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我们都会迎来端午节。
作为传统节日,这一天有很多习俗和讲究,从拜神祭祖到划龙舟,从佩戴香囊到吃粽子,可谓五花八门。
除了这些大场面的活动之外,还有一些流传下来的“口传宝”,如“家有三色菜,郎中不用来”的说法,这句话似乎充满了智慧的积淀。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三色菜”,聊聊奶奶说的究竟到底有何讲究。
三色菜之一:茭白的简单炒法每年端午节前,奶奶总会去市场买茭白回来。
她坚持认为,茭白的白色能驱邪避恶,还能让家人平安健康。
“白茭炒肉末”是奶奶的拿手好菜。
具体怎么做呢?
先准备三根新鲜的茭白,切成薄片之后再切成细丝,再来个青椒、红椒,分别去籽切成细丝装入盘子。
再准备两根小香葱切段,大蒜切片,生姜切丝。
最后抓点梅花肉剁成肉末。
起油锅,油热之后把肉末放进去炒散,油汁出来后放姜蒜炒香。
然后把茭白放进来一起翻炒,炒至断生,加青红辣椒,放盐、胡椒粉、生抽、鸡精,大火翻炒均匀,就可以出锅了。
听起来是不是很简单?
奶奶每次炒这道菜的时候,都会说:“白色食物能清热解毒,有助于消化。”虽然这些话放在今天听来好像有点玄乎,但当时我总是深信不疑。
红苋菜的美味汤做法说到红色的蔬菜,奶奶会提到红苋菜。
这种蔬菜营养丰富,她认为能补血益气,非常适合端午节吃。
具体来说,先把红苋菜清洗干净,控干水分。
锅里水开后,加一勺盐和一点油,把苋菜放进去焯水,50秒左右捞出备用。
另一边起锅倒入菜籽油,油热后下肉片炒至变色,再加蒜片和切成块的皮蛋,小火翻炒出香味,加一碗开水,煮两分钟后放入焯过水的苋菜。
最后加盐和鸡精,再煮半分钟就可以了。
奶奶每次做完这道汤都会端详一会儿,笑着说:“这汤,颜色红红的,喝了身体也会暖暖的。
这时候我们一家围坐在一起,喝上一口这热汤,整个屋子都显得格外温馨。
黄鳝和韭菜的完美结合端午节的“三色菜”里还少不了黄鳝。
奶奶说,黄鳝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在夏天吃还能健脾补虚。
黄鳝韭菜汤也是奶奶的拿手菜。
准备去骨去头的黄鳝处理好后清洗干净;然后切韭菜,切成两到三厘米长的段;生姜切丝备用。
锅里放油,油热后先炒黄鳝炒至变色,加料酒去腥,再加一大碗矿泉水煮开,黄鳝全部熟了后加盐、鸡精、胡椒粉,最后放韭菜稍微煮一下即可。
这道汤看似简单,但每次喝起来都能感觉到鲜香四溢。
韭菜有那种特殊的香味,加上黄鳝的鲜美,真的是一种享受。
聊完这三道“三色菜”,你是不是也对它们有了一点心动?
奶奶那一辈的人流行用食物医治身体,虽然现在看来有些迷信,但这背后的道理却有几分不错。
或许正是这些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俗语和习俗,才让节日变得更加有意义。
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这些“三色菜”或许就是老一辈人祈求健康和幸福的另一种方式。
无论我们是否相信这些说法,端午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重要的是一家人在一起,吃上一顿热乎乎的家常菜,聊聊家常,感受那份温暖和平静。
希望在即将到来的端午节,你和家人也能吃到这样的“三色菜”,感受到那份难得的温馨和健康。
让我们一起传承这些习俗,过一个难忘的端午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