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病重时,写了一份10条内容的罪己诏,群臣上报孝庄请愿“不宣”,没想到孝庄竟然这样做

宛宛说 2022-08-01 16:24:39

1661年,顺治病重,他检讨了登基18年的行为,写了一份罪己诏。群臣知道后,跪求不宣。没想到,顺治亲妈孝庄却下令,“必须宣,还要再加3条。”

皇太极去世后,他的弟弟多尔衮与儿子豪格争夺皇位。

孝庄想要保护自己的儿子,就得将他推上皇位,所以她不得不和多尔衮合作,甚至因此,还让民间多了许多八卦谈资。

这样一位母亲,怎么会让天下人知道儿子犯的错,甚至还不惜火上浇油呢?

其实,顺治登基后,就不得不与母亲孝庄分开,当然这一切都是多尔衮搞的。

因为孝庄太聪明了,即便是女子,多尔衮也不得不防。

但即便这样,孝庄也没有放弃,她通过各种途径,告诉顺治韬光养晦,同时自己在暗中筹谋。

可是这一切是不能让多尔衮看出来,所以,多尔衮那个时候,虽然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摄政王,可顺治还是不得不下旨,遵他为“皇父”。

1650年,多尔衮去塞北途中,突然死亡。

13岁的顺治,就这样拿回了亲政大权。

如果不是因为一个女人的出现,可能顺治这个皇帝,还能坐得长久一些。

顺治虽然不喜欢当皇帝,但却一直兢兢业业地处理国政。

攻占南京、统一中原,废除三饷、兴利除弊,惩治贪墨、整顿吏治等,一项项举措,着实推动了清朝的发展。

但可能是亲爹皇太极光环太耀眼、亲妈孝庄太聪明、儿子康熙太出名,顺治在众星之下,就显得没那么耀眼了,但他依旧觉得没什么。

可是,这样的顺治,却在看到一个女人之后,发生了改变。

这个女人,就是后来被顺治追封为“孝献皇后”的董鄂氏。

18岁的董鄂氏,凭借自己诗书满腹、温柔大方的形象,得到了顺治的关注,不仅顺利进宫,还一下就被封了妃。

而且仅1个月后,顺治就将她晋升成了皇贵妃,这晋升速度,简直像开了挂,可见其非常受宠。

但是,18岁才入宫,这个年龄确实有些大了,所以有人翻阅史书,竟发现董鄂妃是个二婚。

但具体她的前夫是谁,还有些争议。

有一种说法是,她的前夫是个普通人,丈夫去世了,公婆就将她赶回了娘家。

还有一种说法是,她的前夫就是顺治的弟弟襄亲王。在一次宫廷聚会时,顺治对弟媳董鄂氏一见钟情,后来襄亲王突然去世,顺治就将她接进宫中。

以上2种可能,到现在人们仍存在争议。

不过,无论怎样,董鄂氏确实成了董鄂妃,还深受顺治宠爱。

董鄂妃也是很争气的,没多久,就给顺治生了个儿子。

不过,可惜的是,这个孩子出生没多久就夭折了。

董鄂妃伤心欲绝,落下了病根。

顺治很担心,只要没什么事,就去陪着她。

1660年,董鄂妃还是没能扛过病痛,撒手人寰了,顺治伤心欲绝,生了出家的念头。

孝庄知道后,气得差点晕倒,她甚至带了一杯毒酒,去劝顺治。

孝庄含泪质问顺治,“天下的女人何其多,走了董鄂妃,还有其他妃子,你为什么非要出家?!”

顺治说,“是啊,天下的女人何其多,可董鄂妃只有一个。朕只有在和她一起时,才感觉自己活着。”

孝庄一听,这是劝不回来了,但她不愿放弃。

她甚至给自己的儿子顺治跪下了,恳求他不要对不起祖宗,不要毁了这基业。

但顺治却铁了心,孝庄没辙了,她把准备的毒酒给了顺治,“喝了吧,我不能让你对不起祖宗。”

此时,在门外偷看的玄烨(顺治的儿子,就是后来的康熙),一下子冲了进来,“皇阿玛,不能喝!”

顺治看到玄烨,抱着他失声痛哭。

之后,算是消停了4个月,可没想到,顺治却病倒了,而且命不久矣。

去世前,他召集群臣,写了让玄烨继承皇位的遗诏,还写了足有10条内容的罪己诏。

群臣捧着罪己诏,不知如何处置,就去请示孝庄。

孝庄听后,深深地吸了口气,“这罪己诏,不但要明示天下,还要再加3条。”

加的这3条,分别是:1.不敬祖宗,2.不孝母后,3.内宠逾制。

说完,孝庄又提了要求,“你们要注意措辞,一定要让天下知道,皇上他是严于律己的,是楷模,是与朝廷同心同德的。”

后来经过修改,罪己诏变成了14条,并和遗诏一同公告天下。

说实话,孝庄这辈子挺难的。

她助力了丈夫皇太极,却不受宠;辅佐顺治登基,却遭到顺治怨怼;老了老了,还要扶持这自己的孙子康熙上位,并帮他铺平道路。

孝庄虽然聪慧,可她的聪慧确实有大局观的。

她将自己的聪慧,全都用在了维护清朝的基业上,帮助清朝皇室,稳固了江山。

就是不知道,孝庄尽心尽力一生,究竟想没想过自己坐上那个位置呢?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2

宛宛说

简介:将明星的故事,说给你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