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关键时刻,一名原国军败将竟给毛主席写信:应该这么打

观今品古 2025-01-21 11:48:33

朝鲜战争爆发之后不久,我志愿军迅速入朝作战,志愿军入朝之后,朝鲜战场的局势也就成为了毛主席最关心的事情。朝鲜到底应该怎么打?要用什么方式才能打好?当时所有人心里都没底,毕竟大家都没有和美军真正的交手过。

而就在这时,一封特殊的信件却突然从功德林送入中南海,写信的人名叫吴绍周,是在淮海战役中被我军俘虏的一名原国民党将领,而他此番给毛主席写信的目的,就是想要为朝鲜战场的打法“建言献策”...

山沟沟里走出来的将军

吴绍周1902年出生于天柱县一个名为“客寨”的苗族村寨,这里四面都被群山所环绕,唯有一条溪流贯穿整个村寨,或者说村寨就是围绕着这条水源所建立的。总的来说,客寨其实是一个很偏僻的村寨,这里的人在那个年代也大多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然而吴绍周的父亲吴开佑却是一个极富眼光的人,吴开佑当年将自己家搬出了客寨,搬到了大陆旁边,然后开始做起了客寨,饭店,卖豆腐草鞋等杂货的生意。因为当地大多都是苗人,生活方式和汉人不太一样,像是吴开佑这种思维的人少之又少,所以吴家很快就成为了小康之家。

待到吴绍周出生的时候,吴开佑已经有能力送儿子去上学了。但是吴绍周的童年快乐吗?其实很不快乐,毕竟有些东西是钱买不来的,比如说母爱。吴绍周8岁丧母,9岁开始由继母抚养,继母对吴绍周并不好,因此吴绍周早年的生活颇为艰辛。

吴绍周接受了从小学到中学的教育,1921年中学毕业,但是此时吴开佑已经在继母的“枕头风”下不愿意继续资助吴绍周上学,所以吴绍周干脆就去贵州学生营当学生兵了。因为在读中学时受到了五四运动的影响,所以在思想上吴绍周是相对进步的。

1925年,吴绍周毕业于贵州讲武堂,从排长开始做起参加北伐战争。作为黔军的一员,王家烈昔日的部下,吴绍周自然也和红军交过手,而且还不止一次,但是每次却都被打到落花流水,这也使得他开始思考国军和红军到底差在了哪里这个问题。

但是时间却没有让他思考太久,因为抗日战争很快就爆发了...

抗日名将

七七事变之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军很快便攻陷平津乃至整个华北平原。傅作义军团所驻扎的察哈尔则直接威胁到了关东军部队的侧翼,所以日军在1937年8月9日决定对察哈尔作战,11日日军直接攻占张家口。

随后日军板垣征四郎师团和独立混成第十一旅团继续沿着平绥线向南口进攻。把守南口的主要是汤恩伯的国民党第十三军,这支部队装备不错,但是战斗力却严重不足,且该部指挥官汤恩伯更是一个草包。

所以日军很快便攻克了国军的中央阵地,还占领了南口车站。而时任八十九师参谋长的吴绍周,就参与了这场南口战斗。不仅如此,吴绍周所部在战斗中还被日军团团包围。而吴绍周和他的上峰汤恩伯完全不同,可谓是沉着应战。

因为吴绍周始终拖延,所以周边的国军傅作义部,孙连仲部,卫立煌部也逐渐的开始增援南口,日军久攻不下也只能增派三个师团。吴绍周后又命令副官自制了十余个气象灯,在天亮前利用风向释放,灯光如同流星,被日军误以为是什么新式武器,吴绍周则率部猛攻,最终突破了包围圈。

南口阻击战之后吴绍周调任第二百六十五旅旅长,后又被调任为第二百六十七旅旅长,该旅后来扩编为第十一师,吴绍周也成为了该师的师长。1942年,吴绍周升任为军长,期间吴绍周多次率军同日军作战,鲜有败绩。

1944年2月,日军共计15万人,以及伪军张岚峰部,孙良诚部,庞炳勋部,孙殿英部共同合围郑州,吴绍周部同敌军激战一夜后被迫退走。吴绍周在抗日战争中的最后一战是西峡口之战,在这次战斗中吴绍周成功的将敌军拒于陕西的门外。

同时他带领自己的第八十五军歼敌2000余人俘虏敌军3000余人。缴获战马800余匹战车数十辆枪械数千枝。然而随着抗日战争的高光时刻结束之后,吴绍周却又走上了错误的道路,走上了一条反人民的道路...

吴绍周的后半生

解放战争期间,吴绍周参加了淮海战役,并且在双堆集战斗中和黄维一起被我军俘虏,后吴绍周被送入北京广安门解放军教导大队接受学习改造。吴绍周在改造期间,朝鲜战争爆发了,毛主席向全国发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吴绍周一同参加了美军战术研究班。

由于解放战争期间,吴绍周所部的第八十五军大部分使用的都是美军装备,还接受过美军训练,所以对美军装备优劣,性能,以及美军的战斗特点可谓是了如指掌。于是吴绍周顺势提出了对付美军一是要进行夜战,而是要进行近战,三是要利用堑壕隐蔽接敌,抵近射击爆破的战术。

最终写下了六万多字的《关于美军战术之研究》,该文件最终也被呈送给毛主席和中共中央军委审阅,对打击美帝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不久后,吴绍周就被释放,后来吴绍周前往长沙生活,并且在当地人民委员会担任参事,1965年在家中病逝。

参考资料:

《抗日名将吴绍周》 吴平

《从山旮旯走出来的苗族将军》 游浩波

0 阅读:16