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还在校园里和同学们有说有笑时,高加林在为丢掉了一份老师的工作而心灰意冷。他冒名顶替用他人的名字去上大学。但是这样一个让人讨厌的人,又让人讨厌不起来,小说的结尾连高加林都不恨他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他窃取了原本不属于他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因此心中的负罪感也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他刚入学的时候,还有些不合群。对于校友们之间的交谈话题,大部分是他都无法去理解的,因为他的知识面很有限,这就是他自己跟高加林之间的差异,以他自身的学识,是无法进入这种教学环境的。出自农村的他,几次和校友一起出去吃饭,把零花钱也用完了,没办法只好去建筑工地干活。施工现场的艰苦工作,也让他心里很惭愧。他在建筑工地干活,再苦也是一阵子的,但是高加林因为他用自己的名字去上学而变成了高考落榜,他内心要承受的苦是一辈子的。
有一次,高加林在报纸上刊登过他所教学里的一位学生,对于这篇文稿大家都觉得是他写的,同时,班主任也安排他上台演讲这篇文稿。其中还有一位上海的女校友,把自己写的读后感给了他。他知道他是冒名来上学的,属于他只想着平平凡凡的度过大学生涯,但高加林的优秀,让他时时刻刻都绷紧着神经。每次面对高加林的高调,他都要时刻提防着被揭发,同时还要承受自己内心的煎熬。他在进入学校以后,就不再和之前的同学联系,他的父亲叮嘱过他,一定要等到他毕业后才能回家。
上了大学,他失去了亲朋好友。后来和同窗校友陈秀礼成亲,成了倒插门,成亲也不能请他的家长来。后来,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因为工作的原因和高加林一起调查余小萍高考被冒名顶替事件。身为做过这种事情的人,他每天都生活在愧疚当中。
特别是到了最后,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了研究所,进入了机关工作,甚至让一向看不起他的岳母都对他刮目相看。随着他日后的功绩越来越大,他也越来越懊悔,越来越不容易去坦白自己的过错。如果他没有冒充别人,那么现在他一定会为自己的成功而感到骄傲。但假借他人之名,这让他的功绩变得很不正当,如同海边的堡垒,顷刻间便会倒塌。
高加林来到上海后,他就明白,这件事迟早会败露,所以他每天都活在愧疚和惶恐中。由于害怕随时会被人发现,所以他家的房屋都是用他老婆和孩子的名义登记的。他给岳父岳母老婆孩子都买了保险,就没有买自己的。在他投案自首的时候,他的老婆非但没有和他分离,反而还厚着脸皮帮他说情。倒不是说他们不认为他做的事情有什么不好,只是在他们眼中,他都是一个积极向上,有天赋,有正义感的人。他们想要给他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他从一个差生到一个优秀的学霸,不仅因为他的一篇文章得到了导师的夸奖,更因为他的优秀表现而获得留校的名额,而且还被选为了班级的代表,一跃而上。之后,高双 星通过自己的学习,通过了考研,成为了一名公务员。他能有这样的成绩,也是少不了陈秀礼的鼓励,还有岳母的轻蔑,但主要也是他自己有着天赋和勤奋的因素。
虽然他做了错事,但是他内心的公理和良心从来没有被磨灭。当他看见民工们拿不到钱的时候,他就撰文为民工们讨回了薪水。当但到自己的同窗女校友被男人舍弃而堕胎,他再也忍不住,在所有人面前狠狠的打了那个那个男人一顿。当他知道巧珍一家带着闺女去看病,他竭尽所能地帮助她。当面对岳母的讥笑,他也一次又一次地收敛起来,免得让他老婆难堪。从这些大大小小的事情来看,他本质是不坏的。
人的一生难免会犯错,如果一个人在犯错之后,有了悔改的觉悟,那么他就有了重新做人的机会。小说的结尾,他看清了自己的过错,诚心的悔改,最后也得到了高加林的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