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强冷笑话:陛下,你皇帝做得好好的,为啥要谋反啊?

南松聊过去历史 2025-04-08 15:15:10

公元549年,东魏相国、齐王高澄闯入皇宫,质问孝静皇帝元善见:

“陛下,我父子两代忠心耿耿,你为啥要谋反啊?”

元善见气得浑身哆嗦,心说,我可是皇帝啊,谋谁的反啊!

这则史上最强冷笑话,发生在南北朝东魏。

东魏唯一一届皇帝元善见,一生被权臣高欢父子摆布,虽曾奋力挣扎,终未逃脱被迫禅位、中毒身死的悲惨命运。

一、北魏衰亡

528年,胡太后与孝明帝元诩争权。

元诩请来北魏的“董卓”尔朱荣做为外力,从此,北魏陷入血腥的皇位更迭中。

528年到532年短短五年,就有元诩、元姑娘、元钊、元子攸、元颢、元晔、元恭、元朗、元修9位皇帝,除了前三位是胡太后的作品,其他的都是提线木偶。

而尔朱荣于528年发动的河阴之变,更是让北魏皇室成员死伤无数,有点实力的也都跑到南梁了。

其间,尔朱氏曾经的两大部下高欢、宇文泰迅速发展起来。

532年,高欢击败尔朱氏,成为北魏第一权臣,立元修为帝,权倾朝野。

同期的宇文泰,则经略关中陇西,是高欢唯一忌惮的势力。

534年7月,元修不忿高欢专权,连夜从洛阳西逃长安,投靠宇文泰。

10月,高欢见皇帝迟迟不归,干脆另立元善见为帝,迁都邺城,国号仍然是“魏”,史称东魏,北魏至此灭亡。

另一边,535年宇文泰将元修毒死,立元宝炬为帝,国号同样是“魏”,史称西魏。

天下再次呈现三国鼎立:

萧衍的南朝梁,高欢控制下的元善见的东魏,宇文泰控制下的元宝炬的西魏。

二、恪守臣礼

元善见做皇帝时只有10岁,高欢吸取了之前与元修关系不佳的教训,一直恪守臣礼。

这让元善见一度产生了错觉,真以为自己是个实权皇帝了:

献武王自病逐君之丑,事静帝礼甚恭,事无大小必以闻,可否听旨。每侍宴,俯伏上寿;帝设法会,乘辇行香,欢执香炉步从,鞠躬屏气,承望颜色,故其下奉帝莫敢不恭。

538年,为回报高欢的尊重,元善见立高欢的二女儿太原长公主高氏为皇后。

高氏对老公非常好。

在550年元善见被迫禅位后,她知道自己的兄弟高洋不会放过老公,每次吃饭时都要先尝一口,再让元善见吃。

高洋一直等了一年半多,才逮到机会,最终毒死了元善见。

三、皇帝被揍了三拳

元善见是个美男子,饱读诗书,力气也很大,能挟着石狮子跳过墙,射箭百发百中。

随着年龄慢慢增长,他开始盘算起夺回权力的事情。

547年,高欢因征战西魏不力,壮志难酬,抑郁病死,26岁的长子高澄接班。

这一年,元善见22岁,两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很快就彼此看不顺眼了。

高澄的才干一点不比父亲差,他以雷霆手段惩治勋贵土豪的贪污受贿,又击败了侯景的叛乱,文治武功样样精通。

侯景在东魏没造反成功,又跑到南梁创业,着实疯狂,居然还当了4个月的皇帝。

英姿勃发的高澄认为,是时候取代元善见了。

元善见也认为,如果再不除掉高澄,自己小命难保。

549年,声名达到巅峰的高澄,在几乎所有人的心里,已经是下一任皇帝了。

一天,高澄与元善见喝酒,端起酒杯说:

“来,陛下请喝一杯。”

元善见被积压的憋屈突然爆发,怒斥道:

“自古以来亡国是常事,我也没什么办法!”

高澄大怒,心想,这是给你脸了,回头对亲信崔季舒说:

“给我揍这个狗皇帝!”

崔季舒上前就是三拳,打完后,高澄拂袖而去,留下元善见惊愕万分地站在那里。

这样活着,还不如死了!

元善见决心奋力一搏。

四、没听说过皇帝谋反大臣的

然而,元善见既没兵,又没亲信,只好和可怜的几位忠臣商量了个刺杀的办法:

从皇宫挖地道,一直挖到高澄家里!

这可是好几十里啊,很快就被高澄发现了。

于是,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段冷笑话。

这件事,到北宋司马光写《资治通鉴》时,给加了不少色彩。

元善见面对飞扬跋扈的高澄,反驳道:

“自古唯闻臣反君,不闻君反臣。王自欲反,何乃责我!我杀王则社稷安,不杀则灭亡无日,我身且不暇惜,况于妃嫔!必欲弑逆,缓速在王!”

不难看出,司马光是认同元善见这个正统皇帝的。

高澄刚得瑟完没多久,就被府中的一个厨子兰京给刺杀了,死在了元善见的前头。

兰京是南梁俘虏,多次请求以重金赎身,却遭到高澄拒绝,一怒之下,就把人给捅了。

元善见闻听,哈哈大笑:

“大将军今死,似是天意,威权当复归帝室矣!”

笑声未落,门外忽然有人奏道:

“微臣高洋,有事要去晋阳一趟!”

宫门外,呼啦啦列着200名披甲军士。

元善见颓然坐倒。

他才24岁,却已近夕阳。

八个月后,550年5月,元善见禅位高洋。

557年,西魏恭帝拓跋廓禅位宇文觉。

同年10月,梁敬帝萧方智禅位陈霸先。

又一版新三国上线:

北齐高洋,北周宇文觉,南陈陈霸先。

(文字原创,网图侵删)

自评:拓跋家的傀儡皇帝,有很多不想躺平的:北魏元子攸、元恭、元修,东魏元善见,西魏元钦。

0 阅读: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