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年代非常吃香的10类手艺人,曾经的座上宾,现在却很少遇到

渣叔罗影的人生 2023-11-24 23:29:13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文 | 渣叔

编辑 | 渣叔

前言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这是一句流传着很久的至理名言,激励了许多人为了梦想而奋斗,靠自己的双手创造一个美好的生活。

六七十年代,那个科技还不发达的时代,我国民间曾有这样10类手艺人,他们凭借着各自的本事,成为各个家庭的座上宾,一人便可养活一家人。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手艺人却逐渐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消失不见了,甚至有的已经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那么,这10类民间手艺人都有哪些?你见过几个?

第一个 补锅匠

“补锅哦,生铁补锅哦,有搪瓷脸盆、鼎锅、菜锅,要补的啵。”

这曾经是响彻大街小巷如同起床号般的吆喝声,只要吆喝一响,人们就知道补锅的来了,他们就会陆续拿着自己家中需要补的锅盆出门,排着队等着补锅师修补。

六七十年代,由于生产力不足,物质匮乏,打造一口锅的成本相对较高,而修补的成本则要低得多,于是补锅便在当时十分的吃香,补锅匠们可以靠着这门手艺,可以养活一家老小。

不管锅多烂,盆多破,在师傅“丁丁当当”的一番操作下,迎来新生,再使用上三年五载都不在话下,对于老百姓而言,确实是省了一笔不小的开支。

后来,随着人们生活不断提高,手里的票子也多了起来,便开始在家中摆放着各种各样的锅子,用坏便立马换新的,都懒得去修补了,也正是在这种观念下,补锅匠这个手艺人逐渐失去了市场,也随之渐渐地从人们的视野里消失。

第二个 磨刀匠

“戗菜刀,磨剪子嘞!”

这一吆喝声曾经响彻大江南北,老一辈人都知道,上世纪六七八十年,磨刀匠这个行业特别红火。

伴随着响亮而清脆的吆喝声,磨刀匠肩扛一条长板凳走街串巷,承载着一代人的回忆,每当人们听到吆喝声,便自觉地拿着菜刀、剪刀前来,磨刀匠一见人来,就将自己的行头摆好,一个长板凳、两块磨刀石、还有一个水铁罐是他一成不变的行头。

准备就绪后,伴随着那一声吆喝,刀刃开始在磨刀石上反复摩擦,磨刀匠会先用砂砖粗磨,后又用油石细磨,最后用招牌动作——将刃口放在指甲上一试来收尾。

在磨刀匠的一番操作下,刀刃变得油光闪亮又锋利好用,切菜剁肉十分顺畅,剪纸裁布流畅无比。

如今,时代变了,曾经红火的手艺也不再吃香,这些年磨刀的用户越来越少,那句吆喝声也随之消失在人海当中。

第三个 锯匠

锯匠是指那些锯木头的师傅,他们主要与树木打交道,在机械化不发达年代,盖房子用的木材、做家具用的头材等都离不开锯匠师傅的付出。

他们将树木锯成木匠们所需要的各种不同尺寸、不同厚度的一些木板,以及盖房子所用的木材,这样木匠才能够制作家具,工人才能盖起房子,进而为我们所使用。

而锯木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力气活,一根根树木在他们手中要锯成一块块的木板,他们一般两人配合,将要锯的木头固定扎好的架子上,然后拿着一条又长又大的锯子,从一头开始锯。

之后,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开始使用一些锯木机来锯木头,不仅效率快,而且平整得多,渐渐地,锯匠也就被机器所代替,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

第四个 铁匠

铁匠是一门古老的职业,“半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千锤百炼人”,正是他们真实写照,他们以铁为原料,靠一把小小的铁锤打造出各式各样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来养家糊口。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时候还没有能够批量化生产人们日常所需铁制品的机器,这些铁制用品都得靠铁匠们挥汗如雨地打出来,走在街头上便会经常听到精铁演奏的交响乐。

他们在火炉旁挥洒汗水,抡起锤子,叮叮当当的声音瞬间充斥在整个铁匠铺里,经过一番精铁交战后,烧红的铁块在他们手中变成了各式各样的生产生活所必需的工具。

如今,铁制品加工厂机器化生产实现批量化,效率更加高效,很难再听到那样富有节奏的敲击声。

第五个 铜匠

铜匠并非进行冶炼浇注的手艺人,而是以铜板或铜片为原材料,用锤子等工具进行反复敲打,制造出诸如铜壶、铜锅、铜管等各种器件和修理各种铜器的人,并且还在旧日手工匠作行当“九佬十八匠”里占有一席之地。

而铜匠们又分为游方铜匠和驻店铜匠两种,前者以修修补补为主,后者则除修补外,还会接铸造铜器的活。

游方铜匠跟补锅匠一样游街串巷,身上的铜串子既是他的行当招牌,那叮铃铃的铜串声,也算是他的特色吆喝声,人们一听到铜串声,就知道他来了,有需要的便会拿着家中铜器来修补,铜匠便席地为铺,开始了一天工作。

同补锅匠一样,随着社会的发展,也消失在人们的视野当中。

第六个 石匠

石匠是从事采集石料和宝石原料,并将石料加工成产品的手工业者,是历史传承时间最长最久的职业,也是一个十分辛苦的职业。

他们大都在野外作业,风餐露宿,每一块石头出来都要经过千锤万凿,敲敲打打,磨磨砺砺,而石匠的工具很简单,就是锤、凿、尺、墨斗。

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农村的石匠可是人们劳动生产中不能缺少的,他们仅仅凭着自己那双有力的双手和借助那些简单的工具,就捶打出生活的一切,也捶打出那个年代农村大部分的基础建设。

