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胡塞武装暗度陈仓,中东大战一触即发
从今年3月份开始,中东地区的紧张气氛开始升级,本以为朱拉尼切断伊朗的武器走私路线,会让真主党受困于弹药短缺的现象,可军事卫星图像显示,叙利亚跟黎巴嫩边境附近的多条简易公路,近期有大量重卡频繁通行,其中多辆车辆加盖迷彩帆布,夜间进入山区仓库后突然“失联”。
有情报人员透露,运输大量伊朗式武器装备,特别是反坦克导弹、改装无人机和火箭系统,其中部分武器是伊朗海军舰艇,用“民船混编”方式从叙利亚塔尔图斯港偷偷运入,就在补充大量武器的同时,真主党指挥官公开宣称:“我们不会在下一场冲突中袖手旁观,必要时将全面支援巴勒斯坦人民。”明显是准备进入“战术打击+纵深作战”的新阶段。
那问题来了:为什么是现在?因为伊朗正全面布局战争代理线,真主党是伊朗在地中海方向最可靠的“长臂”,有大量导弹库存,黎以边境又跟叙利亚、以色列、约旦构成战术三角带,一旦开战,就能从北部方向威胁以色列领土安全,可伊朗援助也门胡塞的方式不止有一种。
据《半岛电视台》透露,从4月初开始,至少有5批“伊朗援助船队”自阿巴斯港,驶往红海西岸的也门港口,其中大部分船只挂有“人道物资”和“医疗设备”名义,但这些船只到达荷台达港后,快速被数十辆军车,转运到胡塞控制北部山区。
从时间点来看,正值美国C-17战略运输机,在中东持续加密部署,美军“艾森豪威尔”号航母群驻守亚丁湾,美军联合部队声称“成功拦截胡塞80%导弹跟无人机”。但胡塞的攻击密度却在提高,从日均1-2次反舰袭击,变为一次出动多批次多类型武器饱和进攻。
这明显是暗度陈仓的作战思路,目的不在于袭击到美航母,是吸引注意力,据《耶路撒冷邮报》报道,胡塞已用“外部物流公司”,在非洲之角建立“二级补给点”,并从东非某港口向也门输入物资,这种绕开主战区的隐秘渠道,确实给美以造成很大的困扰。
二、美军来势汹汹,伊朗打响保卫战
据以色列《国土报》报道,从4月上旬开始,伊朗西部哈马丹省、东北马什哈德省等地,多个军工生产中心,出现“24小时不间断运转”,连续多日灯光通明、物资进出频繁,甚至临时搭建了新的物流通道跟装配线,德黑兰东南方向的伊斯兰革命卫队指挥大楼,在过去两周连续多次目击到高规格车队出入,还出现高级指挥层密集会晤的报道。
据伊朗《法尔斯通讯社》报道,近期“帕亚姆-22”号演习正扩大范围,革命卫队在模拟“快速集结与纵深机动”的演练,训练强度和级别创下近年之最,这明显是在做“战争级部署”,从军工厂24小时运转到临时交通枢纽,目的是确保指挥系统不被“斩首”切断。
多军区司令调换、革命卫队跟正规军优化调整,是打造“平战结合”的指挥结构,避免在美以联军突袭下出现决策真空,在伊朗跟伊拉克交界地带,已有多个边境通道被临时封锁,从这些种种迹象来看,伊朗虽未“宣布战争”,但整个国家正在进入高备战状态。
正如《华盛顿邮报》报道:“伊朗不像是要发动战争,更像是在迎接一场随时可能到来的战争。”毕竟伊朗有8800多万人口、180万平方公里,国土多山、气候干燥,非常适合游击和伏击战,还有中东最强“异地打击网”,胡塞武装、黎巴嫩真主党、伊拉克人民动员军、加沙武装等,毕竟美军轰炸伊朗,战争就不会只发生在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红海、波斯湾等基地,都会成为抵抗阵线反击的目标。
目前伊朗有东南北三个方向的战略,南线的胡塞武装,长期盘踞也门,地理位置非常有战略价值,一旦封锁曼德海峡,美军从非洲或印度洋方向的补给线将受限,从2023年底,胡塞频繁出动反舰导弹、无人机袭击美舰、以舰,引发航运危机。
北线锁定以色列腹地,数万枚火箭弹、地道跟军事实力,完全对以色列北部构成威胁,一旦美以跟伊朗开战,真主党将立即“开第二战场”,让以色列无法全力投入波斯湾作战。东线在伊拉克、叙利亚,部署多支亲伊民兵武装。
虽然伊朗的抵抗阵线像打不死的小强一样,无奈美国的盟友更强,沙特、阿联酋、苏丹、厄立特里亚军队,除了有绝对的军事实力之外,同样熟悉地形,具备局部作战能力,可用于配合登陆、封锁或反游击,也门政府军+南方委员会武装,可从地面实施战术夹击,因为美军破胡塞的思路,不是彻底消灭胡塞武装,是切断红海补给,孤立胡塞,施压伊朗,一旦胡塞失去港口,也就等于失去战略纵深,伊朗的武器援助也到不了,只能被迫退入山区,那就相当于美军彻底破局。
三、伊朗准备好了,可这场世界大战准备好了吗?
