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处机,字通密,道号长春子,是道教主流全真道掌教教主以及执掌天下道教的宗教领袖,登州栖霞人士(今属山东),中国著名全真道掌教真人、思想家、道教领袖、政治家、文学家、养生学家和医药学家。
丘处机历经南宋、金朝、蒙古三国,为统治者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所共同敬重。自幼失去双亲,尝遍人间辛苦。相传他为了磨炼意志,曾一次次将铜钱从石崖上扔进灌木丛,直到找到为止。
19岁便出家宁海昆嵛山(今文登境内),1167年开始学道。1168年拜全真道祖师王重阳为师,王重阳为他取名处机。
元太祖十四年(1219年)农历五月,成吉思汗派使者刘仲禄等人携带诏书前往山东邀请丘处机前往蒙古帝国相见。同年十二月,刘仲禄到达山东莱州昊天观,见到丘处机说明来意,1220年农历正月,丘处机挑选赵道坚、宋道安、尹志平、李志常等十八名弟子启程西去,当时丘处机已73岁高领,到了燕京丘处机才知道成吉思汗已于1219年六月统兵西征中亚的花剌子模沙朝。丘处机觉得自己年事已高,不想再受西州风沙之苦,于是写了一份陈情表,约成吉思汗来燕京相见。刘仲禄急命人报送成吉思汗。此时的成吉思汗忙于战事,不能东来燕京,于是写了一封回复祒书说明情况。丘处机深知燕京之见不可实现,考虑再三决定继续西行去见成吉思汗。而此时刘仲禄正在为成吉思汗挑选处女,丘处机当即制止,说:“春秋时期齐景公为了削弱鲁国,挑选了80个美女送给鲁定公。鲁定公自此朝欢暮乐、不思朝政,鲁国如期衰弱。孔子曾经指责定公:君相沉溺于声色,国家何以图强?”成吉思汗获悉这一情况,取消了“选美计划”。
1221年四月,丘处机一行西行。1222年四月,丘处机抵达“大雪山”(今兴都库什山),在八鲁湾行宫朝见成吉思汗,几番交流成吉思汗称丘处机为“神仙”。
而此后成吉思汗对丘处机更是佩服有加,同年冬天成吉思汗就多次召见丘处机,询问治国和养生之道。丘处机以“敬天爱民”、减少屠杀、清心寡欲等作为回应。之后成吉思汗更是令耶律楚材将这几次会话记录下来,编成了《玄风庆会录》。
丘处机先是宣讲了“去暴止杀”的道理。告诉他养生之道重在“内固精神,外修阴德”。内固精神就是不要四处征伐,外修阴德就是要去暴止杀。“凡将帅来谒,必方便劝以不杀,人有急必周之,士有俘于人者必援而出之,士马所至以师与之名,脱欲兵之祸者甚众”。要有所敬畏,“敬天爱民为本”。此即被后世极为推崇的止杀之说。
接下来,丘处机又向成吉思汗讲了治国之道,论述了治理好中原地区的重要性:“普天之下,所有国土不啻亿兆,奇珍异宝比比出之,皆不如中原天垂经教,治国之术为之大备。山东、河北天下美地,多出良禾、美蔬、鱼、盐、丝、蛋,以给四方之用,自古得之者为大国,历代有国家者,唯争此地耳。”山东是他的老家,因此他特别强调要“恤民保众,使天下怀安”,减免中原地区百姓赋税。关于养生,他提到“清心寡欲为要”。
其实这些内容现在看来没什么大不了的,但从后世的记录中,成吉思汗还是很认可他的观点,据说还让丘处机专门给蒙古权贵们做了个讲座,传播以上内容。可见同样的内容从丘处机嘴里说出来一定有特别的感染力,他的表达能力一定超乎常人,条分缕析,让人信服。
然而一生都在杀戮征伐的成吉思汗怎样会信奉丘处机推广的“好生之德”呢?这跟习惯了打打杀杀的他背道而驰。其实从哲学角度讲,如果哪个方向走到了极致,便会对相反的方向产生向往和敬畏。所谓物极必反。强悍的成吉思汗刀头舐血几十年,见惯了人头滚滚,在逐渐麻木的同时,心灵也不可避免会留下创伤,甚至对仁慈产生向往,丘处机要说服的正是一个刀头舐血的人,成吉思汗等待的,也不是一个和他同等强悍的武夫,而是一个润物细无声可以抚慰他心灵伤痕的人,而丘处机正是抚慰到他心灵伤痕的人。
1222年春天,丘处机辞行。成吉思汗下诏豁免全真教的赋役,并派兵护送丘处机一行。丘处机的弟子李志常记录了一路上的见闻,写成《长春真人西游记》,此书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