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期间,战犯吴绍周提出2条妙计,毛主席:提前特赦

过隙弹指间 2025-03-13 17:39:18

“嘿,这俩主意真不错!”

在朝鲜战争那会儿,功德林里有个被关的战犯,他给中央的领导们出了两个关于抗美援朝的点子。

听完汇报,毛主席稍微想了想,然后乐呵呵地笑了起来。

抗战那会儿,吴绍周可是立下了不少功劳。这回他又给我们支了两招,真是太难得了!”毛主席感慨道:“像这样的人,咱们得考虑早点儿放他出来!”

吴绍周这家伙,到底给出了哪两个妙招呢?还有,在抗日战争那会儿,他都干了些啥大功绩?

【嚣张气焰】

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碰上的头号难题,不光是得在零下好几十度的冰天雪地里咬牙坚持,还有就是美军那边好像永远也用不完的炸弹、弹药,还有那一堆堆的高科技武器。

美军的强大军力,主要靠的是他们顶尖的科技和工业制造能力。

1951年7月10日一早,朝鲜战争的停火商量事儿就在开城摆开了场子。刚坐下没多久,联合国军那边的头头儿,美国海军的一个中将,叫乔埃的家伙,就开口了,那态度傲慢得不得了,他说:

要是停火的事儿拖太久谈不拢,那会导致好多无辜的人受伤甚至送命。

这话一方面是想早点在政治上占据优势地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对美军装备特别有底气。

中朝这边的头号谈判高手南日大将,他给出了三条建议:

一、在朝鲜战场上,所有打仗的行动都得停下。

二、咱们把三八线定为军事上的分界线;

三、联合国军那边得赶紧把在朝鲜的所有外国军队都撤走。

很明显,中朝这边是满怀诚意,真心盼着能“少死些人”。可他们没多久就发现了,美军嘴上说着来谈“停火”,实际上压根儿没那诚意。

谈判还没开始,美军那边的一个参谋就说,联合国军的代表团想带着西方的记者去谈判的地方。他们说,要是中朝这边不让记者自由报道,那他们就打算在舆论上搅和搅和,让整个“全世界”都来指责中朝。

中朝这边觉得,在两边还没谈拢的情况下,现在让记者去采访相关事情,似乎不太合适。

不过,为了展现和平的诚意,中朝两边都点头答应,说双方可以互派记者去采访报道。

可没想到,这句话却让美国人觉得中朝这边是“被强大的美军吓住了”。谈判桌上,美方代表嚣张得很,咄咄逼人,甚至还放出话来,说“外国军队绝不会离开朝鲜半步”。

就连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早先时候提出的那个在三八线停火的点子,也被美国代表给晾在了一边。他们强硬地提出,非要把军事分界线给挪到三八线以北三十多公里的地方不可!

对于这种莫名其妙的要求,中朝两国的代表肯定是不会点头答应的。

被狠狠地拒绝后,乔埃上将看起来像是被惹毛了,他当着众多国家军队高层的面,大声吼了起来:

“就让炸弹、飞机、大炮它们自个儿去争个高低吧!”

这次谈判,两边没能谈拢。结果,战场上的两队人马,直接就杠上了,进入了对峙阶段。

那段时间,美军可没少找茬,老想着法子挑衅我们。有那么一个晚上,深更半夜的,他们竟然派了架轰炸机,飞到中朝代表团的驻地头上,又是扔炸弹又是扫射!

随后,装备齐全的联合国军队又一次发起了攻击,他们接连展开了夏天的猛攻和秋天的强攻。

从这些资料里咱们能瞧出来,靠着他们那“全球顶尖”的武器装备和后勤保障,美军可真是嚣张得没边了。

不过,志愿军才不会买他们的账呢。

虽说那时候咱们的武器装备比不上美军,但靠着超棒的战略战术和铁打的战斗决心,志愿军还是给联合国军来了个下马威,让他们再也不敢小瞧咱们了!这可是真事儿,咱们志愿军就是用智慧和勇气,证明了咱们的实力。

直到今天,要是你去找找那些参加过朝鲜战争的美国老兵访谈,你多半会从这些昔日的普通士兵嘴里听到类似这样的话:

那可真是场可怕的经历。那时候,一到晚上,我们心里都七上八下的,根本不敢闭眼,因为不知道啥时候会突然传来刺耳的号角声,紧接着志愿军就从某个不知名的角落猛地冲出来……

就算是大白天,那战斗起来也是场恶梦!一开打,你可得十二分小心。因为你躲在战壕里的时候,志愿军说不定已经把地道挖到你脚底下了,到时候,就等着被一炮轰上天吧!”

很明显,美军被志愿军给吓得可不轻,心里头留下了好大的阴影。

大家可能不太清楚一件事,那些老兵所说的志愿军的战术,其中一些点子,竟然是从当时被关在功德林的一个战犯那里听来的。

咱们说的这位战犯,就是文章最开始提到的那位,名叫吴绍周。

【抗日名将】

吴绍周,他小时候叫见登,还有个字叫子斌,是个苗族人,1902年2月在贵州天柱呱呱坠地。

吴绍周上中学那会儿,“五四”运动闹得轰轰烈烈。这一运动让全国各地的青年学生都激动不已,吴绍周自然也被深深影响了。

他当时就下定了决心要去当兵保卫国家,二十岁那年,他成功考进了贵州讲武堂第五期,开始系统地学习军事方面的东西。

在讲武堂学习的日子里,吴绍周显现出了他在打仗方面的过人之处,成绩相当不错。学完出来后,吴绍周就被安排到了黔军的第2师第4混成旅第8团,开始做起了见习官。

从那以后,吴绍周在军队里一路高歌猛进,从实习生做起,先当上了排长,接着排长干得出色,一路升到兵团副司令的位置。

吴绍周经历了北伐、抗日和解放这三大战役,他因此得到了国民党的奖赏,包括1枚四等宝鼎勋章和3枚三等云麾勋章。

在他当兵的那些年里,最厉害的事儿都是在打日本鬼子那会儿干的。

卢沟桥事变发生后,日军很快就把平津给占了。他们想除掉驻扎在察哈尔省、对关东军构成威胁的傅作义部队。所以,日军在1937年8月9号那天,定下了攻打察哈尔、拿下张家口的计划。