现在中东战争是牵一发动全身的全球危机,当红海动荡持续、苏伊士运河航运中断,全球物流体系遭遇百年来最大一轮重构,集装箱船纷纷绕道非洲好望角,运距拉长两周以上,运输成本飙升,据德迅集团数据,部分航运成本上升了40%以上,港口调度延迟超过15天。
这不是单纯的运费上涨,是“供应链全球化”的一记重拳,全球制造正在被重新洗牌,从欧洲汽车业的零部件缺货,到美国商超的供货延迟,整个地球都将为中东的一个个弹道轨迹买单,本来沙特、阿联酋、卡塔尔等国,一直保持“模糊战略”,但面对地缘问题,几乎都选择战队美以,如果战火烧到霍尔木兹海峡,全球20%以上的石油运输线路将遭切断。
如果卷入的国家越多,就越会演变成不可控的多边战争,在战争预期下油价高企、能源价格不稳,将引爆新一轮输入型通胀,美联储无法降息、资产泡沫无解,很多国家国内的消费信心、债务结构、通胀控制都将进入危险阶段,欧洲国家更不堪其压,一边是俄军的步步紧逼,一边是中东能源命脉受阻,法国、德国已明显出现战略分裂,一旦能源危机重现,整个欧盟的外交协调和经济稳定将首当其冲。
这对俄罗斯而言,是机遇和风险并存,在美国分心之际,俄军势必会集结全部兵力,进攻乌克兰领土,目前60000俄军分布在哈尔科夫州、红军城、苏梅等方向,第聂伯河战线开始出现俄军两栖部队试探性登岸,可乌克兰的情报和火力资源,被中东亲美国家挤占,很多武器弹药的援助周期拉长。
可一旦伊朗被美国破局成功,将快速回归美元结算体系,原油进入全球市场供应,直接压低油价、冲击俄罗斯外汇,地缘上里海以南战略完全崩塌,这是俄罗斯控制中亚/中东接壤地的路径,也是俄军进入中东战区的最短地面通道。
这影响的还有我们,从2023年,中国石油总进口量中约有52%来自中东,特别是沙特、伊拉克、阿联酋、伊朗占重要比重,如果霍尔木兹海峡被封锁,油价一旦暴涨突破150美元,我们将面临能源成本剧增、输入型通胀、制造出口压力大的风险。毕竟中东有我们很多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如“中巴经济走廊”、伊朗港口合作、伊中能源协定),都会遭遇阶段性停滞。
所以中东战争不是红海上几艘驱逐舰的你来我往,是一个系统级的火种,能点燃从物流链、金融链、能源链到地缘联盟链的一连串爆点。
伊朗不惹事也绝不怕事,练内功准备大干,躲不掉就拼命。中东大洗牌雌雄大战
支持打,应该要提供点装备,拖住美国,我们解决台湾,收回菲律宾占领的岛屿
战争暴发只有武器才能有用之地,还有物资供应,我们国家是不是要加快生产武器装备与物资?
硬气👍🏻
伊朗🇮🇷,硬气?都没渗透成什么样了
伊朗不惜国运策应俄罗斯的特别军事行动,也算是忠心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