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0亿!韦尔股份,彻底爆了!

看财经 2025-02-19 10:01:29

截至目前,韦尔股份年内涨幅超过40%,市值突破1800亿元。

作为半导体龙头,韦尔股份(603501.SH)的业绩逼近历史高点。

根据业绩预告显示,2024年净利润上限是33.55亿元,同比增长503.88%,高于2022年和2023年,逼近2021年的历史最高。

如果单看四季度,净利润上限是9.8亿元,已经高于2021年同期水平。

这就意味着,经过两年的调整,韦尔股份如今重回高增长轨道;那个曾经被库存压着喘不过气的半导体公司,正迎来历史性的投资机会。

从存货和经营现金流说起。

2021年,韦尔股份存货87.81亿元,同比增长66.5%;2022年,存货为123.56亿元,同比增长40.56%,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超过了60%。截至2024年3季度末,存货降至67.7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也重新降至35%左右。

至此,减值风险基本解除。

经营现金流方面。2022年和2022年,韦尔股份经营现金流分别为21.92亿元和-19.93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44.76亿元和9.9亿元。显然,盈利质量很弱,利润大多以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形式存在。

然而,2023年和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经营现金流分别达到75.37亿元和32.45亿元,大幅高于同期净利润,说明盈利质量已经大为改善。

一句话概括就是,韦尔股份已彻底翻身!

以前,韦尔股份只能是跟在索尼和三星后面做小弟,如今,直接抢占C位,把昔日大哥的饭碗给抢了。

韦尔股份爆发的背后,靠的是:国产替代+智能汽车的双重驱动,双重景气周期的改善!

先说智能手机市场。

以前,国产高端旗舰手机的图像传感器芯片大多用的是索尼和三星,国产芯片充其量只能用于副摄。但是,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国产手机厂商加大了对本土供应链的扶持。

在这样的背景下,韦尔股份杀入了高端市场。

举个例子,华为Pura70的主摄像头,用的可能不再是索尼芯片,而是韦尔股份的OV50H!这款5000万像素的“国货之光”,直接把海外巨头的饭碗砸了个稀碎。

目前,韦尔股份5000万像素产品已打入华为、小米、vivo等高端机型主摄供应链,国内高端手机CIS国产化率由2022年的5%提高至2024年的30%以上。

叠加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结束两年下滑,以及高端产品占比的提高,带动韦尔股份盈利能力的回升。

再来说智能汽车。

智能汽车的核心的逻辑是,智能驾驶渗透率快速提高,单车摄像头数量从原先的1-2颗增加至10颗以上,这些都离不开图像传感芯片。

拿比亚迪的智驾发布会为例,当比亚迪把智能驾驶功能塞进6万块的车上时,韦尔股份忍不住笑出了声。

目前,韦尔股份已经进入比亚迪(002594.SZ)、蔚来、理想等头部车企供应链。根据计划,韦尔股份计划量产1200万像素的OX12A10,将以行业首款的先发优势,抢占L3高阶智驾市场。

考虑到2025年才是智能汽车的真正元年,这块业务继2024年实现50%的增速后,2025年有望进一步提速。

再来说说研发投入和成本情况。

2021年至2023年,韦尔股份的研发费用分别为21.1亿元、24.96亿元和22.34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这个数字是19.27亿元。也就是说,研发费用率常年保持在10%以上。

毛利率方面。2024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29.61%,同比提高约8个百分点,季度毛利率重新回到了30%的上方。

这背后,都说明公司拥有出色的技术迭代和成本控制能力。

最后一个问题,股价既然涨了这么多,还有机会吗?

我们认为,戴维斯双击仍未结束!

估值层面,乍一看市盈率接近70倍,但如果按业绩快报计算的话,大概只有50倍左右,远低于半导体设计板块的平均估值;按照机构普遍预测,2024年至2026年净利润GAGR50%,PEG仅1.3。

除了智能手机和智能汽车之外,韦尔股份还布局了Ai眼镜和人形机器人市场。要知道,这可是下一个万亿风口。

总而言之,韦尔股份站起来的背后,是整个国产芯片的崛起。

0 阅读: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