比如说,以前农村建房的石头,家门前的堡坎,家中的石地坪、石壁、石柱、碌盘、石磨、捣日、石狮子和碑文铭记,有钱人家门口的装饰石雕等等......全是石匠一锤一锤凿出来的。

如今,随着时代的变化,许多石头制品不再使用或者有了替代物,盖房修路修桥也用上了水泥,钢筋混凝土,而开山凿石也有了重型机械作业,使得石匠不再那么重要,渐渐地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

第七个 剃头匠

剃头匠是中国民间的古老职业,手艺精湛,历史悠久。

在理发店没有兴起的年代,他们是随叫随到的“托尼老师”,没有固定店铺,每天走街串巷,还管上门服务。

剃头匠没有现在理发师那么多款式的剪刀和电推子,仅凭梳子,推子,剪刀,毛刷还有剃刀,用娴熟的手法给顾客进行一条龙服务。

理发、刮脸、修面、刮胡子、剪鼻毛和采耳,一套下来让来往之客面目一新、耳鼻清畅,精湛的手艺向人们诉说着:其实并不是万事开“头”难。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改变,剃头匠逐渐被理发师所替代,尽管还有一些剃头匠苦苦坚持,但属于他们时代已经过去了。

第八个 篾匠

篾匠也是一门古老的职业,他们用精湛的手艺将一根完整的竹子弄成各种各样的篾,而在过去,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会用到很多篾制用品,比如洗菜用的竹篮、竹筐,挑东西的篓筐,筛东西用的筛子和簸箕,以及夏天纳凉的竹席等。

而篾匠手艺还是一门细致活,特别注重基本功,而基本功主要包括:砍、锯、切、剖、拉、撬、编、织、削、磨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一步砍,也是劈篾,可以将一根完整的竹子弄成各种各样的篾。

然而,篾匠对很多年轻人来说,这是个陌生的词语,因为随着塑料制品的出现与普及,以及不锈钢制品的应用,使得篾制品在日常生活中逐渐被淘汰,而与之息息相关的篾匠也日渐没落。

不过,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篾制品又有了一定的市场,篾制工艺品也很受人们的欢迎,想必篾匠将会迎来新生。

第九个 钉秤匠

钉秤匠俗称制秤人,这里说的是传统的木杆秤,而钉秤匠自古以来就是高级手艺人。

在“斤斤计较”之间,付出了他们的青春和汗水,精细制作,毫厘必究,只为手艺人那份承诺——“公平”,年复一年,青丝变白发,不变的是那份公道,在称杆子上,也是在人心上。

在电子台秤没有出现之前,街头的小商小贩以及普通人家中大多使用的就是杆秤,杆秤也非常迎合流动商贩的需要。

并且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钉秤行业还迎来最辉煌的时期,一般钉秤匠一天能钉出三五杆秤,这让钉秤匠也成为当时最火的手艺人之一。

然而,每个行业都有蛀虫,就有那一些缺德者在秤纽秤砣上作弊,甚至有一些黑心商人请手艺人们做“亏心秤”,有一些禁不起金钱诱惑的钉秤匠便做出了道德沦丧的事情,这都影响了杆秤的声誉。

之后,随着台秤、托盘秤以及电子秤的相继问世,钉秤的生意渐渐出现了日落西山的现象,木杆秤也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随之,会这门手艺的人也不多了。

第十个 锔碗匠

锔碗匠也是曾经活跃于街头巷尾的手艺人,老百姓称他们为“锔盆锔碗锔大缸的”。

他们一般担着挑子走街串巷,挑子上常有风箱、小炉子、板凳、锤子,以及钻子,而在担子一头挂着小铜锣和铅“疙瘩锤”,走起路来一晃就叮当作响,省得总吆喝,人们一听铜锣叮当声,就知道锔碗匠来了,纷纷拿来要锔的东西。

过去的老百姓,打破了碗,盆漏了,都舍不得扔掉,便会找锔碗匠锔一下接着用,这种手艺,虽不是什么尖端的绝技,却也能给普通面姓家节省不少买新碗新盆的钱。

手艺人会先将打破的碗片拼接起来,并用线并用线扎缚固定,然后,用金刚钻在瓷碗外壁接缝两侧分别钻出几个小孔,紧接着用小槌将钉子细心打入小孔中,最后,在打钉的地方涂上一种特制的白色灰膏,再用布擦拭,抹去多余的灰膏,这一下便完成了工序。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锔碗挑子基本上已经在街头绝迹了,年纪稍大的人,还能回忆起他们的吆喝声和小锣叮当的响声。

结语

以上就是六七十年代非常吃香的10类民间手艺人,个个都让人怀念。

时代在进步,人们的生活也变得丰富,然而那些精美绝伦的老手艺,却在新世纪前进大潮中渐渐远去,有些早已失传。

而有些只能在小城市,才能找到他们的踪迹。

那么你知道的还有哪些呢?

在阅读此文后,烦请您关注+评论,方便后续事件有新的进展能够让您迅速关注
0 阅读:0

渣叔罗影的人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