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换帅了,饶校长为何没把首医带进双一流,原因何在?

凡尔赛百态 2025-03-22 01:31:59

首都医科大学校长要换人了。

饶校长要卸任了。

饶校长在任期最遗憾的事,应该就是没把首医带进双一流。

两轮双一流,中医药大学和广州医科大学都上车了,作为国内实力top2的独立建制医科大学,居然无缘双一流。

首都医科大学的高考录取分数线是985的分数,临床医学获得A类,连这也进不去双一流。

有点说不过去啊!

其实这跟饶校还是有点关系的。

清华北大双一流学科是自定,不可能不给医学类专业的。

协和作为国内老大哥,一大堆医学专业双一流 但是医学学科双一流全国一共就那几个名额,总不能都给一个地方。

取舍呗,那就委屈委屈首医了。

就目前的双一流名单来看,并不是排名靠前就能上,而且前面几个,中间几个,后面几个。

给清华北大协和是因为他们不是双一流。

首都医不是实力不够,是待错了地方。

饶最初为啥火线调到首医当校长,这是一件一言难尽的往事,涉及北航首医清华三角恋。

饶炮轰了三个学校,但北大是躺枪的,协和是陪跑的,真正轰的是清华。

为啥轰清华,因为清华公卫的确打酱油。

但打酱油的现在要建牛逼哄哄医学院,所以过来抢资源。

名额被打酱油的挤掉,确实气炸。

但这不是全部原因。

清华的医学院近年来一直处于一个较为尴尬的境地,其临床水平与清华大学的整体地位存在显著差距,而且从现状来看,想要把自己的医院建设得很好并非易事。

临床医学是一个相当特殊的学科,要想有所发展需要深厚的积累,没有几十年时间是难以达成的。

然而公共卫生与基础医学却有所不同,只要引入一些权威专家,提供充足的资金,整合校内其他学科资源并给予支持,就能很快取得发展。

建设清华公卫的关键不在于公卫本身有多强大,而是要借助公卫将清华其他优势学科的资源引入研究中。

清华公卫的水平确实比不上首医,因为发展的时间短,学科体系还不完善。

这也是饶为首医叫冤的原因。

饶的卸任,其实并非出乎意料,因为像吕和尚丰等人,也都未满任期就被迫离开。

他们之所以会如此下场,无非是因为他们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

京城首医的名声日益响亮,越来越多的人对其虎视眈眈。

在这样的环境下,那些过于正直的人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

无论是谁在行政岗位上,都无法避免利益交换的存在。

当这些利益交换处理不当时,就会引发冲突。

而一旦出现冲突,就会有势力想要消除制造冲突的人。

对于尚校长,或许并不了解他的为人,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对科研工作充满热情,尤其是他在中医药学院和卫管学院的贡献。

他曾经在一次大会上提出过一些学生们关心的问题,比如反对形式主义等。

记得他曾说过:“一个会议应该简短到让人不想去洗手间。”

据悉,尚并非被免职,而是主动请辞。

相较于前两任校长,饶的改革步伐显得较为保守。

2019年饶接任之初,校内外对他寄予厚望,无论是他的学术背景还是他在北大的改革举措,都彰显着他作为教育实干家的风范。

然而,担任首医大校长后,饶似乎在首医大“隐身”了,他的主要精力仍旧放在北大、北脑所及个人事务上。

尽管他在首医的时间并不少,却大多花在巡视、会议和探望上。

饶重视北京市对首医强调临床的看法,因此首医的发展也主要集中在临床上。

与注重基础、强调临床的前任相比,这一策略显得有些片面。

他并未给首医带来实质性的重大改变。

自二十载前老八校由卫生部转交教育部管理起,医学教育的主导权便基本握于教育部之手。

无论是清华与协和之间的纠葛,郑大一附院挖人卫生部门无力管辖,还是首医虽实力不俗却沦为“四非”院校,亦或是医生论文、基金、国自然等要求,实则皆是二十年前院校合并与上级主管部门变更为教育部后趋势的延续。

以论文数量评定职称,使得论文与个人职业升迁、职务晋升紧密相连。

若对论文造假追责不力,仅给予行政处分,论文造假之风必将愈演愈烈,且涉及级别会越来越高。

目前学术界的最大弊端在于跑资金、跑项目,学术带头人如同老板,实验及基础工作皆由助手学生完成,导致学术研究质量下滑,造假现象频发,浮躁不安的风气盛行已久。

就像少数经济学家忙于成为网红捞金,无心钻研学术,文章流于形式,追逐热点。

许多老师只追求论文发表数量,全然不顾质量。

首医、华西、湘雅、南方医、南医的临床医学都没有双一流。

但华西和南医至少还有别的学科是啊。

首医临床不如郑大和广州医么?

首医的呼吸是有朝阳医院和一部分中日友好的,也没被落下太多吧。

其他专科也有六七个个国内前十或顶尖的。

而饶校也得罪了很多人,导致首医在学科评估中吃亏。

闹成这样,只能说首医甘于奉献,不求回报,雅俗不赏。

各位对此有何看法?

2 阅读:1784
评论列表
  • 2025-04-16 08:06

    一有权利都忙着搞钱呢,其他的算个啥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