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人说,凡事莫要攀缘,一直理解攀缘即是攀附权贵,之前看到攀缘之人颇不觉得,如今心如明镜见怪不怪,时刻提醒自己一切都是幻相使然。坦然接受面对不住不染就好。当然,生活中攀缘之心人皆有之,这便是人性的弱点。故而每一个当下都是修行。(此时正是修行时)
攀缘其实更隐喻修行中的内涵深意。在修行语境中,“攀缘”的内涵远比世俗理解的“攀附权贵”更为深刻,近日在坐中深深体悟到,有攀缘心。
攀善缘:执着行善功德;
攀法缘:贪恋修行境界;
攀佛缘:偶像崇拜依赖;
时觉攀缘本空,迷时被藤缠,悟时藤化龙。正如《圆觉经》云:“知幻即离,不作方便”
最终极的修行是超越自我的执念,无修之修!饥来吃饭困时眠:洗碗时知水温,弹琴时觉指动 。
修行中常听有人在修白骨关:“百花丛中过不沾身,见美色知是白骨,闻赞誉如听风声 ”感叹凤毛麟角几人能奉行。究竟是风动、帆动还是仁者的心动。值得深思启悟。有人说攀缘即般若,烦恼即菩提,真正的修行不在深山避世,而在日常生活中觉察,茶余饭后中悟禅,若能于每个起心动念处,照见攀缘的虚妄性,则穿衣吃饭、行住坐卧,无非不二法门。
正如赵州禅师所言:“大道透长安”——解脱不在远方,就在此刻截断攀缘处。
每日感悟与师兄法侣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