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通常说“五脏六腑”,那六腑是什么?大多数人是不知道的。通常只能说全五腑—胃、大肠、小肠、膀胱、胆。还有一腑,就是三焦。那么三焦具体指什么呢?

三焦具体是指什么?
「三焦」没有一个确切的具体器官与之相对应,位于躯体和脏腑之间的空腔,包含胸腔和腹腔,是一个大腑,具有“孤府”之称。
人体的其他脏腑器官均分布于三焦之中,将躯干划分为三部分,如下:
上焦:指横膈以上内脏器官,包括心、肺。
上焦如雾,形容上焦心肺敷布气血,犹如雾露弥漫之状,灌溉并温养全身脏腑组织。
中焦:指横膈以下至脐内脏器官,包括脾、胃。
中焦如沤,形容中焦脾胃腐熟、运化水谷,进而化生气血。
下焦:指脐以下至二阴部位,包括肝、肾、大小肠、膀胱、女子胞等。
下焦如渎,说的是下焦的主要生理功能为传导糟粕,排泄二便。

三焦不通会引起哪些疾病?
三焦理周身之气,是人体五脏六腑的首领,三焦与人体内分泌系统和微循环血管网有密切联系。三焦不通,是各种慢性病根源。
上焦不通上焦不通,会出现胸闷、气短、憋气,表现为咳喘,导致各种肺病、心脏病,如冠心病、慢支、哮喘以及心绞痛等病症。
中焦不通主要表现为胸闷、腹胀,食欲不振,反酸,嗳气,胸胁胀痛等,会导致如胃炎、胃食管返流、各种肝病等。
下焦不通主要是会造成肝气郁滞,气滞血瘀阻滞膀胱、胞宫等,会导致前列腺疾病、子宫肌瘤、慢性盆腔炎、膀胱功能异常等疾病。
三焦上包括了绝大多数的经络,可谓是统领全身,三焦上有一个地方不通,则整个气血就会紊乱。三焦不通,也容易患癌。因此,打通三焦,比打通任何一条经络都重要。

如何打通三焦?
1.拍打三焦经
三焦经,是十二经络之一,分布的部位就是抬起胳膊、手心相对时,胳膊外侧的中间位置。
《黄帝内经》中记载:“三焦经主一身之气。”百病从气生,三焦经的症状多与情志有关,肝胆郁结的“火气”也常常会由三焦经泄出。脾气暴躁的人,打通此经,不仅可以疏泄“火气”,“暴脾气”自然不见了,所以三焦经便成了身体的“出气筒”。
拍打三焦经,就是每晚睡觉前,分别用左右手从对侧肩膀开始,沿着胳膊外侧的三焦经行走路线,往下拍打。拍打速度及力道均匀,一直拍打到手腕。
2.按揉4个穴位
在三焦经上,有4个穴位比较重要,那就是关冲穴、液门穴、阳池穴、外关穴。(如上图所示)
3.控制情绪
三焦以通气为主。心情不好,气就不顺。一般来说气被堵住的地方就是疾病的发生的地方。所以中医特别强调情志养生的重要性,就是为了保持三焦通畅,起到防病的作用。
4.一个中成药—木香顺气散
给大家介绍一个中成药:木香顺气散,它是一种具有行气化湿、健脾和胃功效的中成药。它由木香、砂仁、香附、槟榔、甘草、陈皮、厚朴、枳壳、苍术、青皮等多种中药组成。
其中,木香、香附、青皮等具有疏肝理气的作用,能够缓解肝气郁结引起的气机不畅;砂仁、陈皮、厚朴等则能健脾化湿,调理中焦脾胃功能;枳壳、槟榔等可通利下焦,促进气机的下行。
5.中医调理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针对上焦热、下焦寒的症状,可选用具有清热降火、温中散寒作用的中药进行调理。如枳实消痞丸,该方通过寒热并用,升降同调,既能清上焦之火,又能温下焦之寒,还能健运中焦脾胃,使气血流通,寒热自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