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片子是根据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改编而成,其中的每个人,每个事物,都是曾经真实存在的。影片是讲述一名初入职场的记者,为了帮助肝病患者所做的努力。王晶导演在拍电影之前,为了对这个题材充分了解。曾经走访过很多关于肝病的人,也曾向很多记者“取经”,希望能更好地了解新闻行业的状态,最终才可以将他们最真实的经历将都记录在了电影里。
为什么要用新闻记者的角度来描述这个故事?王晶导演表示:“我认为记者好似我的一对眼睛,它承载着我对美丽世界的幻想,在我深入了解过许多题材后,我认为它是一个最合适的视角来描述我们现在所讲的内容。”
他还补充道:“记者就像一个电影人,都是时代的记录人。”20年前,许多年轻人并不知道那些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如今社会的进步,有一小部分的功劳归功于和影片中那样的记者们。所以,这个片子也是对那些过去和现在从事新闻工作的可爱的人们的一种致敬。
这是一部没有名导加持,也没有很多大牌明星参演,但是可以说是最近几年来,众多影片中最触动人心的一匹“黑马”。该影片主要讲述的是发生在2003年的中国故事,那个时代网络并不像今天这样发达,消息也以纸媒为主流。没有金钱、没有文化、没有家世的韩东(白客)和性格坚韧又善解人意的女孩小竹(苗苗)相遇相知,成功绑定的两人带着自己的梦想和野心,打算在北京闯出一番天地来。
主演韩东是一位年轻的是个小新闻工作者,他从东北来北京寻求发展机遇,但因为缺乏文凭,难以成为实力媒体的一名正式员工。但是韩冬的目的很明确,他亲力亲为地暗访老家东北污染严重的某厂,并且报道了相关文章,在网络上发布。他的这一举动让张颂文扮演的《京都时报》记者黄江为之动容。
黄江给了韩东三个月的时限,让他去自己所在的媒体做实习生。他为了成为一名正式的员工,所以接了棘手的活儿:他去调查卖血黑市,却发现了另外的一个黑市,那就是给人做肝病代检。
我想很多人都应该听说过这个故事,在过去,因为医疗知识的不够普及,很多人都把肝炎的患者当成了可怕的怪物。人们上班、上学都要做体检, HBV携带者以及HBV病人等都会被认为是怪物,这一弱势群体的正常生活也因此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在那一年,就有了“替人做肝脏体检”的行业,这个行业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卖家给买家做假体检报告。
原本,男主角打算将这件事情报道出来。不过他在探究这个事件的整个脉络之时,看到了患肝炎的人所面临的困境。他认为这样的歧视过于残忍,应当予以反对。但他的内心是煎熬的,经过激烈的挣扎过后,他还是没将这个事件报道出来。但这件事最终也没有被压下去,他的同行做了他不想做的事,有关部门查处相关灰色产业链,所以他的试用期也没过。
但这件事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于是他选择了另一种视角报道这件事,题名为《一亿人的反歧视主张》。他的报道一经发表便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强烈反应,当时间接影响了我国取消了就业、入学必做的五大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