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急毛文龙的不是袁崇焕,东江停饷始末

悠然修 2025-04-17 14:51:26

袁崇焕敢私斩毛文龙,是因为毛文龙率兵至登州闹饷,让朝廷有了杀他之念。而毛文龙闹饷的主因,是朝廷停发了东江镇的粮饷。因此不少人反推是袁崇焕故意而为,以激怒毛文龙进而获取杀他的借口,这是不是事实呢?

(崇祯二年四月初六具奏)据此,自去年十月到今,七月无粮矣。草根树皮,遍山淘尽,如知我饥,乘机相犯 ……

《东江塘报节抄》

根据毛文龙的奏报,东江镇是从崇祯元年十月开始被停饷,而袁崇焕是在崇祯元年八月出镇辽东。时间上袁崇焕似乎有机会下手,但是此时袁督师还无权管辖东江镇钱粮,这是登莱巡抚孙国桢的职责。

昨催登莱海防道臣(王廷试)钱粮,随执手书云:今岁钱粮,部与布政司俱不肯发,要将往年多领者扣算。然臣以十余万之乘,而受四十万之饷,无衣无食,吁告九重,今反以二万八千为额,复将上年领过钱粮,扣作今年粮饷 ……

《为三军命若悬丝疏》

崇祯二年闰四月毛文龙辩解闹饷(第一次)原因时,矛头对向的也是户部和登莱抚院,“部与布政司”。也正是这次闹饷后,袁崇焕趁着孙国桢被革职,奏请撤销了登莱巡抚一职,才算是有了直接管辖东江镇之权。

那么朝廷和登莱为何要停东江粮饷呢?这就得从东江核兵说起了。

根据户部尚书毕自严《度支奏议》里的记录,天启七年朝廷派发给东江的粮饷为“银米俱30余万”,剔除“漂没”东江实领“银33万两、粮20万石”。

崇祯登基开始清洗阉党后,不少言官弹劾毛文龙“冒饷”。本就不信任毛文龙的崇祯,遂命兵部重议东江移镇一事、户部勘合东江兵额,并传旨毛文龙需受登莱巡抚(孙国桢)节制。

注:由于毛文龙身处敌后,加上阉党照抚,东江镇成了一个特殊的军镇,不受任何地方抚院直接管辖(毛也不同意派遣文官)。加上毛文龙私自贸易、强占朝鲜土地屯田,这就让很多朝廷官员视东江为“半个”割据藩镇。

崇祯元年四月,户部郎中黄中色至皮岛核兵,上报朝廷东江册录兵员62000余人,实际在册36000余。这个结果毛文龙不满意,崇祯也不满意。七月又令登州海防道王廷试上岛勘合,王廷试奏报裁去老弱病残东江兵员为28000,崇祯遂命登莱巡抚以此兵额派发粮饷。

而袁崇焕是在崇祯元年四月受命起复,七月才抵达京师,十四日平台召对后崇祯才正式授命他督师辽东。所以东江核兵之事,袁崇焕即便是想掺和也插不上话。

这里说点题外话,朝廷有没有冤枉毛文龙?

首先,吃空饷是明军的“传统”,大家的区别只是多少的问题,尤其是各部明军主力开始家丁化后(不吃空饷拿什么养家丁)。其次,毛文龙自己也变相承认了此事。

黄中色勘合后,毛文龙辩解称黄只核点了皮岛,周边岛屿还驻有大量军队,“各岛兵丁精壮者合计实有十五万”,此时毛总兵把“精壮者”也算为正式的兵了。王廷试二次勘核不但确认了黄中色的数据,还提出应当剔除充数的老弱病残。

毛文龙的辩解,没有否认存在老弱病残,而是说老弱病残也得给粮饷吃饭,“经汰去者,未必尽老弱也,即老弱者,皆不费衣食之土偶乎”。所以这是个救济问题还是冒饷问题,大家就各抒己见吧。

