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要莫若教子—慈明学校以孝治家阳光家庭美乐合和小课堂家长共修活动

以孝治家 2025-04-17 18:36:21

慈明学校自成立“以孝治家”阳光家庭教育中心以来,三支队伍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与引领优势,带头深入研习《以孝治家家风家教宝典》,为全体成员指明学习方向,夯实思想根基。家长义工队伍怀着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积极投身于学习与实践中。他们平时认真研读《以孝治家家风家教宝典》,将所学融入日常生活,以实际行动为孩子树立榜样,培养孩子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在家是好孩子,在学校是好学生。教师队伍凭借专业素养,时刻关注教育细节,不断启发孩子内心孝的种子。

至要莫若教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的言谈举止和家风家教对孩子的一生影响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在2025年第3期《求是》杂志刊发的重要文章《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中,深刻阐述了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殷切期望。文章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家庭文明建设,通过家校社协同育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家文化,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为培育时代新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慈明学校旨在唤醒孩子本自具足的善良、智慧和爱,孝道的践行和教育无疑是最好的抓手。孝立则德立,德立则人立,人立则国立。在新学期第一场即第117期“以孝治家”阳光家庭美乐和合小课堂中,基层党组织领导刘校长高屋建瓴,为家长们及教师队伍再次重申了慈明学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办学宗旨,并强调学校将重点推进“以孝治家行动”的学习及在各项工作中的落实。在第118期小课堂中,三支队伍聚焦于当今家庭教育中的热点难题:如何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电子设备,以及怎样应对孩子手机成瘾积极分享和探讨,为孩子健康成长、建立和谐家庭保驾护航。

身处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科技创新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孩子们自幼便接触电子产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电子设备显得尤为关键。建立家庭公约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明确设置好使用手机的时长,让孩子在规则的框架内合理使用手机。同时,周末或闲暇时光,家长们应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和互动。一起阅读书籍、进行户外运动亲近大自然、参与手工制作等活动,既能减少家长和孩子对手机的依赖,又能增进亲子间的情感交流,在温馨的互动中为彼此注入爱的能量。正如楼宇烈教授所说,这样自然亲爱的亲子关系便是孝道的诠释。分享中得知很多外地来的家长,不远千里慕名而来,只为给孩子寻找一个优良的教育环境,堪称当代孟母。

“阳光家庭教育中心”根据指定课本《以孝治家家风家教宝典》配合《弟子规《孝经》、《千字文》等国学经典,要求老师寓教于乐引导孩子学习“以孝治家家风家教宝典”,培养孩子会讲“五个一百故事”,在家在学校“日行一善”,人人讲孝道,处处见孝行。在家做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个好学生,成为品学兼优的孩子,同时使家长通过学习回到家庭教育的本位,言传身教帮助孩子健康茁壮成长。

以孝治家阳光家庭教育中心(精神家园)专注于家庭的家风家教培训教育和家风家教进社区(乡村)工程幸福万家工作。将《以孝治家家风家教宝典》落地到全国示范基地、试点单位和学校。让更多的人和家庭注重学习家风家教,让每个家庭的孩子在“阳光家庭教育中心”的培育下成长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使阳光家庭教育中心成为老中青幼四代人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带动更多的人了解以孝治家行动是凝聚孝的力量、家的力量和人民的力量,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基层的成功实践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推动以孝治家幸福万家,以孝治家遍地开花!(通讯员:李仁美)

0 阅读:3

以孝治家

简介:以孝治家,幸福万家。以孝治家,遍地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