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底至1964年初,周总理率领中国代表团出访亚非欧14国,开启了新中国领导人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外交出访。
那么,周总理当时为什么要准备如此漫长的外交行程,这对新中国打开外交突破又有什么意义呢?
周恩来
毛泽东如何从美苏印“缝隙”中打开新局面?
时间来到上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彼时新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一方面,新中国受到世界两极美国和苏联的敌视,中苏意识形态之争愈演愈烈;另一方面,对印自卫反击战结束后,身为不结盟运动领袖的印度开始煽动亚非拉诸国在国际舞台上孤立新中国。
针对新中国愈发不利的国际环境,毛泽东敏锐注意到在美苏印三国之间还存在着“两个中间地带”,即反对被美国控制的欧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及希望摆脱美苏控制的亚非拉经济落后国家。
1962年被解放军俘虏的印度士兵
上世纪60年代,西方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正加速崩溃,彼时获得独立的非洲国家已经有30多个,其中12个与新中国建交。不过由于历史因素,这些非洲国家对中国不够了解,中国与非洲国家的交往也并不多。
于是毛泽东当即作出指示,“我们应当从战略需要出发,对‘第二个中间地带’给予最大的支持并联合它们”。
所以,发展与亚非拉,尤其是与非洲国家的关系,成为当时新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方向之一。
周总理专机在开罗降落,老朋友为何没有来接机?
1963年12月13日,带着毛主席的嘱托,以周总理、陈毅副总理为代表的中国外交使团开启了访问亚非欧14国之行,重点放在了访问非洲10国。
阿拉伯联合共和国是周总理出访的第一站。但令人始料未及的是,当中国专机在开罗机场降落时,被周总理视为老朋友的纳赛尔却没有来接机。
周总理和纳赛尔相识于1955年的万隆会议,两人初次会晤时就一见如故。纳赛尔曾尊称周总理为“亲爱的朋友”,周总理也表示,“在外交方面,他有两个终生朋友,一个是西哈努克亲王,另一个就是纳赛尔。”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纳赛尔没有前来接机呢?
随周总理出访的中国官员代表
原来,当时纳赛尔正在与苏联就建造阿斯旺水坝所需的贷款进行谈判,苏联大使以此为理由要挟纳赛尔不能与中国表现得过于亲近。
在欢迎宴会上,纳赛尔向周总理解释了他为何没能到机场迎接,希望获得周总理谅解,随后他还热情招待了中国使团:纳赛尔不仅亲自将一枚“共和国勋章”挂在周总理胸前,还号召在场官员向周总理等中方代表致敬。
周总理办公室主任童小鹏回忆说,纳赛尔对周总理的欢迎场面无可挑剔,“他对中国人民是友好的,对周总理也非常尊敬”。
在访问开罗期间,周总理与纳赛尔举行了三次长谈。其中针对纳赛尔对中美关系的困惑不解,周总理作出了详细解释,说中美关系不好的责任不在中国,而是美军舰机屡屡侵犯中国领空领海,“新中国受到美国包围和敌视,中国人民不得不反美,但我们与美国人民是友好的”。
周总理与纳赛尔
中国使团的到访,以及周总理与纳赛尔的会晤加深了埃及(阿联)人民对中国的了解,当与周总理的谈话结束时,纳赛尔仍觉得意犹未尽。
在接下来的出访行程中,周总理始终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任何到访国家都展示出中国平等尊重、真诚相待的态度。
中国使团访问非洲诸国,周总理的风度让人叹服
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曾向周总理询问东方国家如何看待君主制,他很担心君主制在摩洛哥的未来。
外交经验丰富的周总理则幽默地说道:“亚洲有个西哈努克亲王,或许你们可以组成一个国王委员会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引起了在场政要的欢笑——周总理这个答复听起来没有正面回答哈桑二世的问题,实际上却在表达中国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原则。
在接下来的会谈中,周总理又向哈桑二世阐述了中国愿与各国平等友好相处、相互尊重的外交立场,使哈桑二世对中国外交政策有了深刻了解。
1964年周总理访问加纳,并会见总统恩克鲁玛
1964年周总理一行启程访问加纳,但当时加纳方面却传出其总统恩克鲁玛遇刺受伤的消息,由此引发的动荡局势让中国代表团深感不安。
但周总理却一锤定音:“我们不能因为人家遇到困难就取消访问,这是对加纳不尊重不支持,越是困难的时候,我们越要去支持,患难才见真诚”。
最终在周总理的坚持下,中国代表团如期抵达加纳——这种不顾风险、为东道主着想的风度深深打动了恩克鲁玛,他将周总理称为“加纳人民最好的朋友”,周总理的来访“是外国领导人对加纳访问中最好的一次”。
周总理这次对亚非欧14国的访问,共历时72天,是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领导人出访国家最多、路途最远的一次外交行动,掀开了中国与亚非欧诸国关系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