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推荐的影片,是令人很窒息的《年少日记》。
之所以想要推荐它,是因为这几天,看到了一则学生因不堪重负,跳楼自杀的新闻。
自杀学生留下的遗书,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她对生活深深的无奈与绝望,控诉学业负担太重,学校里对优等生和差生的双标。
她在遗书中还提到了母亲经常说的话——“都是生了你才让我这么累。”
一句可能是母亲的无心之言,却让女孩牢记在心,认为自己是个累赘,拖累了妈妈。
最终,她选择用自己的方式,来帮妈妈解脱。
电影也许是假的,但生活是真的。
小女孩的遗书,很难不让人联想起《年少日记》的小杰,他们都经历了家人的打压式教育。
小杰出生于香港一个精英家庭,父亲是个声名显赫的大律师,母亲是个精致端庄的贵妇。
小杰还有一个弟弟,叫小俊。
一家四口,在寸土寸金的香港,住着豪宅,过着优渥的生活。
但小杰却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幸福快乐。
相比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等生弟弟,小杰就是家里的“笨小孩”。
他弹不好钢琴,考试成绩也因为垫底被学校强行留级,跟弟弟做了同班同学。
弟弟越优秀,就衬托得小杰越“笨”,越“差劲”。
因为说错英文,父亲觉得他丢人现眼,骂他垃圾。是的,在父亲眼里,小杰就是个垃圾。
这种差别让小杰成为了家里的透明人,转学去名牌学校没他的份,零花钱也没他的份,就连全家出国度假的计划,他也被排除在外。
小杰不是没有努力过,他是一个特别听话的孩子,人前不吵不闹,人后也会用功,是个总在观察模仿,并努力达到大人要求的好孩子。
可他恰恰又是那种怎么努力也达不到大人要求的差学生。
而父亲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经常对小杰非打即骂。
不仅如此,小杰的母亲也经常成为被迁怒的对象,然而母亲并没有站在小杰这边,反而责怪小杰:“如果我离婚了,一定是因为你。”
对于父亲的打压式教育,弱小的小杰只能全盘接受。他甚至为了让父亲对自己满意,开始写起了日记。因为他听说写日记会让小孩子的表达能力变好,从而提高成绩。
在压抑的家庭氛围下,小杰有两个精神寄托:
一个是他最喜欢的漫画《海盗》,漫画家借着人物鼓励读者,“你总有一天会变成你想成为的大人。”这给了小杰莫大的人生期待。
另一个则是教他钢琴的陈老师,在父亲责骂小杰学的慢的时候,陈老师总是很温柔的开导他,这让小杰萌生了长大要做老师的理想,想要像陈老师那样关心学生。
可这两个精神寄托,都在小杰10岁那年破碎了。
首先是画《海盗》的漫画家,因为抑郁症自杀了,漫画从此停更。
紧接着,陈老师因为教学无果,被父亲开除,又换了一位声色俱厉的男老师。
自那以后,小杰变得郁郁寡欢。
小杰想要用成绩证明自己,结果考试当天却紧张到当场呕吐。母亲赶到学校,最关心的并不是他的身体,而是想让他立刻回去考试。
因为抑郁,小杰经常失眠,所以白天上课总是无精打采。但老师并没有看出其中的端倪,只觉得他扰乱课堂秩序,勒令他罚站整堂课,小杰因此被同学们无情嘲笑。
少年的自尊,就这样一点一点地被拨碎了。
小杰希望母亲能带他去看一下精神科,母亲却立马拒绝了,认为去精神科看病的都是疯子。
小杰试图寻求帮助。
失眠的夜里,小杰总是在下铺打着手电,或者记下漫画里的“加油”,或者和玩偶对话,或者去“打扰”上铺的弟弟。
可是,漫画被父亲撕掉。
而弟弟,也只是不耐烦地回应一句:“你抱够了没有,我还想睡觉。”
小杰有个秘密基地,是一栋旧大楼的天台。
小杰常常在那里一待就是一下午,有时他会大喊:“郑有杰你这个垃圾,答应我,努力读书,将来念香港大学好不好?”
有一天,他把弟弟带去了这个天台,被人发现了。
知道自己犯错的小杰主动来到父亲的房间,并自觉地拿上了鸡毛掸子,做好了挨打的准备。
可这一次,父亲却没有打他,只是撇了小杰一眼,随后对他说了一番话。
“成就是逼出来的。”
“你长大想做个垃圾,我不会阻止你。你不是一个人才,我也不是一个教育家,你想怎样就怎样吧,我不会再打你了,打你都浪费力气。”
父亲的这番话,成了压死小杰的最后一根稻草。
那天晚上,小杰在日记本中写下了这么一段文字:
“好消息是爸爸终于不会再打自己了,坏消息是爸爸妈妈好像都很不开心。如果有一天,我离开了这个家,爸爸妈妈或许就不会离婚了,他们就能跟弟弟一家三口幸福快乐的生活。”
日记的最后,小杰写道:
“我不是什么重要的人,很快会被人遗忘……”
然后,小杰趁弟弟和父母外出旅游时,偷偷跑到了秘密基地。
他从天台上纵身一跃,告别了这个世界。
毫无疑问,《年少日记》是一部令人感到压抑的故事,尤其是出生在东亚家庭的观众,更能对小杰的童年遭遇感同身受。
很多人都在“亏欠式教育”的打压中,艰难长大成人,用剩余的生命去治疗童年的伤疤。
影片中,小杰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对不起”,但是他到底做错了什么呢?
是没能按照父母的期待成为多才多艺的学霸吗?是没能成为大律师父亲的“教育成功案例”吗?还是没能坚持活到成年去“报答”父母呢?
有人会说这样的故事,只是东亚家庭教育中的极端例子,是偶然出现的少数;也有人认为,现在的孩子太脆弱,太难教,动不动就寻死,根本没有想过死后家人怎么办?
但问题是,这些走向极端的孩子,从家庭中得到的永远都是扫兴、辱骂或者诅咒。他们在家中扮演的并不是家人,而是用于向他人炫耀的“资产”。似乎不优秀,就不值得被爱,不配活着。
而这样的极端例子,如今绝不是偶发的少数。
无论是最近发生的事情,还是电影中的故事,都是当下教育环境的缩影。
但我们要明白,读书是需要天赋的,光努力是不够的。培养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远比考大学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