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时抢着站前面,靠后站死的最快,原因其实很简单

历史可以很好看 2018-01-21 21:07:00

古代社会体制不断更替,君臣关系不断出现裂缝,内部战争不断,但还不是全部,各个国家一直都在抵御外敌和内贼的战争中不断强大。军队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成为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战争发起之时,总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将士奔赴战场,在战场上,死亡成了不可避免的事情,除去天灾带来的伤害,战争成了大部分人死亡的原因。据统计,汉桓帝在位期间,全国人口尚有5000万之多,但是在一百年之后,期间战争不断爆发,当时魏蜀吴三国的人口加起来,还不到800万,这期间人口急速减少,大部分都有由于战争。

很快连绵的战争就引起了百姓的争议,年轻壮士被迫要求参军,但是谁都不想去送死,毕竟是九死一生的事情,有些人故意断手断脚避免征兵选中,还有一些被征走的士兵,也会找机会逃走。战争开始的时候,又如何才能在大军中保全自己的性命呢?这时候站位就很重要了,大军的队伍浩浩荡荡,一般站位都由上级安排。站在前排的士兵在开战时必须勇猛前冲,要是不想冲锋躺下装死,很容易被后面冲锋的士兵踩踏致死。

而士兵们并没有权利决定自己的站位,如果不服从,很可能要挨上几十板子,还有可能被上级活活打死。不过站在前排也有好处,前排的士兵可以率先充上去争夺战利品,也更容易登上城楼,在军队中,登上城楼夺取战利品的士兵都会得到军功,功劳越大的人越有希望升职。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其实第一排的士兵死亡率最低。首先,第一排的士兵都会配备盾牌,后面的士兵只有手中的长矛,如果远方敌军射箭攻打,第一排的士兵就可以用盾牌挡住攻击,而一般弓箭手也不会瞄准第一排的士兵,而是射在人潮最密集的地方,往往是中心看似安全的区域。这样看来,军队中第一排的士兵从起点上就赢了一大半,不仅不容易受伤,还更容易建设军功,简直是事半功倍!

0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