8月11号那天,日军调了一个师团和一个旅团,顺着平绥线直往南口冲。南口这地方,是日军去晋察绥的必经之路。

面对日军众多的飞机、大炮和坦克,守在南口的国军第13军打得非常艰难,伤亡特别大,防线很快就被日军冲破了。

日军攻下南口车站后,国军就撤到了铁路两边的大山上,还是拼死抵抗着。

吴绍周是第13军89师的师长,当日军像疯了一样,用猛烈的炮火进攻时,他却稳如泰山,冷静地带领士兵们坚守在阵地上。

老蒋火急火燎地派了卫立煌、傅作义他们带兵去帮忙,但日军还是顽强抵抗,没被赶走。

吴绍周带着部队,在敌军重重包围、友军支援又不到的情况下,愣是咬牙挺了好几天,让日军头疼得攻不下来。

8月19号那天,日军又加了3个师团来增援,南口防线开始有点不稳了。但吴绍周还是特别镇定,他让手下做了十几个气象灯。等到半夜,借着风势,就把这些灯放到了日军的阵地上。

日军眼前出现的情景是:国军阵地上原本漆黑一片,突然间,十多个闪亮的光点冒了出来,嗖嗖地朝他们部队头顶飞去。

这让日军都纳闷起来:这是个啥玩意儿?以前没见过啊。莫非是新式武器?!

心里犯嘀咕的日军,攻势渐渐没那么猛了。吴绍周一看机会来了,立马带着队伍朝着日军阵地猛扑过去,一顿操作下来,把日军的进攻节奏全给打乱了,就这样,他们顺利冲出了包围圈。

8月26号那天,因为援军迟迟没来,南口最终还是被日军占领了。不过,吴绍周带着他的部队,在南口硬扛了半个月,这事儿给全国军民都打了气。

因为他表现得特别出色,国民党决定奖励他,给了他一枚四等宝鼎勋章。

宝鼎勋章总共有15个级别,一级最高,十五级最低。说到第四级,那是特别给那些在紧急关头舍身救援的军队头头的。

南口阻击战打完后,吴绍周在9月份就被提拔为265旅的旅长了。他带着队伍去了磁县,负责守住漳河那边。到了第二年2月,吴绍周又被调去当267旅的旅长了。

1938年4月份,11师是由原来的267旅扩编而成的,吴绍周成了这个师的师长。那时候,他的职责就是在山东的台儿庄附近挡住日本鬼子。

在台儿庄战役的一次激战中,吴绍周身先士卒,直接冲进了敌人的队伍里,跟日军来了场面对面的狠斗,打得他们落花流水,一个不剩。

1940年那会儿,高城战役打得挺激烈。吴绍周带着队伍,两次冲上前去攻打高城。他们勇猛无比,硬是把日军第3师团的主力给打垮了,最后成功地把高城给夺了回来。

后来,在长岭岗那场战斗中,他再次带领队伍去攻打日军在长岭岗的据点。连着打了五天五夜,战斗特别激烈,最终他们打败了日军,把长岭岗给夺了回来。

打完那场仗以后,吴绍周又拿到了他军事生涯里的第二块奖章,是个三等云麾勋章。

云麾勋章总共有十级,其中第三级是奖给那些在打仗时能根据实际情况巧妙策划并取得胜利的人。

1944年2月份,日军琢磨出了个“河南大战”的方案,他们打算把华北方面军一半的兵马,也就是15万人,都拉到河南来。还拉上孙殿英、张岚峰那些伪军,打算在河南干一票大的。

2月19号半夜那会儿,守在郑州的吴绍周部队被日军的第37师团给狠狠打了一顿。

吴绍周带着第85军,跟日军拼得你死我活。打了一整天加一宿,最后第85师顶不住了,只好从郑州西边撤了回去。

随后,他们在临汝和洛阳周边地区跟日军打了起来,把日军打得损失惨重。

之后,吴绍周在西陕口和重阳店的两场仗里,带着85军打败了敌人2000多人,还抓了3000多个俘虏,得到了800多匹马。因为这些战功,他又拿到了第二枚三等云麾勋章。

在打仗那会儿,吴绍周走到了老百姓的对头那边。

在淮海战役被抓住后,吴绍周通过学习教育,慢慢明白了自己不对的地方。到了抗美援朝那会儿,他还给志愿军帮了把手。

吴绍周以前带的是85军,那部队里用的家伙什大都是美国造的,所以他对美国武器门儿清。他好好琢磨了朝鲜战场上的各种情况后,给出了两条建议:

一、志愿军打仗时,主要靠的是近身打,他们会悄悄挖战壕靠近敌人,然后突然发起猛攻。

二、咱志愿军得多利用晚上发动攻击,打得敌人措手不及,让他们来不及反应。这样既能消灭敌人,又能给他们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让他们心慌意乱。

这两条小建议啊,在抗美援朝那会儿,还真帮上了点儿忙。

多亏了这份贡献,再加上吴绍周一直主动配合改造,毛主席就同意提前放了他,给了他特赦。

1952年,吴绍周重获自由后,就开始动手整理了好多关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那些事儿的重要历史资料。

1 阅读: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