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全美国骂“白痴”的关税军师,是特朗普网上淘来的

晓书斋评呀 2025-04-14 10:59:53

作者:老猫这篇文章是老猫写的。原本复杂的句子被我用更直白的话重新说了一遍,但意思还是一样的。老猫我在这里,要把原文的内容换个方式讲给你们听,尽量不用那些重复的词,也尽量说得简单易懂。我会把原文里的句子拆开重组,再用些新的词汇来表达,但中心思想还是不变的。就像玩游戏换皮肤一样,看起来不一样,但内核还是那个内核。当然了,名字和时间这些重要的信息,我肯定是不会动的。这些就像是文章的骨架,不能随便改。好了,话不多说,老猫我这就开始我的“换皮”工作了。

出处| 大猫财经专业版

在美国历史上,每次遇到大灾难,好像总能找到一个哈佛大学出身的人在关键位置。

这回,祸事换了个名头,叫“关税风波”,而在这场风波中心,有个哈佛出身的家伙,名叫彼得·纳瓦罗。

如今,社交媒体上对他的评价极低,民主党的人骂得很难听,“笨蛋”都只是轻的了,更有甚者,称他为“连傻子都觉得他傻”的人。

说实话,市场大跌那会儿,还一个劲儿地聊政策有多对,还扯什么股市要大反弹,这看着可真逗。那些钱包瘪了的股民,心里头能不窝火嘛,谁不想开口吐槽几句。

就连马斯克,也忍不住在X平台上直言不讳,“哈佛的经济学博士头衔,其实是个累赘,而非荣耀”,这番话明显是在调侃他的那位“同事”。

马斯克发火了,原因显而易见,就是那个“对等关税”政策。这个政策的得力推手纳瓦罗,不偏不倚地堵住了马斯克的赚钱大道。

说实话,特斯拉的股票价格跌得那叫一个惨,而且美国股市在“对等关税”政策一出,也是直线下滑,动不动就蒸发几万亿美金,股民们真的是顶不住了。

不过,马斯克的批评并没起到啥效果,原本挺低调的纳瓦罗,反倒是开始频繁露面,变得高调起来了。

越南想找特朗普谈和,但纳瓦罗不买账,他说:“就算零关税也没用。”他觉得光靠降关税可解决不了问题。在接受采访时,他还大放厥词,说越南就是中国的“地盘”。

股市不是大跌了吗?但他还是信心满满,觉得在特朗普当政时,道琼斯指数涨到5万点完全有可能,现在正处在黄金牛市呢。他还打包票说,“经济衰退?那是不可能的。”

特朗普还没当总统那会儿,道琼斯指数是44000点。可自从他挥舞起关税的大棍子,现在指数跌到了37000点。我就纳闷了,纳瓦罗那家伙到底哪来的那么大自信。

他直接反驳了马斯克,讲马斯克其实并非真正的汽车制造商,顶多算个“汽车拼凑者”。

在加入特朗普团队前,纳瓦罗虽然没啥“官方身份”,但他一直特别想当大官。

从哈佛毕业后,纳瓦罗就踏入了大学讲堂,成为了一名教师。不过,他心里一直有个从政的梦,所以在90年代,他就开始积极争取加州圣迭戈的公共职位,参与竞选。

参选的阵仗,那叫一个隆重。

比如说,1992年的时候,他决定竞选圣迭戈的市长。这家伙可真够拼的,直接就把上衣脱了,就剩一条泳裤,跳进太平洋就开始游。他一口气游了一英里,然后又游回来。上岸后,他也不含糊,就这么大大方方地去了餐厅,坐下来就跟他的竞争对手开始辩论了。

爱表现,老爱抢风头,可他试了5回,回回没被选上。反正,技术不行,想表现的心倒是挺强。

他认为政党成了累赘,就开始搞起了“政治投机”。

他既为民主党竞选过,也为共和党出过力,还试过以独立候选人的身份参选。那时候,就连大名鼎鼎的第一夫人希拉里都出来给他助威。可结果呢,这些都白搭,他的能力实在是太差了。

到了2016年那会儿,他加入了特朗普的竞选阵营。

这个“政治圈里的失意者”是怎么被特朗普再次挖掘出来的呢?其实是因为一本书的缘故。

大家都知道,特朗普在上一届总统任期内挑起了贸易战,但结果呢,中国的贸易顺差反而达到了新高。说白了,他就是没办法把自己的那些想法变成现实,心里头急得不行。所以,他就让自己的女婿去给他找个能人来帮忙。

特朗普的那位女婿对经济其实不太在行,对那个圈子也不怎么熟悉。那他是怎么做的呢?

在网上翻书,专门挑那些讲贸易关税,还特别针对中国情况的。这么一顿搜,他就发现了一本纳瓦罗写的书。

发现了个宝贝,我立马就跟特朗普推荐了。

特朗普翻完那本书后,对纳瓦罗是赞不绝口,觉得这家伙简直就是自己的“翻版”。二话不说,他就把纳瓦罗招到自己团队里来了。

这么关键的岗位,竟然是网上找来的,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结果就是这样,两个都挺自大、爱炫耀、做事浮夸、还爱吹牛的人,凑到一块儿了。

接下来,纳瓦罗的无底线行为真是展露无遗。想当年,希拉里可是没少给他帮忙,但自从他倒向特朗普那边后,纳瓦罗就开始反手坑害曾经为他忙前忙后的希拉里。他还特地写了篇文章,题目就叫《特朗普时代的牛市,希拉里时期的熊市》。

