 没有选择硬碰硬,而是诱敌深入, 将国民党坦克部队引入到了沼泽地, 如此极大的限制了坦克的机动性。 鲁南战役还未大捷,恰逢元旦过新年, 马励武丢下部队众国回峄县庆祝元旦去了, 只留下副师长坐镇, 这恰恰给我军提供了歼灭国军的机会。 大敌当前,粟裕将军在1月2日下达了总攻命令, 在极短时间内, 我军就对国军实现了战役合围与部分战术分割。 在此值得一说的是,国军第33师其实早就被我军策反, 最后只剩下51师与26师,然而,别看国军的精锐装甲部队, 指挥官却是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种,根本没有实战经验。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解放军全力压缩包围圈,逐点攻歼守军。 交战过程中,由于天气天气雨雪交加,道路泥泞, 国民党军装甲部队行动困难, 经过一番激战,什么国军王牌部队,被我军一顿骚操作, 打得国军溃不成军,死的死、逃的逃, 解放军步兵利用地形和火力掩护, 对坦克部队进行了有效的打击和围剿, 最终创造了用步兵歼灭装甲军团的神话‌, 全副美械装备的整26师和第一快速纵队全部被歼灭‌。 在此战中,国军共计伤亡17500人,被俘36030人, 是自1946年解放战争以来我军一次作战歼敌最多的战役。 鲁南战役为期19日, 解放军缴获了国军美制坦克24辆, 榴弹炮、野炮、山炮89门,汽车474辆。 这场战役让华野一夜暴富不说, 更是活生生逼着陈毅组建了一支华野特种兵”美械师“纵队, 与此同时,蒋介石也因此战落下了”运输大队长“的名号。 鲁南战役的胜利, 不仅展示了粟裕将军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指挥艺术, 也极大地鼓舞了解放军的士气, 为后续的战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0 阅读: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