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中的“神”与“仙”,一字之差,有何区别?

历史酿的酒 2023-11-03 23:20:23

“神仙”一词,是由“神”与“仙”两个字组成,而在人们的日常用词中,人们会将“神与仙”二字连用,统称“神仙”,其实“神”与“仙”是有差别的,一字之差,千差万别。

首先,从两个字各自出现的时间上看,“神”这个字更为古老,历史更加悠久。

“神”这个字,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的“金文”上,金文是青铜器时期,刻在青铜器皿上的文字,是非常古老的文字。

而“仙”这个字,最早是出现在《说文》中,是属于“小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开始“书同文,车同轨”,对当时的文字进行了改革,继而发明了“小篆”

可见,“神”这个字是在西周出现的,而“仙”这个字则是在秦朝出现的,很显然,“神”字的历史更为久远,这解释了为何组成的词语是“神仙”而不是“仙神”了,这同样能够解释为何以西周为背景的“封神演义”,不称为“封仙演义”了。

其次,这两个字的寓意不同。

每一个文字的背后,都有其蕴含的寓意 ,文字不是空穴来风,平白无故就产生的。例如“神”这个字,最早的记载是金文,是象形文字,与甲骨文非常接近。

“神”这个字,是由于“申”和“示”组成。《说文·申部》中写道:“申,神也。七月,阴气成,体自申束”,在象形文字中,“申”的形状就是自然界中闪电的形状,上古的人们认为闪电是天神在背后的操纵,代表着自然界的力量。而“示”的形状,是祭祀时用的供台、祭台的形状。由此可见,神这个字的由来,是源自人们对自然界神秘力量的敬畏与崇敬,由此可见,神代表着自然界的神灵,是先天存在的。

“仙”这个字背后的寓意,从古代的“训诂学”中能找到答案。“训诂学”是古人用来专门研究古汉语词汇含义的学科,最早起源于先秦时期,战国时期的《尔雅》一书,便是训诂学的最早经典著作。

东汉末年的文学家刘熙,是古代训诂学的集大成者之一,其有一部专门探求事物名源的著作,即《释名》,书中这般解释“仙”字:“老而不死曰仙。仙,迁也,迁入山也。故其制字人旁作山也。”,而《说文》中则解释道:“仙,长生仙去。”

从刘熙的解释中不难看出,仙是后天修炼而成的,是能够长生不老的。

最后,神是先天而定的,而仙是有等级的。

说道刘熙,不免让人联想到与其同处东汉末年的于吉,既那位在《三国演义》中被孙策所杀的道士于吉,于吉曾写下一部《太平经》,是最早的道教经典,书中将“仙”分为六个等级,写道“一为神人,二为真人,三为仙人,四为道人,五为圣人,六为贤人”

仙是有等级的,人们常说的“九仙”,便是九个等级,分别是“上、高、太、玄、天、真、神、灵、至”

当然,说法不一,例如明末清初时,王建章则在《仙术秘库》中,将仙分为“天仙、神仙、地仙、人仙、鬼仙”五个等级。

以上,便是“神仙”一词中,“神”与“仙”之间的区别。

2 阅读:520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