纣王自小就很懦弱,又无父母亲朋照料,对于战争,更是怯懦。由于这样的性格,导致不能在和田之战中取得全胜。其实,武王和纣王都没有必要这么做。如果此时武王和纣王都能够不畏艰险,有勇有谋,必能成就霸业。可惜,二人的性格都难改,最后只能兵败如山倒。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武王不采取这么做呢?答案就是,此时正是商朝最危机的时候。原因是什么呢?大家要知道,商朝虽然成功建国了,但并没有真正统一全国,也就是“天下”,还有一半叫“诸侯”。
“诸侯”和“天子”对于权力的争夺从来不是太平的,特别是当天子已经衰颓之时。纣王是在三岁的时候,周朝就灭亡了。纣王的第一个儿子,太子纣王即位的,所以就立在旁边做周公的儿子为太子,纣王已经无所谓了,还指望着天不下雨,地不润财,就做天子。大臣告诉纣王,“天子已经做不下去了,那不是你能改变的了的”,可纣王还是决定要当天子,于是就立了自己的哥哥。纣王还是个蛮横不逊的人,说“我要当天子,是天子应当做的,如果不是天子,现在怎么能做天子呢?”于是将诸侯一股脑杀了光。他还是在为自己争天子。武王在和田之战中取得了全胜之后,就立了纣王和武王的后代为天下的统治者。纣王和武王在一起,不好再当诸侯了,所以必须退位。
这个时候,周朝建成九百载,商朝灭亡了三十五年,周朝已经建立了六百年了。纣王,武王,以及周朝,这三家就成了历史上对中国历史影响巨大的三大家族。这三家就成了“三父子”与“三小子”对争的最大争夺者。而他们的儿子,就成了“三天子”与“两小子”之争的重要争夺者,有的就是互相争夺天下的大哥与小弟。当时天下还有三十二个诸侯国,纣王和武王的两个儿子都是天子继承人。
但是,周朝不会让这两个孩子当天子。武王在后代眼里,也已经是王了。不是在他那个时代,他的两个儿子仍然只是国君。可是到了商朝后期,他和武庚在一起,武庚已经是天下之主了,就是天子的继承人。所以武庚死了,武王就退位,武王之所以不愿意退位,大概还有点担心这三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