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今年“七普人口数据”公布,尤其是全面放开三胎之后,人口话题的热度一直居高不下。
在这种情况下,婴幼儿相关行业更加受到关注。
10月14日,主营母婴童商品的孩子王,在A股创业板上市。
上市当天,孩子王(301078.SZ)股价大涨超过300%,一时间无光无限。
不过在表面风光的背后,掩盖不了孩子王在资本市场的遇冷。这次上市,孩子王原本计划首发募资24.49亿,但实际上才募资6.28亿,比计划募资金额少了18亿以上,募资缩水高达74%。
前些年,孩子王就进入了资本市场,不过是在流动性很差的新三板。由于流动性等问题,很多在新三板挂牌的公司都选择了退出。孩子王也不例外,2018年公司从新三板退出,三年后的现在,在创业板挂牌上市。
募资缩水的孩子王,在上市第一天股价就成为最高点。10月27日,孩子王大跌12.88%,短线走势彻底走坏;28日,孩子王又下跌了近4%,市值跌破180亿。
重资产,赚钱能力低下
从首发上市募资大幅缩水,到股价短期大跌,孩子王如此被资本市场冷落,是不是与自身的基本面“硬伤”有关系呢?
孩子王于2009年成立于南京,创始人是汪建国。公司的主营业务是母婴童商品零售及增值服务,为准妈妈及14岁以下婴童提供一站式购物和全方位成长服务。
孩子王的经营模式,是在全国各城市的商业综合体里面,租赁面积超大的门店,售卖商品和服务。
以孩子王第一家开在南京万达广场的门店为例,其面积达到了惊人的8000平方米,如同一个巨大的“母婴商业综合体”。连万达老板、前首富王健林都问汪建国,为什么母婴店搞成这么大的面积。
汪建国之所以搞大店模式,其思路是做成一个集孕产妇、婴童乐园、互动活动、育儿服务于一体的商业空间。
这种“母婴版商业综合体”的思路,在行业内是独一份的,其优势就是店铺面积大,单位面积的租金低,而且店面大能够显示出公司的强大实力,吸引消费能力强的年轻父母。
最近几年,孩子王开启高速扩张的模式,截至2020年底,在全国开设了434家门店。2018-2020年,门店净增数量分别为45家、94家、82家。
2020年以来的疫情,对线上零售冲击很大,这让孩子王的营收增速从2019年的23.56%急速降低到2020年的1.37%。
2021年上半年,孩子王营收44.4亿元,同比增长15.39%;但净利润为1.6亿元,下降了3.69%。
如果再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孩子王今年上半年净利润仅有1.2亿元,同比下降11.34%。
我们就按照孩子王有400家门店来计算,1.2亿的扣非净利润意味着每家门店半年的扣非净利润仅有30万元。
我们经常会在网上看到一些摆地摊、开炸鸡店、种蔬菜大棚年入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消息,孩子王这可是动辄几千平米的超大门店,如此利润水平,实在是过于低下。
赚钱能力不行,孩子王当然不会被资本市场看好。
卖奶粉,还是好生意吗?
孩子王主要卖的产品是奶粉、零食、孕妇童鞋服装、纸尿裤、洗护用品、玩具、婴童车床椅等。这些商品里,奶粉的比重非常大,是第一权重。
2017年时,奶粉收入占孩子王的43.34%,到2020年增长到51%以上。可以这么说,孩子王的本质是在城市商业综合体里开的大型奶粉门店。
影响婴幼儿奶粉销量的最大因素一目了然,那就是新出生人口数量。
以安徽为例,安徽省的人口数据库统计,2017-2021年,全省出生人口分别为98.4万、86.5万、76.6万、64.5万、53万(预测),年增长率为-12.1%、-11.4%、-15.8%,-17.8%,整体呈断崖式下降趋势。
而且,安徽的这种新出生人口显著下滑并非孤例。2017-2020年,全国新出生人口分别为1723万、1523万、1465万、1003万。
受新出生人口下滑等因素影响,主营婴幼儿奶粉的港股上市公司中国飞鹤,在年内股价从25港元以上跌到了目前的不到13港元,股价腰斩!
所以一半业务依靠奶粉的孩子王,在新增出生人口减少的大背景下,大概率没什么成长性,就算开再多的门店,恐怕也无济于事。
况且,孩子王门店里卖的几乎都是代售奶粉品牌,自主品牌的匮乏,让孩子王更像是个缺乏品牌价值的杂货铺。没有品牌效应,孩子王的估值自然高不了。
此外,孩子王销售商品的质量问题也饱受诟病。这点孩子王在招股说明书中也有披露,公司因为销售不合格产品多次受到处罚,其中2019年有12项处罚,2020年有16项处罚。
疑点重重的券商看多研报
高成本、低利润是孩子王的基本面,然而有券商还对其发布看多报告。
10月28日,天风证券发布研报称,首次给予孩子王增持评级,目标价为22.5元。
天风证券的看多理由如下,其实这些理由仔细分析逻辑都比较空洞,站不住脚。
比如第一条的实体门店覆盖全国三分之二版图,请问什么时候开店多就成了股价涨的理由了?一些房地产商在全国各地都造房子,但股价都跌成什么样了。
再比如第三条的容易获得消费者信赖,前文已经说了,孩子王多次销售不合格产品被处罚了,而且2020年跟2019年比,被处罚的次数更多,这还能被信赖吗?
还有第四条的预计2024年母婴市场规模可达7.6万亿,这是怎么估计出来的,能不能给出具体详实的分析依据?
笔者个人是比较怀疑这个7.6万亿的,因为根据Mob Data的数据显示,在2018年我国母婴市场规模为3.02万亿元。在新出生人口下滑的大背景下,2024年拿什么达到7.6万亿呢?
注意天风证券发布这个研报的时间点,是在这两天孩子王股价大跌之后,“紧急救火”的意味十分明显。
按照天风证券22.5元的目标价,孩子王得在目前股价基础上大涨36%才行,这个难度可着实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