为向朝廷、山东抚院表达不满,崇祯元年八月,毛文龙以出海寻敌被大风吹到山东为由,率兵至登州夏家瞳上岸,并砸山东总兵杨国栋家的功德碑以泄愤。朝廷和崇祯当然不愿意忍气吞声了,遂决定给东江镇来招狠的。

核兵后明廷给东江定的粮饷为,“每兵一月议银七钱、米一斛(值银六钱)”。这样东江镇每年的粮饷为,银23.52万两、米16.8万石。重定总额还不够,明廷要求毛文龙把天启七年和崇祯元年“冒领”的钱粮吐出来。

朝廷的方法是从崇祯二年应发粮饷里扣,也就是毛文龙说的“要将往年多领者扣算”。

东省之8万8千旧岁业已多运过7万7千6百49石,抵作二年额数,今岁止运米1万3千51石便可结局。

《度支奏议·题覆东江改运道设饷司疏》

崇祯二年东江应领米16.8万石,首先扣除崇祯元年登莱加派的7.7649万石,然后再减去天启七年多领的7.73万石。所以崇祯二年,朝廷实发给东江镇的米饷为1.3051万石。从毛文龙的回奏中也能看出,扣减粮饷是崇祯的旨令。

奉圣旨:海外额兵给饷,颇属救弊良法,俟道臣王廷试回日覆奏行。登郡不许加派辽饷,遗累小民。如违,巡按御史及科道官不时纠参重治。毛文龙虚縻岁饷,报国安在?着回将话来,该部知道,钦此。臣闻命自矢,措躬无地,谨将历年收放粮饷数目,逐年逐项。

《东江塘报节抄》崇祯元年十月二十一日具奏

至此“东江停饷事件”就很清晰了,跟袁崇焕没关系。是朝廷和崇祯要求重新核算东江镇的兵额和兵饷,在核减东江镇钱粮的同时,要求东江镇返还两年的“冒饷”。除此之外,并不是传说中的一两也不发(没扣银饷),也不是再也不发。

但是明廷鲁莽的做法,造成东江镇在崇祯二年严重缺粮。再加上为应朝廷严查东江走私的命令,袁崇焕要求前往东江的船只,先停靠觉华接受检查,也让东江镇的贸易收入大减。度支困难的毛文龙,遂再次率兵至登州闹饷。

一个外镇边疆的武将,屡次不服朝廷旨令并示以兵威,还强圈藩属国土地屯田。本就不信任他的崇祯会怎么看毛文龙,心里给毛文龙判死刑是可想而知的事情。袁崇焕作为一个宦海浮沉的老手,又岂会看不出来?

臣固不敢过为裁减,以掣督师应援之肘,亦不敢不为裁减,以示朝廷樽节之意。每兵一月议银七钱米一斛值银六钱本折共一两三钱,较之关门(关宁军)虽若不足,例之各边似为有余。岁该银23万5千2百两,米16万8千石。较督师原议量减银23万5千2百两。

《度支奏议·覆登抚督师台省覆定东江饷额数疏》

最后再说一下袁崇焕在“东江停饷事件”中的作为,他其实是主张给东江镇加饷的。在得知朝廷给东江镇重定粮饷后,袁以督师之名提请给东江镇发双倍银饷。

为了实现自己的平辽大计,袁一直想收编东江镇的战兵。因为相对于在辽西重新招募新兵,这么做既省钱(不用出安家费,关宁军的粮饷也比东江高),也省时间。刚摆平宁远兵变闹饷一事的袁崇焕,深知钱粮在笼络、稳定一支明军时的强大作用。

只是朝廷不同意,毛文龙也不愿意归于袁崇焕帐下。之后袁崇焕通过取消登莱巡抚一职,获取东江镇的直接管辖权后他还是施行了这一招。

双岛斩杀毛文龙后,东江镇官兵之所以没有发难为毛文龙报仇。除了袁崇焕表示不波及他人之外,他还拿出真金白银给东江官兵发双饷。

0 阅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