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轻拂,细雨如丝,淅沥沥地滋润着大地。春色如许,入梦而来,没有激昂的喧嚣,亦无悲切的叹息,只需饮一盏清茶,心便醉了;望一眼花开,愁便散了。春天的禅意,如同自性的光明,悄然融于万物,润物无声,却唤醒了生命的潜能。人生如春,自在如禅,时光流转间,唯有放下执着,方能体悟无常中的永恒。
光阴似笔,勾勒浮生;岁月如歌,浅吟低唱。春天的花种,蕴藏着一束花的全部可能,待雨露滋养、阳光普照,便绽放成现实的绚烂。“一颗花种本身就是一束花”,我们的佛性亦如这花种,潜藏于肉身与精神的交融之中。自性的光明与肉身相融,恰如面粉与白糖,难分彼此。
修行,便是将这光明从世俗的缠缚中分离出来,养生不过是明心见性的副产品。春天的生机启示我们,生命的绽放无需外求,只需顺应自然的节奏,静静地觉察内心的清明。
老子云:“夫唯不争,故无尤。”春天的万物,从不争艳,却各有其美。桃花灼灼,柳丝袅袅,皆因顺应天时,毫无矫揉造作。人生亦然,若能明了天地运行的道理,洞悉来处与去处,便能放下嗔恨与执着,不与人争胜,不为物所累。
邵雍《击壤集》中“乐见善人,乐见善事”的教诲,如春风化雨,提醒我们以兰花之香的心态,喜悦于他人的善行,感恩于世间的美好。如此,心湖澄净,烦恼自消,灾祸不生。
春天的禅意,在于无常中的自在。时光的渡船从不停留,喜怒哀乐皆是驿站的风景。脆弱如初生的嫩芽,终将在风雨中百炼成钢。真我非有非无,非色非空,是一场意识的舞蹈,是精神与物质的共鸣。心若自在,身便轻盈;气若充满,寿而健矣。春雨滋润万物,亦润泽心田,身体与心灵如一体两面,相辅相成。
心态清明,身体自康;心怀喜悦,岁月自温柔。
愿我们如春天的花种,在内在佛性的驱动下,在外在因缘的滋养中,绽放独一无二的光彩。愿所有美好,如春花般如约而至;愿开心成为习惯,如春风般常驻心间。人生小目标,不过是气充满,身轻松,心自在,寿而健。于春光中漫步,聆听禅音,赏一树花开,听一曲心静,便是生命的圆满。
乙巳年4月21日静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