有人觉得,美国现在面临的经济大麻烦,像公共债务飙升、通胀控制不住、制造业跑到国外、能源得靠进口、医疗费用贵得吓人,还有贸易不平衡这些问题,都是从奥巴马当民主党总统那会儿开始慢慢显现的。换句话说,奥巴马的政策可能给美国埋下了经济崩溃的祸根。

特朗普搞的那套关税政策,被吹成了“大救星”,听起来真是有点肉麻过头了。

美国人都讲,加关税这事儿,纳瓦罗不是第一个提的,但他绝对是拍马屁拍得最响的那个。就因为他一个劲儿地夸好,特朗普才觉得自己这加关税的主意简直“英明神武”,结果就这么飘飘然了,觉得自己特别了不起。

美国媒体对他有啥看法呢?

“商贸中的猛犬策略”在商贸领域,有时会遇到一种特别积极、激进的谈判或竞争手段,我们可以称之为“商贸中的猛犬”。这种策略就像一只训练有素的攻击犬,面对对手时毫不退缩,总是寻找机会出击,保护自己的领地和利益。采用这种策略的企业或个人,在商贸活动中会显得非常敏锐和果断。他们不会轻易放过任何可能的机会,也不会在挑战面前退缩。就像攻击犬一样,他们会迅速识别出威胁,并采取有效的行动来消除这些威胁。当然,这种猛犬策略并不是适用于所有情况。在某些时候,过于激进可能会导致关系破裂,甚至引发更大的冲突。但在适当的场合下,这种策略确实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帮助企业或个人在商贸竞争中脱颖而出。总的来说,“商贸中的猛犬”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商贸策略,它要求参与者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断的行动力。在复杂多变的商贸环境中,这种策略有时会成为取得成功的关键。

特朗普身边有条特别凶猛的狗。

纳瓦罗现在整天嚷嚷着要加关税、要脱钩,但你知道吗,以前他其实是个挺正经的经济学家。

年轻时,纳瓦罗写的书并不赞成贸易保护主义。他明确表示,保护主义注定会一败涂地,他还用斯姆特-黑利关税法当例子,来说明贸易战的风险有多大。

然而,一到了新世纪,他便摒弃了自己原先的理念,转而走上了投机的道路。

为啥这样说呢?还不是因为咱们中国强大了起来。

本来,在那个时代,美国大多都在担忧中国制造带来的冲击,但他却是个例外,他走得很偏激。他不仅狂热地追求贸易战,甚至还大肆宣扬军事对抗,想要挑起热战。

比如说,那本让特朗普大为赞赏的书,里面到底说了些啥内容呢?

现在特朗普团队的主张大体上是这样的:他们认为贸易逆差对美国构成了风险,呼吁美国的制造业要回到本土,并且不接受中国制造的商品。说白了,就是宣扬“中国是个威胁”。

可特朗普就是钟爱有加,给出了很高的评价,还说“我真心推荐你们都去瞧瞧”。

纳瓦罗平时就爱乱说一气,结果咱们这边直接对他进行了制裁。特朗普下台没多久,他又因为不把国会放眼里,被关进了牢里。这一下,他算是把中美两边的人都得罪透了,这种情况可不多见,但他还真就做到了。

这一轮关税大潮袭来,让不少美国人都得琢磨琢磨了。

马斯克有句话挺有意思,他说“哈佛的经济学博士头衔,可不是啥好事儿”。美国人心里头有点慌,觉得那些所谓的精英们,死抱着的反智思想,才是真真正正给美国带来大麻烦的东西。

在纳瓦罗那儿,这事儿简直是明摆着的事儿。

第一件事,纳瓦罗很有一套做假的手艺。

为啥我会这么说呢?

说到底也是个有学问的人,出了不少著作,可奇怪的是,书里老提到一个叫“罗恩·瓦拉”的哈佛经济专家,净说些让人震惊的观点。结果后来被一位澳大利亚的教授给揭穿了。教授发现,这位所谓的“罗恩·瓦拉”哈佛经济学家,纯粹是子虚乌有的人物。

纳瓦罗玩了个文字游戏,拿自己名字里的字母拼凑出了这么个人物,纯属虚构。这家伙可真敢说,什么脏话都往外冒,还爱瞎编乱造,连最基本的学术道德都不顾了。

最关键的信息源被证实是假的,那本经济学大作变成了“故事书”。他不仅不觉得尴尬,反而挺自豪,说只是想让大家“轻松一下,体会阅读的快乐”,完全没觉得自己的行为有啥不妥。

另一件事儿,疫情那会儿,纳瓦罗掺和进了美国对抗疫情的事儿里。

他在白宫对着传染病专家福奇一顿猛批,说话非常不客气,还在媒体面前口无遮拦,连主持人都看不下去了,直接反驳了他。

但纳瓦罗感觉自己是胜利者,因为他心想:“我手里可是握着博士学位呢。”

美国人震惊了,这感觉就像是,让一个坚信地球是平的人去掌管NASA,再让一个反对疫苗的人来领导疾控中心,真是太离谱了。

第三件事,就是他对关税的执着。

我们不担心他故意博眼球,而是忧虑他可能真觉得自己的行为没错。那些主流经济学家早就和他划清界限了,就连那些不走寻常路的非主流经济学家,也不愿意和他站在一起。

不光降价,连档次都跌了。

0 阅读:0

晓书斋评呀

简介:晓书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